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中国农工民主党已经走过了85年不平凡的历史岁月,无论是农工党自身所经历的血与火的洗礼与考验,还是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情谊与信念,其党魂延续,血脉传承,当源自于农工党的主要创始人—邓演达先生的政治主张。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主义。丰富的人生经历,复杂的政治风云,既练就了邓演达的革命智慧,更造就了邓演达的政治理想。邓演达洞察中国国情,提出中国革命成功的标志是土地革命的完成、农民问题的解决和平民政权的建立,而  相似文献   

2.
《前进论坛》2020,(5):61-61
三、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章2015年9月15日,农工党中央在上海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召开第十五届十五次中央主席会议。85年前,邓演达等农工党前辈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创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明确提出了武力推翻蒋介石政权,"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85年来,农工党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情谊和亲密合作关系,中共中央对农工党的历史高度评价。85年后的今天,农工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中央主席会议,具有深刻的意义。一是表达了对邓演达等革命前辈的深切缅怀;二是表达了继承和发扬爱国革命优良传统的信念与决心。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农工党的历史上,有一大批革命前辈为农工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他们最终离开了农工党,在邓演达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继续探索邓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如今,7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工党也发展成为拥有9万多党员的参政党。追忆历史,我们不应忘却这些革命前辈,他们参与农工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是农工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忆他们的战斗历程,既是丰富我党党史的需要,也是继承老一辈爱国革命传统的需要。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本期首先介绍的是周士第将军战斗在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4.
邓演达──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为纪念邓演达殉难65周年而作特约撰稿人刘重来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邓演达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已65年了。65年前,他才36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然而他为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5.
正岁月如歌:风雨同舟写春秋90年前的8月9日,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宣告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此后,农工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矢志不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工党历经挫折磨难,逐步作出由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抉择。邓演达等创党先辈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85周年。纪念农工党成立85周年,缅怀邓演达等老一代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精神,铭记我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始终坚持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风雨同舟,团结战斗,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压迫中国人民的独裁政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废除封建地主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制度,为建立新中国做  相似文献   

7.
<正>值此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8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农工党的全体同志,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农工党工作的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等革命先辈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探索复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5周年,也是党的创始人—邓演达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农工党成立85周年和邓演达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85年以来党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为了缅怀先贤,引领广大农工党党员继承革命遗志,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切实增强党员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号召广大农工党党员立足岗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建功立业,为党的伟大事业增光添彩、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演达,字择生,1895年3月1日生干广东惠阳县鹿颈村。这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的一生,只有短短36年。“我不是共产党,但是我要革命”、“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是他短暂却光辉的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邓演达列为“一贯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0.
我画邓演达     
2005年3月1日是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忆十年前我刚加入农工党并创作《邓演达》大型画作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十年前,我正式加入了农工党这一光荣神圣的组织,为了表达对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的崇敬,决定要创作一幅反映邓演达先生一生的力作,用实际行动来告慰先贤。在农工党常州市委会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着手准备。首先是收集图片资料。我怀揣着组织开出的介绍信来到南京瞻仰了“邓演达烈士之墓”,参观了邓演达纪念馆,到江苏省第二档案馆查阅当初邓演达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图片,然后翻阅了许多有关邓演达先生的介绍和书…  相似文献   

11.
回首征程谁与共──忆邓演达先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杨立杰出的民主革命战士邓演达先生是我们农工党的创始人,也是早期黄埔军校的老师。他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军阀和独裁者顽强斗争的一生。我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亲自受过邓老师的教育,他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的羊城广州,红棉花盛开的季节,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委会主委王宁生等一行来到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温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农工党党史,重温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农工党"一干会议"干事陈豹隐先生的革命事迹。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30年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以来,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历程中,以邓演达为代表的老一辈农工党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抉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首当年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催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土壤中萌发生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新型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继承邓演达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纪念邓演达诞生100周年谭盈科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他一生为国为民,忠勇奋发,艰苦卓绝,爱憎分明,坚持反帝、反...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自1930年8月9日成立以来,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情谊和亲密合作关系。中共中央对农工党的历史高度评价。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立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开创的大革命失败。1927年5月间,宋庆龄同邓演达、陈友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28日,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七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30年,邓演达烈士创立农工党时就提出‘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深深嵌入农工党政治基因中。"陈竺主席用"政治基因"一词十分贴切地说明了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也十分深刻阐明了农工党自成立以  相似文献   

17.
缅怀先烈继承发扬邓演达先生的革命精神──我党各地组织召开座谈会纪念邓演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刊讯·今年3月1日是我党创始人、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烈士诞辰一百周年,我党各地组织召开座谈会,纪念邓演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月14日,农工党上海市委举行大型纪念...  相似文献   

18.
此文作者方述,即季方,我党创始人之一,农工党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主席, 1890年 4月生于江苏海门县。季方曾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国、北伐战争。 1930年,季方追随邓演达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总务委员会主席委员。邓演达牺牲后,季方继续追求真理,寻找革命的出路。抗日战争爆发,季方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随即于 1940年进入解放区,历任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中行政公署主任、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交通部副部长、江苏省副省长等职。   此文是季方于邓演达被害一周年时撰写的纪念文章,季方的女儿季明同志对原文进行了点校,文中〔 〕内文字为季明所注。因为此文写于邓演达牺牲一周年,因此更真实地记录了邓演达的经历和思想,是对邓演达研究的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现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930年,从农工党成立"一干会议"到1948年5月,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农工党相继召开四次干部会议。会议先后制定出了党的纲领、提出了政治主张,从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农工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自觉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一、"一干会议"到"四干会议"政治主张的发展演变1."一干会议"主张革命领导权"以我为主"。1930年8月,邓演达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  相似文献   

20.
邓演达平民革命思想论纲任涛,李小宁邓演达是现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勇敢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忠勇奋发”,“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