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台湾"总统府"资政林洋港2月15日表示,台湾应抓住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发表对台八点讲话的机会,赶紧和大陆直接通邮、直接通航和签订台商投资保障协议。林洋港强调,两岸可筹组合资的船务公司,把不利直航的因素一一克服掉,共同推动两岸直航。江泽民新春发表对台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近几年来,台湾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一直呼吁当局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今年,特别在江泽民讲话发表之后,台湾岛内有关直航  相似文献   

2.
最近,台湾当局为了冷却再度掀起的台商大陆投资热,对两岸经贸关系又开始"踩刹车"。继8月14日李登辉在台"国大"会议上发表了一通关于"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必须予以检讨",并提出要制订新的投资"警戒指标",以限制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讲话后,台湾有关当局最近也逐步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严控措施,重新修正岛内企业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标准,扩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赴台湾考察,在与台湾工商界人士的接触中,我感到台湾民众绝大多数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他们十分关心大陆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愿意与大陆进行经贸交流,有些台商甚至半夜找到考察团,商谈到大陆投资事项,其急切之情可见一斑。可见,两岸发展经贸关系具有广阔前景,应该扩大两岸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同时,两岸经贸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台湾《工商时报》两岸经贸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20"以来,蔡当局"淡然"对待两岸经贸的态度,势必使两岸经贸既难以维持马当局所开创的"现状",更很可能会倒退;如此将减损台湾工商界的两岸红利,并挫伤其研发创新动能,使台商在大陆市场越来越边缘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蔡当局务必予以审慎提防。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已经明显淡化两岸经贸的重要性;她声言要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蔡英文所说的单一市场,就是大陆市场。至于她在该演讲中不承认"九二共识",引  相似文献   

5.
政局稳定 充满商机 第九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后,台湾工商界高度关注,反应热烈,特别是对以朱镕基为总理的的新一届政府深具信心。台湾工商界认为,中国政府高层人事调整不会改变对台政策,将对两岸未来经贸发展影响较大。台《工商日报》系列文章指出,“未来大陆法治化会日益明显,施政‘讲道理’将是一个趋势”,往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盲点可望减少。而朱镕基主政的财经政  相似文献   

6.
6月中旬,“千岛湖事件” 已审理完毕,3名案犯被判处死刑.回过头来看,事件发生后,台“陆委会”4月6日决定停止招揽大陆旅游团,并考虑宣布大陆为“危险区”.台“经济部” 宣布暂停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开发工业区.13 日,该部又为配合“陆委会” 暂停两岸文教交流,决定暂停审查台商赴大陆投资案和开放大陆农工原料进口.这些决定在台湾各界引起不同反应,虽然部分人士表示支持当局的行动,但大部分人士认为,台当局不应将一旅游意外事件情绪化、泛政治化,更不应将两岸经贸交流作为抵制筹码.他们指出,两岸经贸相互依存,经贸交流停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是无法阻止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祖国大陆政局稳定,充满无限商机第九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后,台湾工商界高度关注,反应热烈,特别是对以朱铝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深具信心。台湾工商界认为,中国政府高层人事调整不会改变对台政策,将对两岸未来经贸发展影响较大。台《工商日报》系列文章指出,“未来大陆法治化会日益明显,施政‘讲道理’将是一个趋势”,往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盲点可望减少0而朱铝基主政的财经政策导向及大陆市场的无限商机,已使台商之间“弥漫着一股‘此时不去,更待何时’的行动气氛”,台当局的“戒急用忍”根本挡不住台商的脚步。朱铝基就任国…  相似文献   

8.
最近,台湾有关当局对要前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大泼冷水,再三宣称"现阶段不承认大陆学历"。学中医药的毕业后"不予申请执照","也无法执业"。以此来"提醒"去大陆念书的"台湾青年学子要三思而后行"。台湾有关当局为什么不承认大陆学历?是大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9.
赵郁美 《台声》2000,(2):11-11
最近以来,台湾业者普遍认为: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刻不容缓,他们呼吁台湾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及两岸“三不通”政策,协助台商抢攻大陆市场。台湾“建大工业”董事长杨银明、东弟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宏灯等近日指出,现在台湾当局对投资大陆限制太多,阻碍了台商发展脚步。随着大陆“入世”后市场逐渐对外开放,预期台商加工贸易为主的经营形态将会改变。当局“戒急用忍”的僵化政策应尽快扬弃,努力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台湾学者侯家驹发表文章说,台商已因“戒急用忍”而丧失许多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10.
祖国大陆与台湾均有望在1999年底前,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或达成加入WTO的框架协议。这不仅为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而且将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直接“三通”,实现海峡两岸及港澳之间深层次经贸交流与合作。祖国大陆一旦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限制减少,关税降低,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目前台商已开始纷纷对大陆进行新的投资部署,为周世纪在大陆发展建立基础,预计未来几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台商将进一步扩大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大陆有着庞…  相似文献   

11.
祖国大陆的海峡两岸经贸协调会与台湾的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于1999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了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海峡两岸工商界的朋友们欢聚一堂,畅谈两岸工商合作,并为新世纪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共同献计献策。同时,俞晓松会长和张平沼会长分别代表两个协调会再次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下简称“投保法”),并由江泽民主席颁布命令执行.这部法律是经大陆立法机构会同著名法律界专家共同研讨、反复推敲之后出台的,是两岸工商界翘首以盼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颁布执行,将使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台商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两岸许多有识之士对这一法律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希望该法进一步完善,并期盼能有实施细则尽快出台.“投保法”的公布与实施,必将带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又一波热浪,使台商不必再以迂回、脱法、转进的方式进行经贸活动了.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贸交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台声》2001,(2):19-20
2000年,两岸经贸往来走出多年徘徊与停滞不前局面,再度出现新高潮,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均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新的投资主体。2001年,在两岸即将加入WTO,两岸市场扩大开放及大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两岸经贸关系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两岸经贸交流掀起新一波热潮  在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后,虽然两岸关系重陷僵局,进入"新冷峙状态",但却出现民间往来热与经贸交流热。一年来,台湾工商界以及前财经官员等纷纷赴大陆考察与交流,各种经贸交流会与洽谈会等活动十分频繁。不论是台湾同胞赴大陆…  相似文献   

14.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去冬今夏,台湾媒体不断刊载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有关报道:如"投资大陆的几点注意"、"台商的赚钱法则"等经验总结;"在大陆经营的问题和策略"、"适度开放两岸经贸限制的要求"等。其中有一条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台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祖国大陆市场。这种竞争表现在哪里呢?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有哪些启示呢?"台商杀台商"台湾省彰化县魏氏四兄弟创办的小企业"顶新"公司,趁开放两岸探亲的机会,1988年携带几百万元新台币来到祖国大陆投资,20世纪90年代初凭着他们在台湾时曾为多家速食面厂提供过油脂的经验,决定生产刚问世不久的方便面,并取名为"康师傅",由于该产品质量纯、口感好,仅  相似文献   

16.
朱磊 《台声》2008,(5):19-20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不断发展,大陆不仅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伙伴,还是台商的第一大投资地。据大陆方面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5146个,按投资者注册地和实际到资额统计,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57.6亿美元。而据台湾方面估算,包括以第三地名义进入大陆的台资,台商在大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占台商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然而在台商蜂涌投资大陆的同时,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项目和金额却几近于零,这种不正常的经济局面主要是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所致。随着主张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马英九和萧万长上台,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限制性政策是否能够大幅调整,两岸能否迎来双向投资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台商在大陆投资额急剧上升,台资已成为大陆“三资”企业的主体成份之一.与此同时,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去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就此进行了讨论,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台湾海基会提出,各自采取措施,鼓励和保护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会谈之后,海协积极推动全面落实“汪辜会谈” 有关协议,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争取及早与海基会商谈“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保护及相关问题”.记者日前就此走访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先生.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已沛然莫之能御,展望未来,一个更广泛的、更深层次的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台商投资大陆向纵深发展 2002年,台商到大陆投资在上年(2001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据台湾当局有关部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4)
正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