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夫 《唯实》1993,(Z1)
长期以来,比值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其人才开发的相对比值一直低于男性。在“人口—人力—人才”的塔式动态发展结构系统中,女性人才“尖端亏损”现象时有发生。在影响女性人才开发的诸多主客观条件中,“经济”是最基本的一条。就基本理论而言,经济是妇女解放的基础,更是女性人才开发的基础。从操作层面来看,传统经济“闭锁”机制的制约,使我们的人才开发迟迟未能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女性无缘在人才市场的“流通”中竞争成才。  相似文献   

2.
沈小平 《实践》2005,(2):48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一把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像抓“第一要务”那样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像树立发展意识那样,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古人云:“古之善观国者,不观国势之强弱,观用人之贤否。”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济腾飞,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和使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强化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意识,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知人善任,广纳群贤,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临近 ,经济全球化趋势显得尤为明显。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给人才市场化带来深刻的影响 ,推动着人才市场化发展。我们必须从人才市场化的规律出发 ,推进人才开发战略 :做好人才开发的立法工作 ;使人才开发在开放中进行 ;建立健全人才开发的竞争激励机制 ;为人才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注重人才开发中的契约作用 ;发挥政府在人才开发中的动员、导向、协调、评价及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令世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活”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更是发挥着战略性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的人才现状却不容乐观。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选拔任用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浪潮的态势,西部大开发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西部绿色经济,培育西部生态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这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新的战略构想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区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树立新的人才观摆在工作第一位。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发展理念,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服务。真正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充分体现人才就是最重要的资本,人才投入就是最大的投入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树立人才必须开发、必须投入的观念。西部地区人才潜力很大,但要把潜力变为现实,把潜在的人才优势变为现实的人才竞争力,关键在于培养和使用。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必须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  相似文献   

7.
蔡吉臣 《求贤》2010,(9):40-40
当前,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大力引进人才.但要真正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深入挖掘人才的潜能,使之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作贡献.必须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热情,开发人才的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8.
牛天秀  张柟 《唯实》2012,(8):144-147
华西村女性人才辈出,呈现出知识化、国家化、专业化等特点,对女性人才的开发突显了“党管人才”和“女性人才倾斜政策”对女性发挥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但华西村女性人才也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她们需要合理地照顾家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工作素养。当前,要为女性人才开发提供组织的支持与保障的条件,还要重视并宣传女性人才,加大她们与同行间的实践经验交流,尽量缩小男女两性人才培养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谢勇 《求实》2003,(Z1):156-157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国内外竞争环境变化巨大,要适应如此复杂多变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强者,就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世界经济潮流的现代化人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才。”“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才,就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引导人们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树立‘有人就好办’的思想。”毋庸置疑,企业人才资源的积极开发与管理是当前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研究人才资源基本特征,分析企业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探求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方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资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济济,经济的腾飞和民族的振兴才大有希望。女性占人口一半,农村女性人口又占女性人口的80%,因此,充分挖掘农村女性人才的潜能,开发农村女性人才,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一、农村女性人才亟待开发什么是人才?《汉语词典》解释:“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专长的人”。通常人们还把有知识有学问的人称为人才。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呢?对于“人才”的界定,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主要的是看其是否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做出较大贡献,看其是否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推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因此,我们可以对  相似文献   

11.
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意识落后、人才匮乏是最重要的软“瓶颈”之一。而在东部各省市,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和锻造,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积累了相当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资源,与西部地区有比较大的“落差”。充分发挥东部地区“资源库”的作用,给予西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鼎力支持和支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发挥东部地区的人才资源优势,与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相结合,是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谢衍良《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竞争是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人力资源开发是最关键的资源开发,因此,适应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须从机制上保障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工作。一、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聚集的开放机制。加入WTO,要求在公开、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公开竞争,WTO成员国之间给予非歧视国民待遇。我国经济已与国际融于一体,这既…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把包头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增强吸引、留住、使用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用活现有人才 ,吸引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因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 ,包括信息资源等 ,都必须在人力资源的作用下 ,才能被赋予活力 ,才能创造财富。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注意人才资源的开发 ,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1999年 ,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上提出 ,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家”。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最有效的人才开发,应当具有一定的宽域性、长远性、高瞻性,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开发方面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使自己弃之不要的“后院”成为别人自豪拥有的“前庭”。一、人才发现与储备的宽域性王岩叟曾对宋哲宗讲过一番颇有见地的话:“天下非无材,取之不远,采之不博耳。”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合理的才干,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问题在于能否发现。而发现和储备人才,需要不断拓宽视野,既重“庭院”,也看“角落”,也许,一个“重型”人才就隐匿在人们都不太注意的“角落”里。因而,关键还在于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一)胶东地区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才条件,经过三十多年来稳定的经济发展,我省胶东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我们称之谓“胶东模式”。“胶东模式”有明显不同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特点。为完善这一模式,促进胶东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胶东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发挥自己现有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设备、管理的优势,以发展出口创汇工业为  相似文献   

17.
文明  张丽 《理论文萃》2006,(4):55-61
一、何为“陕西现象”? 所谓“陕西现象”,笔者是指陕西的“资源存量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不相称”之特殊现象,表现为:陕西的科技优势、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制造业基础优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弱势并存,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观念制度并存,资源存量优势与其经济实力的排序不相称。  相似文献   

18.
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黑龙江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期,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只有以科学人才观指导我省的人才开发,才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智力保障。首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根据我省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确立“就地取才、盘活存量”的观念。坚持“适度有别”的原则,科学处理本土人才与外引人才的关系,实现人才资源的“共振效应”。我省现有人才总量较大,截至2004年底我省人才总量为293·8万人,居于全国第六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  相似文献   

19.
伏来旺 《实践》2004,(6):34-3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观点最本质的内容是可持续发展.在认识上必须解决好人与自然、资源开发与永续利用、经济增长与人的健康成长及人才的作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当今和世界未来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竞争。”面对民营、外资等企业的强烈冲击,国有施工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好企业的“第一资源”,尽快扭转人才竞争中的不利局面。根据中铁二十一局的实际情况,各级领导班子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全局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