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代理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税务代理人是指具有丰富的税收实务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税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称为税务师,其工作机构是按规定设立的承办税务代理业务的机构。税务师必须加入税务代理机构,才能从事税务代理业务。税务代理实行有偿服务,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收费。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登记管理,有效控制税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第三条 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是县区(含县区,下同)以上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  相似文献   

3.
税务代理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税务代理人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委托合同约定的代理权限内,代替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的委托代理行为.税务代理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改革,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包办纳税事宜的时代已成历史,纳税人自核自缴税款的责任制度已经确立,若纳税人仍无力独立办理纳税事宜,出路是寻求税务代理人的帮助.这为税务代理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面临的将是为用利开展税务代理业务创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行税务代理制,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办税,并使之成为税收征管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税务代理是指代理人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税务代理合同呗定的范围内,代为办理纳税事宜的一种民事代理行为。它属于委托代理的一种,具有代理的一般共性。实行税务代理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如日本,实行税务代理制度已有80多年的历史。日本现行的税务代理制度是通过制订税理土法加以规范的。该法把税务代理人称为税理土,规定只有律…  相似文献   

5.
对税务代理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税务代理制度的法律思考孙宝照,宋晋湘一、税务代理的法律属性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进行各种税收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后果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己承担。税务代理本质上属于民事代理的范畴,具有民事代理的一般法...  相似文献   

6.
税务代理人不缴、少缴税款行为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波 《法学杂志》2003,24(4):57-58
税务代理人,是指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法律规定的代理范围内,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单位或个人。司法实践中,对于税务代理人不缴、少缴税款的行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律以偷税罪论处。  相似文献   

7.
论偷税罪主体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才能构成本罪。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他企业,以及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关于偷税罪的主体,实践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一、代征人能否成为偷税罪主体  代征人,是指受税务机关委托以税务机…  相似文献   

8.
税务代理制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适应我国税制改革的需要。作为税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在税收征管的模式、方法上,政府改变过去税收专户管理的模式和税管员上门直接收税、催税的方法,实行自核自报为基础的申报制度。实行申报制度后,纳税人出于时间、精力、专业知识及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必然要向社会寻求中介服务,税务代理应运而生。所谓“税务代理,是指:由税务代理机构的专业代理人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代为从事的以缴纳税款为主体活动的一系列民事法律行为的总称。一九九二年九月四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9.
1.2011年2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4号公布2.自2011年3月1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单位、个人依法检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以下简称税收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工作(以下简称检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  相似文献   

10.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关于单位,除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外,从1999年 6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关偷税罪的犯罪主体还存在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7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的法律适用上,就一些问题加以明辨.包括:一是抗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二是抗税行为的罪与非罪;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实施了某种抗税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不认为是犯罪,不宜以抗税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只能视为一般抗税行为.准确区分税收争议引发的暴力、威胁事件的性质,区分罪与非罪,是执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是抗税行为的此罪与彼罪,即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偷税罪的关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资源税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收购资源税未税矿产品的独立矿山、联合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为资源税代扣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应当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有关手续。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批准后,发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凭证及报告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提出是源于2001年修改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该法第7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第8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本文试图透过纳税人、税收政策、知情权三者的关系,来探讨纳税人对知情权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陈新政 《人民司法》2005,(11):60-62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税务犯罪成了经济领域中的多发犯罪。特别是抗税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而且严重地侵犯了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从现行刑法的规定来看,没有明确规定抗税罪的主体,在此问题上,司法实践和理论界争论比较大。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抗税罪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我国刑法学界,对抗税罪的主体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抗税罪的主体仅仅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成为抗税罪的主体。其主要理由是,偷税罪主体之所以包括扣缴义务人,是因为有特别的规定,在抗税罪中没有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55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因偷税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或骗取的退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这样规定不尽合理,理由是:  相似文献   

16.
抗税罪新探     
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管理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抗税罪的概念经历了外延从大到小,内涵从少到多,本质特征从笼统到明确的过程.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37条第4项规定,抗税是指纳税义务人拒绝遵照税收法规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即只要公开拒绝履行纳税义务,均为抗税行为.其外延甚为广泛.1992年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将抗税进一步解释为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公开对抗或者其他手段,抗拒履行纳税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抗税通常采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二节 帐簿、凭证管理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四章 税务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取得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为纳税义务人,以办理结付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的储蓄机构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区分不同情况具体规定如下: 一、内资商业银行以支行或相当于支行的储蓄机构为扣缴义务人。经各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19.
滞纳金,是行政机关对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相对人依一定比例、按日计征的货币给付义务,属于执行罚,其意义在于促进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在我国广泛适用于税收、运输、金融、邮电等领域,主要针对无法采取代执行的作为义务而适用,且这种作为义务多属于法律、法规等抽象行政行为直接设定的税收、规费等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0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千分之二的滞纳金”。纳税…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机关的欠税公告行为 ,督促纳税人自觉缴纳欠税 ,防止新的欠税的发生 ,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告机关为县以上 (含县 )税务局。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确定的纳税期限 (以下简称税款缴纳期限 )未缴纳的税款 ,包括 :(一 )办理纳税申报后 ,纳税人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的税款 ;(二 )经批准延期缴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