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生态危机的凸显与加剧使生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自身发展的危机,是人的本质属性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缓解并解决生态危机,就要塑造出真正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既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同我们正在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比,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态危机,更具隐蔽性和迟缓性,其后果可能更具灾难性和长期性,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显得尤为迫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已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3.
向俊杰 《行政论坛》2011,18(5):96-100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科尔曼在批判人口膨胀说、技术失控说、消费者行为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民主的解决途径。基层民主之于美国的生态危机,乃是一条别无选择的解决途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不仅无力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而且其某些政策还加剧了生态危机。企业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利主体,而是制造生态危机的行为主体。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民个人无力解决整体性的生态问题。以组织化形态出现的社群有动力、有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而通过基层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危机,在美国遇到了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行动上的困境,从而使得美国基层民主的生态价值具有某种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2)
生态危机理论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本·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新发展的一种反映和回应,他提出的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变化形式和趋势。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性质同时,阿格尔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探讨了克服消费异化,解决生态危机,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途径,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空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应对资本主义危机变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强 《学理论》2013,(8):275-27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队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正经受着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考验,出现相应的生态危机。通过对其生态危机现状的剖析,提出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寻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不断探询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展开了全面批判,除去生产制度和政治治理这两个层面之外,社会-文化视角是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角度解析生态危机,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领会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问题上的解释力和时代性,从而明确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与趋向。  相似文献   

7.
张碧波 《学理论》2008,(20):60-64
与国际接轨的全球化思潮与行动,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在一超独霸的格局下国际政治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均陷入生态危机。我国提出和平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战略决策正源于我国同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政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构成我国生态学体系。文中考察了和谐观念渊源于中华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诸问题。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生活“模式”均奠基着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系统。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得的合理观念,能够引导人们改观自己的世界。而合理观念只有在论争的剔除谬误中才能获得并保持其生命力。探究当代西方生态主义政治伦理中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念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为我们洞悉生态问题的真正根源及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忠跃 《学理论》2012,(33):30-31
奥康纳引入自然与文化两种维度以期代替他所认为的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一元决定论倾向。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论断之上,进而提出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生产不足引发的生态危机,两重危机共同揭示出生态资本主义的毁灭性。生态学的社会主义转向于是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最佳出路,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相容的、和谐的。但是奥康纳找不到完成这一转向的现实力量,他这种不彻底的生态社会主义被称作自然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乔尔·科威尔的生态危机理论的逻辑主线是"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灾难"的选择性关系,从对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定义,到导致自然崩溃的元凶,再到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他围绕着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在反思了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以及生态社会主义体系的建构,提出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政党和制度,以期实现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曹立华  王璇 《学理论》2011,(12):41-4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指导思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发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规律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更妄论控制和统治自然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反思那些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利益需求而不顾自然客观规律的行为,自觉调整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常茜 《学理论》2013,(19):35-36
低碳经济是一种通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技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旨在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宗旨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该思想在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这对于指导现代经济发展、解决人类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政治:老子生生和谐的政治价值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以"道法自然"为逻辑起点,以"天道尚慈"、"天人合一"为伦理依据,构建了"无为自化"、"以百姓心为心"、"万物并齐、并育不害"的和谐生态政治社会。老子生态政治文化对"自然万物"的终极关怀及其所蕴含的"法自然"的立法精神、"天道与人道相融"的稳态经济观、"自然无为、至治之世"的无为政治观、"天人合一、生生和谐"的生态意识及其所派生的护生价值观、生态智慧观、均富平等观等政治理念,对解救因生态危机引发的社会困局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瓶颈问题,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生态政治观分析研究,有助于真正消化吸收党的主张,并自觉付诸行动,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祁飞飞 《学理论》2013,(12):187-188
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在各方面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带来的不仅是一场生态危机,更是一次伦理危机。通过对《古兰经》中的生态伦理理论的梳理,挖掘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新疆实际,论述了《古兰经》中生态伦理思想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核心,通过对劳动、资本、异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从以下三个认知层面展开: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动态平衡关系,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人所独具的"能动性";二是生态危机呈现及其深层次原因,认为伴随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是自然界遭到破坏而出现了生态危机,并探究了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三是克服生态危机的途径,主张解决生态危机之道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变革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落后的价值观念,以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契合。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8)
自20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源往往归咎于"支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而格伦德曼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生态问题进行界定,以整体的方式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多重因素形成,而不能仅将其归为"支配自然"思想的原因,并赋予"支配自然"积极意义,深化对"支配自然"思想的认识。格伦德曼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分析生态问题,以建立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联系,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格伦德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生态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9)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高校德育中,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对高校学生进行更为直接、积极和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完全有可能在挽救生态危机、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须解决。因此主要通过对海南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努力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危机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常态,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对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今对生态危机的认识误区,尤其是对生态危机与生态问题两者间相互关系的模糊认识已在治理行动前潜藏着一种未来的思想危机,因而迫切需要在明确生态危机的特质以及生态危机治理自身内在要求的基础上塑造与之相符合的综合型全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把解决生态危机同社会主义的前途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