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美俄两国北极之争由来已久。随着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北极经济地位的上升及北极资源不断被发现,美俄均发布了各自新的北极战略,使美俄及与北极地理位置相关国家的北极之争不断升级。通过对美俄最新北极战略报告的解读,可以看出北极的国际治理模式发生了更加“排他性”的变化。“北极条约”渐行渐远,北极无望“南极化”;更加强调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重要;美俄作为最重要的北极国家双边合作的政治方式“先行一步”,而“低度政治”领域的环境多边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与相邻的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北部(以下简称“四北”地区)是一个广大的地区。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然而又具有振兴社会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首先,这一地区是连接中国、东盟和南亚三大市场的中间环节;是连接北部湾与孟加拉湾的“亚洲西南大陆桥”跨越的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三分之一港人是“工作狂” 一项关于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价值观的调查发现,1/3的香港人是“工作狂”,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追求物质生活,而且视财富、地位及权力最为重要。在亚洲的其它地区,马来西亚人次之。 这项研究由 Roper Starch World调查机构进行。研究人员于1998年访问了3万多名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包括欧洲、美洲、非洲、中东及发展中和发达的11个国家和地区,被访者年龄在13至65岁之间,亚洲的被访者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 香港有1000人接受了访问,这个调查机构将被访者的价值观划分为6大类,其中第一类为 “事业型”,有34%的被访者属这一类,即重视物质生活,人生大部分时间追求财富、权力、地位及个人抱负,他们酷爱工作,缺乏娱乐消遣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一体化”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各个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婚姻、文化接触等途径融为一体(可以称为“融合”);另一方面是指国家(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政策,把少数民族纳入国家主流社会生活之中,使其参与国家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处于被动地位。智利的马普切人就是这样进入国家社会结构中的。一、智利的马普切人据考证,智利的人类活动早在1.2万年前就出现了。大约6000年前,更为发达的社会群体出现在沿海和北部地区,其文化带有很深的安第斯文化的烙印。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印卡帝国统治…  相似文献   

6.
哈珀政府的北极安全战略旨在维护加拿大的主权安全,加强加拿大在北部地区的治理,限制北极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在该战略指导下,加拿大政府在军事与外交两大层面采取诸多切实措施.加拿大北极战略诞生的大背景是北极地区的全球战略意义持续升温,环北极国家的军备活动日渐活跃.从内因来看,捍卫北极的主权与安全不仅是哈珀所在保守党的竞选策略,也是其所认同的历史使命.哈珀政府的北极安全政策有效提升了加拿大在北极地区及北极事务中的硬实力与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其具体落实也面临着政府财力不足及美国掣肘等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韩国对东亚文化的“离异”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亚非纵横》2002,(4):22-28
这是亚洲人民的历史过程。他们先是受西方教育,不想做亚洲人。后来则改变为亚洲人学习西方的语文,技术和理科,但他们仍然视本身为亚洲人,同时以身为亚洲人为荣。  相似文献   

8.
北极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少的人类活动使之长期处于文明的边缘。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各国愈发重视北极的能源和地缘战略价值,并不断推进对北极的经济开发和战略布局,“地球最后的宝库”被逐渐开启。在北极开发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俄罗斯的北极原住民逐渐向现代文明转型,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此发生巨大改变,并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文化危机等问题。俄罗斯重视北极原住民问题,制定和实行了旨在保障原住民权益、保护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北极地区和原住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全面开通北冰洋航道的现实性,这也催生了一场围绕北冰洋航运权益而展开的国际博弈。目前北极地区成熟的地缘政治格局尚未明确.但从与北冰洋航运权益相关国家的北极战略及地缘政治实践的现状看,已大致可划分为以俄罗斯、加拿大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和非北极国家集团。北极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都拥有发言权。中国作为与北冰洋有重要利益的国家,需要对北冰洋航运权益的攻守态势具有清醒的认识,加大对北冰洋的科考研究.密切关注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及早制定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北冰洋航线战略。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的北极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温变暖导致北极冰雪融化加速,使得人类顺利出入北极成为可能,这一前景再加上北极海底富藏石油等资源的科考结论,促使北极国家掀起瓜分北极的热潮。作为北极地区大国的加拿大,虽然是北极理事会创始国,却与俄罗斯、美国和丹麦等国一直存在着海疆纠纷,如今面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北极攻势和盟友美国盛气凌人的海洋政策,加拿大努力寻找一种以合作为主、以斗争为辅的北极政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围绕某一北极治理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规范国家行为。随着北极治理的实践理念从自助式的“丛林法则”向合作式的“制度法则”演变,国家面临遵循何种国际制度的选择困境,而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则是国际制度权威性的基础,这促使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和参与国,都致力于提升国际制度的权威性,以维护本国的北极利益。“国际合法性”“国际认可度”与“制度刚性”是判断国际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指标,而权威性差异造成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呈现出层级结构。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分为国际规则竞争、国际组织竞争、国际秩序竞争三个阶段,当前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主要处于国际规则竞争阶段。由于北极治理具有议题局限性,国际规则供给呈现出相对过剩状态,这必然导致国际规则之间、倡导国际规则的国际行为体之间进行竞争,这亦是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变迁的核心动力。未来权威型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包括域内自理模式、公约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北极利益攸关方之所以围绕国际规则设置权和国际组织主导权展开竞争,既是源于捍卫本国北极权益的考量,更是为了构建符合本国长远战略利益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经济圈属于“两廊一圈”范畴,这是越中两国在共同和长期的经济合作中的共同规划。建设“两廊一圈”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中国西南部与越南北部和中部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且还可以成为促进两国和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北极理事会是加拿大北极战略实践的重要成果,亦是中国制度性参与北极治理的多边平台。在这一框架下,加拿大积极与区域内外各国合作,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并取得了较大的话语权。本文在分析加拿大北极战略"三大支柱"的基础上,指出获取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支持是加拿大提升在北极理事会领导地位的新途径。同时,中国的北极利益诉求也需要得到加拿大的认可与支持,两国在北极理事会框架下的北极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4.
王国爱 《东南亚》2009,(2):84-88
红河是越南的第二大河,流经越南北部地区,在越南境内流长500公里。红河为两岸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越南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越南人民在长期与红河相伴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民族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存在与繁荣对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方占星术家把他们的星象图从“蛇”年(1977年)翻到了“马”年(1978年)。马是一种勇敢、骏美、敏捷而又不屈不挠的动物,是人类高尚的良伴。“蛇”年留下了一种混合的记录,包括某些令人高兴的意外事件。在亚洲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个想成为独裁者的人失去了他们的职务。特别是印度,领导层的更迭意味着民主生活的恢复。印度尼西亚人却只能满足于一种较小的胜  相似文献   

16.
千里茶缘     
这不是“有缘千里”吗?新山的随经茶馆几天前接待了两位不远千里而来的稀客。他们都是北京来的远方客人,一位是(海内与海外》杂志社社长兼总妇辑黄根华。另一位是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影视制作中心的宏彬。该协会负责人不久前参与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人新加坡电视台播映了两次,新山人眼福不浅。茶馆的字号“随缘”取得好!远方的客人在这里不期而聚,只是为了一杯香气四溢的中国茶,这就是“有缘千里”啊!一切都“随缘”嘛!郑汉校和我当然也是有缘,陪伴这两位朋友到随线来品茶论艺,谈笑人生,真可以说是‘请朋自远方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是何种因素在影响俄罗斯参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以及在俄罗斯重构其北极战略的过程中,这些战略内驱力将会形成怎样的优先顺序并产生何种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以双边经贸合作为基础的,因此本文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核心议题:北极航运和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它们代表了俄北极经济开发的核心要素。俄罗斯参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愿景管理,不仅取决于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受制于欧亚地缘政治环境。整体而言,俄罗斯稳定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北极战略体系,是确保“冰上丝绸之路”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本文力求探析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决策逻辑,以研判其与“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契合度与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18.
晨曦 《亚非纵横》2003,(3):27-32
7月29日至8月1日,第9届东盟地区论坛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这是“9.11”事件后,东盟和来自亚洲和其它地区重要国家外长的首次聚会。与会各方就反恐、地区安全、区域合作、东盟经济一体化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因而被认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  相似文献   

19.
赵洋 《东北亚论坛》2021,30(3):95-110
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亚洲安全观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安全理念创新,可以成为解决东北亚安全难题、构建东北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理念.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风险以传统安全威胁为主,而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并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亚洲安全观所倡导的新安全理念有助于帮助该地区国家超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认知,进而维护这一地区的长期和平,构筑地区命运共同体.作为这一理念的提出者,中国也需要充分承担地区大国责任,在情感塑造、地区制度构建和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作出自身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纵横》2001,(9):23-25
从云南省会昆明市到德宏州潞西市的芒海镇,汽车足足需要24个小时。过了芒海口岸的检查站,就可以进入缅甸北部掸邦勐古特区。 提起勐古,普通人肯定很少知道──因为它大小了,小得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它。但对于全世界无所不在的贩毒者、吸毒者来说,它却又是那么的有名,那么的令他们神往──数十年来,美丽、娇艳的罂粟花在那里的崇山峻岭中常开不败。 复杂混乱的勐古 位于缅甸北部山区的勐古一直是缅甸一个主要的罂粟种植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缅北地区毒品的产量并不低于“金三角”。 原为缅共北方分局所在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