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兵 《唯实》2011,(2):33-37
经济人假说面临着自利动机的单一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限度以及哲学方法论上的不彻底性等理论与实践困境。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通过揭示"现实的个人"是自然与历史、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彰显了对"经济人"的批判价值。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是超越经济人的狭隘视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性选择,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竭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2.
多措并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老百姓从"绿色"银行中得到收益,"不砍树也致富、保生态也受益"渐成风尚。如何把生态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优势,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助推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贵州正在突破传统思维和传统发展模式,努力做到"宜居、宜游、宜业",走一条"山水美百姓富"的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法治思维是执政者治理现代社会的基本思维,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治思维培养有利于保护村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当前,农村"两委"干部法治思维存在着法治信仰缺失、法律知识匮乏、法治能力欠缺和守法意识不足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两委"干部文化素质水平低、人治思想影响、监督规范虚设、违法利益驱动。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治培养要加强教育培训,改善法治环境,规范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唐忠宝 《理论研究》2012,(1):53-55,58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它具体表现为人们或者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或者滥用、误读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被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一方面使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巨大的思想根源,同时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崔林  宫金玲 《世纪桥》2012,(17):103-105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人们对事物的定义和概念化基于不同的感知模式、情感体验模式及其所处的文化模式。人体是语言和文化中形象化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这尤其体现在以隐喻和转喻为理据的表达中。考察英语中包含"眼"和"耳"的习语的认知机制和概念模式,既有助于揭示其使用理据及意义建构,又可以洞察人们是如何参照视觉和听觉来理解抽象概念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三个阶段的关系、区别、特征作了系统的论述"。中国模式"是一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发理论的总结和归纳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形态理论创新实践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研究"中国模式",把握其特点,对于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着眼于俄国农村公社的现实考察,提出了"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伟大设想,发展和完善了唯物史观。长期以来,学术界就"卡夫丁峡谷"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论,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当代形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出场,在实践上实证了马克思的科学判断。我们重新解构"卡夫丁峡谷"问题,辩证地、历史地、多维度地正确厘认"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自身价值,对于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海军  蒋林  许洁冰 《唯实》2014,(10):22-24
惯性思维是一种遵守某种规则的思维定式,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也是"四风"的顽症,更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可以说,反"四风"的最大难点在于打破传统禁锢,克服惯性思维。因此,从破除惯性思维入手,是根治"四风"的有效途径。惯性思维是反"四风"的思想枷锁一个习惯做法形成后,在实际运行中将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形成一种深入人们精神世界并令人难以抗拒的惯性力。  相似文献   

9.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建工作模式发生转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例,实现从周期性活动思维到长效机制的转变,一要弄清健全机制的支撑要素,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正视实现此转变所面临的困扰,引导各方在认识其艰巨性的基础上,形成破解难题的共识;三要从系统联系、有机互动的原则出发,以培育和激发相关主体"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为中心形成制度体系,并提高其运行的保障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其本身即为一种超越了以往哲学固有思维模式的理论 ,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根据中国国情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1.
汤建龙 《唯实》2007,42(2):8-10
由于解读模式的不同,学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一词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进程进行解读,就会看到,这里的“实践”并不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承接,而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当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理论进展。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和谐观被到处使用,然而,无形中主词却被省去了——和谐承担者是谁?从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看,古代的和谐观本质上是一种自然观的体悟思维,它不过是脱离了人学生成的"抽象和谐"。谈和谐的构建,就必须有一个内在场域的转换。实际上,它应当首先作为一种主体性的社会范畴内在于现实的实践过程,接受现实实践的矛盾推动。由实践承载和谐,缘生和谐样态,生成展现和谐。和谐受到实践的规定,规定着和谐的问题域与和谐的维度及类型。同时,和谐也在反生成实践。  相似文献   

13.
宋祥秀 《学习月刊》2012,(16):115-116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社区通过拆迁整合,逐渐过渡为城镇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虽然,"村改居"社区从体制上变成城镇社区,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不能一下子改变和适应这种变化。"村改居"社区具有从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过渡的特性。对"村改居"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理解马克思哲学首先要克服诠释过程中的困境,正视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又要善于从"实践诠释学"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哲学把实践作为对事物、现实、历史诠释的起点,其解释理论实质就是"实践诠释学"。通过"实践诠释学"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哲学,有助于达到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话题,从价值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实际是对立统一的。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和融合也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续着。当代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化包容相统一的关系,实现了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有机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在基层便民服务方面不断探索,从"代理制"到"零距离",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体现了服务的"下沉"和内涵的"提升"。便民服务中心的整体"下沉",不仅方便了基层群众、改变了机关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并且促进了社会和谐、夯实了执政基础。台州市的实践在给我们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更好地做好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恩格斯的哲学论著中,他的思维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恩格斯思维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往往被人忽视。笔者姑妄将这个被人忽视的理论称为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一、马克思、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有必要首先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作一番考察。实现范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经常被提到。例如;《资本论》中提出了规律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实现、使用价值的实现、劳动的实现、简单交换的实现等等。  相似文献   

18.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精神"的先河,他的批判哲学不仅影响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脉络,也成为马克思哲学思想非常重要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不仅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精神传统,而且还打破了其唯心主义桎梏并将其建立在实践的物质基础上,从而赋予了"批判精神"新的活力和新的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9.
梁国珍  詹奕炼 《世纪桥》2010,(21):151-152
本文从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分析了"90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探究了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对"90后"女大学生的管理对策,强调了管理中应特别强调的"关心"、"耐心"、"放心"及"包容心"。  相似文献   

20.
姜辉 《党建》2012,(8):24-26
透过笼罩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迷雾,拨开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便是这无法祛除的"魔咒"。每一次危机,都向人们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考察增添新的启示,都对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历史性解决办法增添新的意义。资本主义从本质上在逐渐失去其历史合理性和生命的活力,其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经常被全面危机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地呈现出来,而其拥护者所鼓吹的完美性和永恒性则一次次在历史考验中破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