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旅游合同纠纷中,旅游者常常向旅行社提出精神损害财产赔偿的诉讼请求。本文就旅游合同纠纷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提起、适用范围、赔偿标准作初步探讨。一、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提起旅游是为了实现旅游者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若旅行社违约,不仅损害了旅行者的财产利益,也造成了旅游者心理、  相似文献   

2.
由包价旅游合同纠纷案可看出,因旅游经营者违约致旅游者精神享受利益受损现象愈来愈多,但目前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学术界大多都主张以侵权之诉提起,并不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对旅游者来说有许多不利之处,相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则容易很多。况且,包价旅游合同的特殊性在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当旅游者只是精神享受利益受损、不存在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则无法提起侵权之诉,只能通过违约之诉来解决。我国应在借鉴域外法和国际性立法的基础上,将包价旅游合同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法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旅游给人们带来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旅行社违约给旅游者造成损害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对精神损害、违约精神损害进行界定,分析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针对我国司法实践的突破和发展趋势,明确旅游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提出建立旅游合同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设想,以寻求对旅游者合法权益完整保护的法律根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活动中主要存在旅游侵权和旅游违约两种类型的纠纷,而旅游侵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下位概念,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法律特征。为解决旅游侵权纠纷,其前提条件是找到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实践中在旅游关系里通常有旅行社、景区、旅行社的导游和领队、履行辅助人、第三人等各种主体,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类型化研究,并归纳为旅游经营者、履行辅助人和第三人,以利于受侵害的旅游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旅游作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游憩活动,“求新、求奇、求知、求乐”是旅游者共同的心理企盼。在旅游的过程中,一方面,旅游者要领略各地不同的、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带来的感官的刺激和享受;另一方面,是探求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人文特色,从而,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获得新的精神收获。特色是旅游的根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真正的旅游产品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可以说,一次成功的、高质量的、能给旅游者带来愉悦和满足感的出游,应该是自然和人文很好结合的旅游产品。延边州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年来,旅游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如何在进一步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成熟的旅游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未明确使用“精神损害赔偿”这一概念,这不利于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谈谈文化旅游在现代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是与文化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的要求,并可弥补纯自然风光与纯民族风俗旅游的不足;可以陶冶旅游者的精神情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旅游趋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解释》。具体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主体;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上或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并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 ,这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权益。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实的案例得出 :违约责任中由于缺少精神损害赔偿而出现社会的不公。违约责任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不仅是因为否定对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应给予赔偿的观点过于片面 ,更是因为这是历史发展对合同违约赔偿理论的新要求。英美两国已对违约中给予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笔者认为 :违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应是一般性的规则 ,但受到限制原则的限制 ,限制原则将精神损害赔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要物合同在罗马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现代民法理论因以合同客体区分各种合同,弃它不用了.但即使它现在不再以法律制度的面貌出现,其类型仍大部分保留在了近代以来的民法典之中,且与前述理论所主张的合意是合同的唯一构成要件形成悖反.为理解近现代理论为何还保留具体的要物合同,最好回到其源头求得其真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行政合同的几个界定性要素与一般民事合同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其各自不同点,从而揭示行政合同之行政公法性与民事私法性的双重内核,最后充分肯定行政合同存在的法律适格场域,以期学界找寻出行政合同的确定性理论,服务于法律事务和满足法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民事申诉和解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民事申诉和解在本质上属于民法意义上的契约,和解协议的效力可以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民事申诉和解与法院既判力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解协议具有民事契约的请求力是否违背"禁止重复起诉"原理;二是如何协调民事申诉和解之诉与法院既判之诉之间的冲突。全方位构建民事申诉和解制度,就要明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首先 ,《合同法》的颁布并未平息赠与合同究为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的争论。笔者认为 ,《合同法》第 186条第 1款所指的赠与仅有诺成合同之名 ,却有实践合同之实。与其如此 ,不如直接将其规定为实践合同。这样较符中国的国情 ,而有利于重合同守信用的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该条第 2款所指的赠与显然具有诺成合同之特征。其次 ,该法第 189条关于赠与人损害赔偿之规定的适用范围有待明确。最后 ,受赠人是否应有行为能力之限制 ,则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当前,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很有现实必要性。鉴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中,不能将《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照搬过来,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主体、适用范围、归则原则、赔偿范围及责任承担方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为本位的政府采购合同具有很强的经济法意义,明确其法律性质是对其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前提。但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特殊性及其与政府采购合同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中得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合同的从合同,从主、从合同整体角度分析,存在着主合同诉讼时效、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保证期间三种时限,本文试图以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为线索对三者的转换、适用关系加以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转换、适用的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保证担保法律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试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分歧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购合同是普通的民事合同 ,还是特殊的行政合同。因为政府参加的合同往往同时受公法和私法的支配 ,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承认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从支配政府采购的依法行政原则、政府采购合同的公益目的和政府在采购合同中的特殊地位分析 ,政府采购合同本质上是行政合同 ,但也有一小部分政策性不强的政府采购合同应视为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19.
"黑白合同"是一种交易现象,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基于某种利益考虑对同一合同标的物签订了价款存在明显差异或者履行方式存在差异的两份合同,其中一份作了备案、登记等公示并由双方私下承诺不实际履行.在当事人持不同合同主张权利的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纠纷中,究竟以什么合同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应看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看相应合同是否存在效力上的法律否定.最高法院关于"黑白合同"效力的司法解释存在诸多问题,适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次对 人身损害案件中的精神损害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司法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在立法 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