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义 《党建文汇》2002,(3):36-36
仅仅是普通社会成员的信誉降低,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损害还不是致命的,因为还有政府可以信赖。人们可以指望政府像打击刑事犯罪和清除腐败一样,通过国家政权强制性力量来重新“召回”社会信用。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不仅是普通社会成员信用低落,甚至政府信誉也有一定危机。  相似文献   

2.
唐剑锋 《实践》2008,(2):55-56
政府的信誉,可以靠权威建立。但是,用权威建立起来的政府信誉是脆弱的,像“墙上的芦苇”一样,没有群众基础。一个取信于民的政府,一个置身于民众中间的政府,所依靠的决不是权威,而是诚实守信。而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公信度高的政府,才能让群众“信得过”。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提出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小政府”、“服务型政府”、“高效政府”等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政府运转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我国政府职能、政府活动领域均发生了战略性转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社会公共需求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紧迫要求,公众要求政府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公共服务。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兰芳 《共产党人》2008,(13):42-43
一、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效能建设的关键途径 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正在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应从提高政府效能开始。如何提高政府效能?理论界与实践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措施,但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必须贯彻政府效能建设的始终:效能建设,目标在“效”,功夫在“能”,核心在“人”。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这既是对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各级政府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的目标。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集中解决党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解决“四风”为契机,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抓紧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里的三个“不能”充分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管理方式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尤以政企不分,政府以非经济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周红云 《学习月刊》2010,(6):146-147
为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湖北省政府围绕“确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了“能力建设年”活动。“三责”的核心和根本是“履责”,所谓“履责”,是指公务员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其中,“确责”是通过明确公务员的职能职责,为“履责”提供制度依据和理论指导,使公务员“有责可履”;“问责”是指对“履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惩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强调要以“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责体系整合的核心内容。这表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意味着政府权力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出国,学到“企业是水、政府是鱼”的政府服务观念;第二次出国,学到“群众是顾客”的政府管理理念;第三次出国,学到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发展底线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廊坊市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加快强市名城建设、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效率提高,除政府机关强化自身管理,在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革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加  相似文献   

11.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因而,治理行政不作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不作为有多种表现形式:“熟视无睹”型、“不以为然”型、“相互推诿”型、“冷漠无情”型。治理行政不作为,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倡导服务行政的理念;认真落实责任制度,建构刚性的责任行政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构有效防范行政不作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政府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不仅是政府有效回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需要。政府管理创新系统应涉及“政府”、“职能”与“创新的实践”三个要素。为此,政府管理创新应推动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改革,增强政府创新的动力;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创新重心;推进大部制改革,完善政府创新的组织结构;加强行政法治建设,遏制行政权力的寻租与滥用这四方面来改进,进一步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事关政府在公众中的信誉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深入分析政府“形象危机”的原因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其中关键是增强服务意识 ,廉洁自律 ,办事高效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战略性攻坚的关键阶段。在2006—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如何铺陈?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分析当前改革状况、未来几年国际局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体制改革的要求,笔者提出“以政府改革为重点,上下内外联动创新”的框架思路,要点有四:“上改政府管理体制,下改微观关键领域,内创人本型协调发展体制,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 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分析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任务,可以列出十个方面(政府、农村、国资、非公、金融、市场、宏观、社保、涉外、社会发展事业改革等),在如此众多头绪中,重点抓什么?我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者,是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整个改革的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陆斗细 《世纪桥》2009,(5):41-43
十六大以来,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政治理论的引导下,政府管理创新体现出新的动向并取得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以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为取向的政府理念不断强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职能创新继续推进,以“多元化”为特点的政府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多层次”“多方位”为特点的具体创新成果的不断呈现。这些政府管理创新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不仅为我国的下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为后者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行政问责制,是现代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建设责任政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然而,从现有的问责实践看,问责范围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正副职、不同层级的官员之间,责任如何分配也带有一定的不可预期性。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目前实行的首长问责制的框架下,使一些副职的“配角心态”、“副职心态”进一步常态化,有些副职对正职作出的决议或工作安排不论正确与否,不假思索,一律照办;有些副职明知正职有决策失误却不谏言,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一味迁就;  相似文献   

17.
曹照 《探索》2001,(3):82-84
我国加入WTO后,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如果不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将有可能面对今后出现的经济不安全因素而束手无策。为此,迫切需要我们去探讨现行的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存在哪些隐患;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在减少政府干预、构造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环境方面有何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如何主动适应入世后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有效地回避风险,做好“入世”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8.
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洪 《唯实》2006,(2):28-30
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政府管理的本质,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国兴  杨凯 《前线》2013,(4):72-7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明确和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又做出了新的部署。为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促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探索形成了以“走、转、改”为主旋律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三部曲”,有力促进了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走改革创新之路,创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唐颖 《发展论坛》2001,(7):35-36
中国入世在即,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入世以后,政府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要使国家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有一个高效政府。目前,在政府体制方面还有不少不适应入世的地方,因此,迎接入世挑战,首先要在观念、职能、方式和机制等薄弱环节上创新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管理观念:“对内强调企业自主,对外强调政府竞争”目前,我们的政府管理还缺乏现代管理的观念。政府的政策文件、官员的具体管理行为以及行政工作会议中所渗透出的管理观念,还带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管理经济、小农经济、地方经济、实物经济的痕迹。政府还没有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