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 2008年10月4日20时许,京广铁路线某区间一铁路桥上电缆盒内信号电缆被割断3根,造成铁路线信号中断,影响49趟列车运行。经勘查,在现场遗留的电缆线断头上用502胶薰显提取可疑指纹1枚。10月26日,对中查获的周某、李某2名犯罪嫌疑人进行指纹比对,发现周某左手环指指纹与现场电缆断头上提取的指纹大部分细节特征相吻合,但由于周某捺印指纹中出现的指头皱纹在现场遗留指纹没有反映出来,且指纹纹线细节特征间相互距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指纹鉴定人员对现场指印认知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主要是解决检材指印与样本指印是否为同一人所遗留问题,其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关系着被检验对象是否有犯罪嫌疑,责任重大。指纹鉴定人员根据指纹鉴定方法与标准,结合从业经验对指印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最终给出鉴定意见,在此过程中,对现场指印的分析是否客观及准确,直接影响后续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及得出的意见。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在指印分析阶段的细节特征选择、信息判断等问题进行研究,邀请106家指纹鉴定机构参加4组指纹的测试,实验使用一款基于网络的指纹鉴定分析系统,记录每个机构在指纹鉴定中的工作过程,并使用统计学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指纹鉴定机构之间做出判断与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选取特征的数量与现场手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4.
1 案件资料 2008年5月26日,我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内的地面上发现1具女尸,室内充满农药气味,女尸衣着完整,从尸表看无外伤,有中毒征象,可能系服毒自杀,但是家里不服结论,多次上访.在现场提取到一绿色200g的"敌敌畏"农药瓶上发现1枚灰汗混合型指纹,经与死者的十指指纹比对系死者左手拇指所留.  相似文献   

5.
1892年,阿根廷警方使用“指纹鉴定”法成功地侦破了一起谋杀亲子案,此举得到了国际司法界的首肯,认为这是使用“指纹鉴定”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在尸体指纹的提取利用中,除了正常的尸体指纹外,随着尸体的腐败,常常导致了表皮与皮下组织剥离,使尸体手指表皮脱落,手指部位只留下了真皮层,真皮层皮质柔软的性质及腐败的影响决定了指纹乳突纹线不明显,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8.
张钊 《检察风云》2010,(1):48-48
怎样鉴定一部文学作品是否为某位作家所作?瑞典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分析作家“语言指纹”的公式,通过分析作品中较少出现的单词数与作品长度间的关系来研究作家的写作习惯。最近出版的《新物理学杂志》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证实 ,现场指纹的变形或模糊都会影响指纹的比中率。当前 ,人们认为在对现场指纹的检验中特征不能少于 12个。在工作中也有少数技术人员不愿对特征少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 ,因为查中率低。因此 ,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变形、模糊的现场指纹根据指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同样查中许多案件。如经常遇到变形较大、纹线较少、模糊不清的现场指纹 ,对于这样的现场指纹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1 解决变形现场指纹出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指纹鉴定标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又称指纹识别,它是以手指、手掌表面的乳突线花纹特征为依据识别个人的科学技术[1]。自1896年阿根廷警方首次将指纹作为人身识别的依据后,世界各国也陆续承认了指纹证据的合法地位,将其用于案件的侦查与审理[2]。因为指纹在揭露和证实罪犯、打击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众多证据中有“证据之首”的美誉。然而,因错误的鉴定结论导致的错案一再出现,使指纹鉴定的科学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核心问题是鉴定的标准问题,即究竟在何种条件下能做出同一结论,而在何种条件下不能做出同一结论。对此,全世界的指纹工作者各执己见,争论得…  相似文献   

12.
13.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的、剧毒的、有腐蛋臭味的挥发性气体。在阴沟、粪池或污水潭及有些油井、天然气井中含有硫化氢气体,因此不时有掏粪工、天然气井邻近的人发生硫化氢中毒的报道。2003年12月29日,在重庆市开县发生了天然气井喷事故,244人死于硫化氢中毒,另有200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现将有关硫化氢中毒的法医学尸体检验进行总结,供参考。1案例资料2003年12月29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开县罗家16号井发生井喷,大量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出,弥漫半径达2km,附近两个村庄笼罩在高浓度泄漏的天然气中,造成该特…  相似文献   

14.
指纹可以通过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人类的个体识别,但对模糊、残缺、重叠、变形的指纹要给予同一认定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应用红细胞粘连试验对指纹的ABO血型进行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晗 《刑事技术》2007,(6):47-48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手印变形产生机理、变形手印的特征及检验进行探讨。1变形手印产生机理[1]1.1手指、掌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是变形手印产生的基础手指、掌是人体中的重要“功能体”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由骨骼、肌肉、脂肪组织、皮肤共同构成;而形成手印的皮肤是一种具有特殊纹线的皮肤软组织,其皮下有较为发达的脂肪层,当大小不同的力作用时皮肤富有较强的弹性和伸展性,因此极易使手指、掌的纹线产生“自由移位”现象,引起特征的各种变化。加之,由于手指外形呈半球面体,故更加强了手指皮肤移位的能力。1.2手指、掌与客体间的机械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遵照中国科协(1992)科协发学387号文件通知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各级法医和公、检、迭、司工作人员法医学业务水平,为了发展办好法医学继续教育,更多地培养我国公、检、法、司方面的优秀法医人才.提高法医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诊断鉴定水平。由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眼损伤检验鉴定培训班”于1997年10月22~26日在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培训部正式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广东铁路系统等省市的代表30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约请了北医大眼科专家教授做了“眼部外伤检查与诊断”方面的学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刑事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检验鉴定人员试图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指纹鉴定图片,嘉兴各县市公安局技术室应用该技术出具指纹鉴定文书已有三年多的历程。可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指纹图像处理的流程还是图像处理格式标准以及图像处理质量控制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指纹鉴定的图像处理技术与读者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美国一位联邦法官作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裁决:指纹鉴定不是科学。这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官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名叫路易斯·波拉克,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这一裁决自然也是非同寻常,它可能使指纹鉴定这一法庭科学的基石出现动摇,还可能使人们司空见惯的各种法庭技术,如笔迹鉴定、枪弹痕迹鉴定等的科学地位,也同样面临威胁。  相似文献   

19.
《警界科海》2003,(1):12-13
2002年2月21日,《南方周末》援引美国联邦法官路易斯·波拉克所谓“石破天惊的裁决”,宣称:指纹鉴定不是科学,随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转载,引起社会上的反响与关注。针对刑侦和司法领域广泛运用的指纹鉴定的科学性提出的这种质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本刊特邀请3位专家对此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场遗留的帽子、口罩、衣服、手套等生物学检材,一般含有较多脱落细胞,DNA检验比较容易,然而对于指、掌纹短时间接触部位,由于所含脱落细胞少,且部分细胞核DNA容易降解,STR分型成功率较低。本研究对指纹脱落细胞分别应用Chelex-100、QIAamp DNA Investigator Kit、Mag Attract M48 DNA Manual Kit磁珠及直接扩增法进行STR检验,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