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只有生产力大大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思想和主旋律。综观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总结这一硬道理的成功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哲学内涵。  一、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指明了“发展”的基础性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社会全面进步的时候,始终认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最基础性的力量。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为其它各个领域的发展创造物质…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先进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发展。它在价值目标上表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要,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终极目标上体现为与社会进步与人类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纠正了过去那种单纯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来发展生产力的做法,同时也不为某种学术观点所左右,认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多条渠道,要多轨齐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满足人们对物质需要的欲望出发,教育人们认清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从影响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出发,要求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从整个生产过程出发,强调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重视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力量.“报告”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实际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且揭示这样一个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是哪个单方面起作用,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期间发表的重要谈话内容非常丰富.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发展经济,是贯彻整个谈话的一个基本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的发展,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物质生活的需要,历来是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如果生严力水平低,经济发展速度慢,人民生活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社会生产力仅仅归结为物质生产力,这种狭义的理解无疑是不全面的。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理论是一个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在内的有机系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曾多次使用“精神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505页)“人口增长也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相似文献   

7.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科学论断,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基本精神,也是对我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发展状况的科学概括。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社会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多次指出过,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也是区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生产力发展状况,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区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以后,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消灭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就基本上扫除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不能忽视生产力这个主要标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解决吃、穿、住等基本问题,才能从事其它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组成部分,同样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合力”推动的。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的动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二级推动力。本文仅从经济关系的变革来探讨初级阶段发展的经济动因,以请教于大家。一、生产力的发晨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双向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方面引起社会经济形式的演变,即从自然经济一商品经济一产品经济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更替,即从原始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75年,小平同志就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页)十三年之后,他又说:马克思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最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了“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本设想,要求把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性的增长模式,并且摆到一个显要的战略位置上加以强调,其中就凸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恩怨,用江泽民同志的话来说,这也叫“科技兴国”。联系到我们企业,能不能跟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自始至终捍卫和坚持了这条原则,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它的理论内涵。尤其在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的话类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有一个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缓慢的,物质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基于这种状况,邓小平十分强调发展的速度。他多次指出:“如果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和研讨中,不少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感到困惑不解。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在理论上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才能在实践上充分发挥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整个文明史,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整体上已经先后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现在,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已经拍浪而来。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往的“生产力要素”中需要增添上知识、科技、管理这些因素,它们已经构成生产力要素中的重要因素,而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特别是新的知识,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源,成为满足社会需求最基础的因素,因而成为推动技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这种趋势不仅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生产出现一体化趋势的今天,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存在着缺陷.他们的理由是:科学是知识形态,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现实的生产力;技术在没有转化为生产之前,也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只能是容观的物质力量,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未,在生产力中就同时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种因素,因此生产力也就不再是容观的了.以此引伸,其一是说,知识形态如果可以作为生产力,那它就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一样成为物质力量了,这样一来,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就无从划分了.其二是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相似文献   

16.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已传遍全国,家喻户晓,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应该补一句:“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让这句话也传遍全国,深入人心吧!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仅是被剥削被压迫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因此,没有相当高的许学文化知识,是不可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贫穷和愚昧都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文盲充斥,人民文化水平很低的国家,是  相似文献   

17.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掷地有声的论断以及围绕它的一系列精辟的理论观点,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卓越的理论创新,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一、准确理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内涵“发展才是硬道理”,包涵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只有准确地加以把握,才能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首先,讲发展,就是要着重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而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保证,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集中力量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9.
衡量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志是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而在同一社会性质内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则主要以生产力为标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後,代表该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比较稳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由於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於生产什么,而在於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二十三卷二○四页)。他还在《资本论》中依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层次把资本主义划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三个阶段。这一划分原则同样适用於社会主义。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决定力量正是生产力本身。列宁曾指出:“由於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列宁选集》第二卷四四三页)。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也是“七五”时期的首要任务,只有革除现行经济体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逐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各种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今后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