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应挑战:走向21世纪的东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爆发了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已经对跨世纪的东盟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全面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东盟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的抉择。一、金融危机后东盟面临的主要挑战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次规模大、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东盟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东盟面临的挑战也是全方位的。1.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大的和较大的衰退。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衰退。1996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  相似文献   

2.
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东盟各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东盟主要通过采取下述积极措施,克服困难,振兴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东盟成员中,菲律宾可以说是那种表现“中规中矩”的国家;危机前几年,其大多数东盟近邻的年经济增长率均在8%以上,菲律宾经济却一直保持在5%左右;而在此次危机中,当东盟其它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在1998年经济普遍大幅衰退的情况下,由于菲律宾的经济在危机前并未过热,1998年GDP增长仅仅萎缩0.5%。菲律宾的经济能够取得这样一种表现,究其主因是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出口和扩大海外劳务市场两项措施效果十分明显。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其货币比索贬值,增强了其出口竞争力,1998年出口取得了16.92%的增长;今年…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后果及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以来,泰国爆发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东南亚,导致东南亚国家,特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四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狂跌,经济大滑坡。这场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目前,金融危机仍在肆虐东南亚国家。法国经济学家指出,东南亚出现的事态,“不是一场金融危机,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金融上的问题,而应从广角度,深层次来看待和分析这场金融危机,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马来西亚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东盟5国均转向浮动类型的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延续之前缓慢升值态势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在应对危机以及危机前后本币持续升值的走势中,东盟5国汇率制度产生了新的特征,本文分析其利弊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打击。不论是欧洲地区此起彼伏的债务危机,还是美国经济的萎靡不振,全球经济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然而,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少,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从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三个角度探究国际金融危机后东盟10国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泰国政府的公共债务攀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为了防止再度出现债务危机,泰国政府已经和即将采取长期性的偿还债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蓝昕 《东南亚》2004,(3):22-26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充分暴露了东盟国家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危机之后 ,东盟各国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 ,加速债权债务重组 ,设法清理巨额呆帐 ,完善央行的监管职能 ,以便使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一、东盟各国金融改革与重组举措1 重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改革中央银行 ,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泰国央行于 2 0 0 0年 5月成立了货币政策局 ,2 0 0 1年 9月改为货币政策委员会 ,以加强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印尼政府于19 99年 5月颁布了新中央银行法 ,使印尼央行…  相似文献   

9.
蓝昕 《东南亚纵横》2004,(12):32-35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充分暴露了东盟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危机之后 ,东盟各国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 ,加速债权债务重组 ,设法清理巨额呆账 ,完善央行的监管职能 ,以便使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一、东盟各国金融改革与重组举措1.重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改革中央银行 ,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泰国央行于2000年5月成立了货币政策局 ,2001年9月改为货币政策委员会 ,以加强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印尼政府于1999年5月颁布了新的央行法 ,使印尼央行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的影响及其走出困局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严重的金融风暴.这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当前,受美国、欧元区经济衰退的影响,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东盟各国也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胡晓 《东南亚》2006,(3):6-10
近年来,东南亚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加快了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积极采取接纳外资参与的策略。这一举措促进了各国银行体系的重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外资参与东南亚四国银行重组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外资银行开始相继进军东南亚市场,纷纷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不过,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在当地的投资经营仍有不少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四国加快了银行的重组与改革,并把吸引外资参与本国银行业重组作为一个战略性措施。目前外…  相似文献   

12.
对于如何看待东盟组织在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所作出的努力,东盟的官员们与东盟内外的民众之间存在极大的分歧。金融危机对东盟所有的成员国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印尼、泰国与马来西亚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新加坡与菲律宾遭受的损失虽然较轻,但从1998年开始,这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危机在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明显下降。就连越南、老挝这类相对比较封闭的国家也受到了地区经济衰退的影响。鉴于这场危机对东南亚地区所产生的如此强大的冲击力,民众期盼东盟组织在地区及国际社会中都能处于抵御危机的第一线也是合乎情理的。按照他们的理解,这正是创建东盟以及促进东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以后,中国不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经济上对东盟国家特别是对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泰国、印尼等国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而且始终坚持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因此深受东盟国家的欢迎和赞赏,东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金融危机对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新加坡、印尼等更多的东盟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实际上,东盟已成为继日本、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是,1997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东南亚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加快了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积极采取接纳外资参与的策略。它促进了各国银行体系的重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外资参与东南亚四国银行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外资银行开始相继进军东南亚市场,它们纷纷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不过,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在当地的投资经营仍有不少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四国加快了银行的重组与改革,并把吸引外资参与本国银行业重组作为一个战略性措施。目前外资参与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18日,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先生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做演讲,重点阐述了他对拉美金融及银行业的危机、代价、教训和防范问题,以及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其频率之高、对危机的易感性之强、所付出的代价之大都超过其他地区。在所发生的5次大的金融危机中,有3次是“源发性”危机,即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有2次是“感染性”危机,即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感染所引发…  相似文献   

16.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已迅速波及全球,并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经合组织(OECD)将这场危机定性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覆盖面最广"的"一轮衰退".  相似文献   

17.
试析影响东盟合作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成立3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在政治合作领域成果丰硕。其“站在同一个立场,用同一种声音说话”的团结形象,为世人所接受。90年代以后,东盟的经济合作开始启动,并初见成效,尤其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盟的整体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危机还进一步威胁到一些国家政局的稳定,导致社会急剧动荡,最终引发社会政治危机,东盟内部政治经济合作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其实,长期以来,影响东盟内部合作与发展的因素一直存在,只是被东盟持续不断的高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8.
缅甸与东盟关系:1988年以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18日军人接管国家政权以来,以1994年3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缅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缅甸与东盟各国关系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东盟各国对缅态度不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东盟战略的调整,东盟各国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积极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并最终于1997年7月23日接纳缅甸为东盟正式成员国。然而,几乎在缅甸加入东盟的同时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缅甸与东盟的政治、外交、经济关系并未按原来的轨道继续加速发展,反而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和2008年俄罗斯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产生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俄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危机,取得较好效果。这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东亚的经济合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1967年8月东盟成立为启动标志,到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30年间一直进展缓慢,并以东盟单一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