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1994,(7)
领导应多些“我来看你”刘克利1938年,毛泽东同志读了艾思奇同志《哲学与生活》一书,认为写得很好,但“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欲提出商榷。于是便写信并亲自登门造访。他在信末写道:“何时有暇,我来看你。”“我来看你”,这句话朴朴实实,充分表达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刘宝莅 《党建》2011,(12):56-57
倪萍托友人带给我一本《姥姥语录》,扉页中写道:这是我最想送你的一本书,因为我们是“一村人”,书中的一些话,你最懂。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98-100
说到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快乐大叔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要给太太买生日礼物,问:“你是想要一条船呢,还是想要一架直升机?”太太想了想说:“我什么都不要,我想离婚。”富翁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还不打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治国理政     
陈克鑫辑 《湘潮》2011,(7):46-47
白宫频现“毛主席语录”。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官方中文译文最后部分写道:“……让我们再一次迎着寒风中流击水,不论什么风暴来袭,必将坚不可摧。”奥巴马的对手麦凯恩2008年7月在回答有关能源问题时说:“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允许千花齐放。”  相似文献   

5.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1)     
李化 《党建文汇》2007,(11):53-53
在一列快速行进的地铁车厢里,某人客气地弯腰对身旁的一位女士说:“车里暗,请允许我为你找扶手吊带吧。”不料这位女士冷冷地回答说:“我已经有扶手吊带了。”这个人气喘吁吁地说:“那么,请放开我的领带吧。”  相似文献   

7.
佚名 《廉政瞭望》2004,(1):45-45
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上学>》一文,我不但失去了往日读此《上学》作品时也曾感受过的心灵上的震撼,反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寒意!为什么?请看作者在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8.
<正>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回顾过去几年,再看眼前瞬息万变的世界,越来越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也慢慢懂得:在无法预料的日子里,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从现在开始,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是对人生真正的负责任。所以,后疫情时代,请让自己养成这7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1978年10月18日,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给广东省惠阳地区一名叫麦子灿的干部复信写道:麦子灿同志:你九月二十五日的来信很好,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负责干部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我表示诚恳接受,并决定将你的来信转发各地,以便进一步把党内民主空气发扬起来。为了更充分地听取你的意见,现趁刘田夫同志前来帮助惠阳地委整风之便,委托他和你面谈,并请刘田夫同志帮助地委切实解决你所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凡人与名人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请被问者回答:“做凡人好还是做名人好?”我估计,被问的人有八九会说:“当然做名人好。”做名人当然好。请看,名人走到哪儿都会被前呼后拥,一大帮粉丝呵着你捧着你,有人会拿个本本挤上来求你签个龙飞凤舞的大名,  相似文献   

11.
<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致力于根据地建设时解放思想、勇创新路,使各项建设事业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这样写道:“解决其他许多重要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初春,梅宅书房里很暗,只有窗前一点光亮。梅兰芳披着~件深灰色的上衣,面朝窗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这样。他凝重的神态,融合着书房里的色调,似是一幅庄严的油画。梅夫人进屋轻问:“何不请秘书笔录或整理呢?”梅兰芳放下笔。郑重答道:“不,这不能请人代笔!”原来,桌上厚厚的一叠文稿,是他重新亲笔撰写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本人已过花甲之年。却时刻自问:我为什么要申请入党?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就在心中立誓要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工作,也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由衷感激周恩来、陈毅、周扬等同志对我在政治上的亲切关怀……”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13.
趣味测试     
《廉政瞭望》2010,(2):72-72
春节快到了,小王要给未婚妻挑一张贺年卡片。“这张比较适合,你看多漂亮!上面写道:向我唯一的心上人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女售货员给他出主意。  相似文献   

14.
<正>宋庆龄在寓所接待过无数声名显赫的中外宾客。寓所不仅是她温馨的家,更是她接续为新中国奋斗、关心儿童、促进中国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场所。1947年,宋庆龄在给友人王安娜的信中写道,“感谢你提醒我要做更多的促进工作的必要性。但是也许你不知道,一星期里有好几次我在家里请人来喝茶、吃饭,就是为了促进中国福利基金会的活动”。商讨“创办一个像样的月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宋庆龄在1950年发出“让我们把中国的真实情况传达给全世界的人民”的号召。她还多次致函周恩来,要求允许中国福利基金会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创办一个像样的月刊”来扩大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8,(6):60-61
我是一名大学生党员,现在一乡镇党委的_习必书岗位实习。嘲刚接触到一些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有一天,党委书记问我:“小赵,你能说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吗?”我脸红语塞,现在只有请你们代我回答了!  相似文献   

16.
成功秘诀     
《学习导报》2011,(19):39-39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相似文献   

17.
李海文 《湘潮》2013,(2):42-43
在2011年10月6日召开的纪念粉碎“四人帮”35周年座谈会上,我说,1976年9月11日华国锋到李先念家中,请他去看叶帅。华国锋说“我是以到北京医院看病为名来的,只能呆几分钟。我实在太忙,离不开,请你去找趟叶帅。我们和‘四人帮’的矛盾必须解决,请叶帅考虑,用什么方式解决,在什么时机解决为好。”当场有人对9月11日提出疑义,认为是9月21日。对此我做了回答。因为时间原因,我的谈话过于简单,现写此文回答。  相似文献   

18.
沈峰 《党建文汇》2002,(15):28-28
群众到机关办事,最难找的要数“有关部门”。比如,一位农民受假农药之害,庄稼绝收,向当地领导反映此事,这位领导批示:“请有关部门解决。”这个农民拿着批示一连跑了好几个“有关部门”,答复一样:“这个问题不属我们管,你找找有关部门吧。”“有关部门”最后都成了“无关部门”。  相似文献   

19.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1):46-46
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20.
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一首熟悉的歌:“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亲爱的老师,您能用微笑面对学生、给您的学生留下会心的微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