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灾后心理服务指整个社会系统对受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卫生和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服务工作。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是灾后心理服务工作的一部分,即医务工作者应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采取适当的技术,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人群中存在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行为。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管理,则是对上述活动中服务需求和资源供给的控制和调配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省共有144个县的1024 3个医疗机构受灾,造成房屋损毁面积达660.2万平方米,设备受损560 19台(件),死亡213人、受伤764人,共计损失93.81亿元。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损失尤为严重。如何重建与发展我省公共卫生系统,民进四川省委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侃 《中国减灾》2012,(3):23-25
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4.
国内灾害心理援助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是在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之后,但那时还没有灾害心理援助的概念,因此那次灾后干预还很不完善。1998年的张北地震、2002年的大连  相似文献   

5.
马建青 《中国减灾》2011,(17):34-35
近年来,心理援助正在成为继生命救援、物质救援之外的第三种重要救援方式,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呈现出部分良莠不齐的弊病。通过5·12汶川大地震后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重  相似文献   

6.
陈徐东 《中国减灾》2011,(19):21-22
党中央提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对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7.
《前进论坛》2008,(8):37-38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农工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即动员各级地方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为了给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干预等特殊的救助,帮助灾区人民恢复信心,战胜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吴鹦 《江苏政协》2010,(2):49-51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大量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在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集群本能会被激活,其行为表现为个体对社群的依赖性大大增加。因此,在重大灾难之后的心理复愈过程中,社区干预非常关键。社区,是指在特定地域被个体成员认同的社会群体,其成员可以从这种对群体的认同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从群体应对机制中获得支持和力量。社区干预,是基于社区的心理干预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干预的对象是一个相对明确的社区;第二,干预的方法来自该社区既有的文化资源;第三,干预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0.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是如影随行.灾难与人,人与灾难,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理援助正在成为继生命救援、物质救援之外的第三种重要救援方式,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呈现出部分良莠不齐的弊病。通过“5·12”汶川大地震后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重视灾后心理援助基本精神的提炼、工作理念的梳理和技术应用的规范,对提高我国灾后心理援助的科学性、专业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张侃 《中国减灾》2012,(2):23-25
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及时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援助(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应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7]25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提高各级、各部门预防和处置地震、煤矿、防汛、危险化学品等方面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中国减灾》2012,(9X):16-17
<正>2008年5月以来,笔者先后多次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如何抵御无形的灾害?这一问题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地图上划过一些思考。援助对象不论是地震还是泥石流,在生命救援的一线及灾区安置点大量存在不同群体的心理危机。作为心理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援助谁?即,生命救援宣告第一  相似文献   

15.
高文斌 《中国减灾》2011,(17):29-31
近年,我国危机事件频发。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心理工作者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当前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工作者需形成整合的队伍,厘清工作中的角色,加强危机事件中  相似文献   

16.
孙晓青 《小康》2009,(6):40-41
灾区的心灵重建工作紧迫而漫长。在今后漫长的援建时间里,专业与耐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是一场持久的拯救心灵的战役。当"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过去之后,媒体的轰炸式集中报道以及公众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的灾后重建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73338人死亡,128304人受伤,4000多个村庄的60多万座房屋倒塌或者严重损毁,350万人无家可归。在受灾最严重的穆扎法拉巴德市和拉天拉果德市,城市和村庄的毁坏率高达90%。作为多灾多难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在争取国际援助的同时,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面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资金需求大、时间急迫的现实,总结了一套政府资助和自我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灾后恢复重建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国家需要应对各种风险及由此造成的治理危机。疫灾爆发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大量损耗人口,破坏经济与民生,造成社会失序,动摇儒教价值观,构成传统国家治理的危机。在应对疫灾方面,传统国家建立起了一套医事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和选拔医学人才的机制,从预防到补救、隔离到医治、物质到精神,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应对疫灾的经验做法。但另一方面,传统国家医事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足以覆盖全体民众,儒学士林对医学人才的歧视和排斥限制了医学人才队伍的发展,削弱了应对疫灾的专业力量,对病人的隔离和公共卫生维护不到位,防疫法制不完备,未能将其上升为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水准的转机。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疫灾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危机,仍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契机,但还需要完善尤其严格执行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真正转机。  相似文献   

19.
焦红 《世纪行》2009,(1):31-32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公共卫生风险将交织并存,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我省自然灾害频发,是长期影响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二是在农村学校卫生条件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我省农村学校、特别是数千所寄宿制学校的卫生事件可能保持高发态势。三是劳务经济对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张婍 《中国减灾》2011,(17):32-33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