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访美国大使,与美国大使在驻华使馆进行一番炉边对话,应该说,对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段特殊而难忘、渴望而荣幸的经历。为了这段经历,我期待了8个月。不,应该说,等待了1年半。2001年7月,雷德先生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来到中国。作为中国律师业专业刊物负责人的我,开始充分关注这位当了大使的律师,开始密切寻找有关这位从律师到大使的“中国通”的所有背景资料。因为,我想与这位快乐大使进行一番快乐的对话。我注意到了他被布什总统提名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的发言,那是2001年6月27日,一个阳光灿…  相似文献   

2.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参加了一个讨论会,是业内资深前辈与年轻律师进行的座谈。对当中一段对话印象颇为深刻。有年轻人问:“律师行业竞争激烈,作为新人应该如何与老律师竞争?”话音未落,会场已响起一片会心笑声。  相似文献   

4.
法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政治国家里这一过程是靠一元命令来完成,而在法治国家则主要靠多元对话来进行。法律的对话过程具有至少三个特征:自由、公开与平等。法律"是"或者"应该是"什么应由自由、公开、平等的对话来决定,而法律的对话也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本文以"许霆案"为例,对借助法律的对话达到维护公民权利的过程进行阶段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宁 《金陵法律评论》2006,55(3):102-106
本土心理学的内涵已经不仅仅是将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土文化当中,而且还要考虑本土文化内涵意义的显现途径以及在文化显现中主体与文化、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应当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确立一种对话的关系,这种对话的关系表现为文化与文化的对话、主体与文化的对话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对话。只有在对话中,本土心理学研究才可能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江峰 《江淮法治》2009,(4):57-57
《法律篇》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生前撰写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柏拉围一生中最长的一篇对话记录。参加对话的主要有三个人:一位是来自雅典的不知名的客人,对话中的主要思想都是他提出来的,实际上他是柏拉图思想的代言人;另一位是克里特人克列尼亚斯,他受命将去建立一个名为马格尼西亚的新城邦;还有一位对话者是斯巴达人梅奇卢斯。  相似文献   

7.
五年孝子倾情“对话”呼唤。六年养育之恩的反哺。从母亲拉扯儿子到儿子拉扯母亲,一份旷世亲情产生了一对母子的“成长”置换……  相似文献   

8.
法律对话是法律交往的基本形态,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形成前见歧义的意义共识。法律对话是在一定的模式下实现的,以全球化为界,前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对话模式主要有自我继承的法律对话模式、交往移植的法律对话模式和法治共识的法律对话模式。在全球化运动和全球治理理论的双重影响下,提出了新型法律对话模式,即善治共识的法律对话模式。这种法律对话的模式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它从本质上来说契合于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全球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因而表达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法律对话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郭春镇 《中国法学》2023,(1):142-161
法律解释是一个不断“去私人化”、重构法律文本公共性的过程。法律解释的公共性是一种符号、方法、价值意义上的公共性,以公共偏好、公共理性、公共利益的形态呈现。为了寻求法律“原初”的公共性,解释者应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理解中进行视域融合,通过对话与协商统合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对文本含义的重叠共识,在往返流转中无限逼近法律文本的原意。为了实现法律“现实”的公共性,解释者应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关系与互依性关系,将自我塑造为具有关系理性的解释主体;同时,解释者应通过表达与对话机制将个体性解释整合为公共性解读,以此探求文本的“原意”。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1,(4):16-17
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地方人大,议事殿堂徐徐向民众打开,立法、监督等工作吸纳“草根智慧”渐成趋势。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网民共同对话的方式一起讨论、审议重大议题。此后,这一模式成为定势。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专门委员会委员先后就车船税法草案、代表法修改等举行网络在线访谈,对法律草案释疑解惑,广泛听取民意,扩大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1.
阮加文 《法人》2008,(5):16-17
在中国融人全球化时代的历程中,李东生注定要写下重要的一页。他在本土的成功和在欧洲的失败都能引发如此巨大的震撼,这正是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企业家最大的价值。《法人》记者基于这样的思想,与李东生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1月6日香港凤凰卫视举行“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陕西19岁的女孩姚佳雯因为一段和“钱”有关的对话,成了这次选美比赛中最令人难忘的选手。当然这次对话,并非因为精彩,而是因为“意外”。一个女孩在国家和金钱两者间,用一二秒钟的时间选择了后者。而后,女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爱国教育疏漏的典型对象。佳丽姚佳雯在回答主持人的三个问题时,做了如下回答:  相似文献   

13.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罗蒂认为:思想交流是一种旨在达到相互理解的对话。对话有两种隋况:一是在同一语言规范内展开的,叫“常规对话”;一是在不同语言规范之间进行的,叫“非常对话”。常规对话中发生的思想冲突,不难根据同一规范达成一致的意见.但非常对话之间的思想冲突,却不可能以对话者各自的规范为根据来消除。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法本质的争论见智见仁,莫衷一是。虽呈百家争鸣之象,却也暴露两大缺陷,一是以经学思维方法代替科学思维方法;二是语义歧生、概念混乱,无法进入常规对话。因此,我认为,必须以科学思维方法使法学争论从非常对话,进入常规对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2,(1):42-48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对话时代”。因为,似乎所有的媒体都已发现,以“对话”这种方式来反映和展示某种思考成果,的确不失为一种新世纪的新方式。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也找到了一个温暖的话题。在鄙人的主持下,国内三位有相似背景,相同思路,相当影响的律师,围炉而坐,促膝畅谈,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为的是中国律师业的改革与发展,为的是21世纪中国律师业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江敏 《中国律师》2005,(7):89-90
2005年5月8日下午,“五一黄金周”刚过,一场精彩的、别开生面的公诉人与律师的对话活动便在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举行。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夏黎阳、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张晓勇、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处长吴永胜、公诉处副处长陈乔、主诉检察官罗江和雷秀华、四川省司法厅律师工作处处长龚毅、副处长夏磊、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参加了这次对话活动。法制日报、四川电视4台、成都商报、成都电视台15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生活频道等多家媒体到场采访。对话活动由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主持。他说:本次对话的基础和目的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6.
今年 5 .1前后 ,在防非典的间隙 ,本刊编辑吕文江与山东大学三位法律系的师生 ,对法律方法问题 (主要涉及法律方法的定义、法律方法与职业法律思维的关系、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方法的关系以及研究法律方法的姿态 )进行了对话式讨论。该讨论是关于“法治与法律方法”的对话 (刊登在《法学》2 0 0 3年第 5期 )的继续 ,我们试图消解独白式研究的孤独 ,从而使问题的研究在思想碰撞中得到深化。欢迎关注法律方法的学者参与对话  相似文献   

17.
年前,三九寒冬,南国大雪纷飞,方圆法治和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不捕不诉案件的被害人救助制度上。樊崇义、陈兴良等著名法学家和一些高级检察官不顾严寒,积极响应,在吴根越角的江苏吴江市同理镇,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简称《对话》)。  相似文献   

18.
尹慧芳 《中国公证》2013,(10):58-59
一、与公证当事人对话。察言观色水落石出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公证人员业务素质的集中体现。公证人员在公证受理阶段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才能及时发现办证疑点。近日,笔者所在公证处识破了一场“石某携假妻办委托”的案件。当事人“夫妇”申请办理房屋出售委托书公证.本处工作人员依法审查申请人石某所提供的各项材料时.发现其妻子身份材料中的照片与石某身边自称其妻子的女子相貌有些许出入。于是.工作人员提高警惕。询问该女子与其身份相关的基本信息.涉及结婚时间、原籍地点等,该女子均无法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0月底,江泽民主席应邀访美,两国元首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表示: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确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指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的新关系。这种关系已有框架,但内容尚待充实,须经双方共同努力方能把承诺变成现实,将意向变为协议,利用合适论坛就分歧进行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20.
亚洲法庭科学网(简称AFSN,Asian Forensic Sciences Network)由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应用科学司于2008年牵头发起成立,旨在搭建亚洲法庭科学界共享的对话平台,促进亚洲各国法庭科学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该地区法庭科学实验室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