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伯玉 《当代世界》2016,(12):48-51
自2006年首次执政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修宪目标经历了由"修改宪法9条"到"修改宪法96条"再到"结果论"的调整和转换。安倍调整修宪目标主要是由国民态度变化、和平安全保障相关法获得通过、维护政权稳定以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态度转变等因素影响所致。目前日本正在推进的修宪讨论或修宪路径已经脱离该核心议题,试图从"界外地带"突破——给宪法"追加"容易得到舆论和国民理解的新条款的方式或路径来达到"修改了宪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日本举行第24届参议院选举。通过此次选举,自民党在国会完全确立了"一党独大"的优势地位,自公执政联盟已完全掌握参众两院提出修宪动议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日本政坛的和平主义势力影响式微,难以形成遏制修宪势力政治右倾化的抗衡力量。日本战后所形成的和平主义精神或将失去宪政依托。  相似文献   

3.
"日本会议"是二战后日本最大的右翼组织,对日本政治走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摆脱战后体制"与修改宪法的大目标下,以"神社本厅"为核心的日本宗教右翼势力与民族派学生运动实现了集结,成为"日本会议"的组织基础。右翼宗教是"日本会议"意识形态的来源,并为"日本会议"的活动提供了大量人力、财力支持;在民族派学生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斗争领袖则成为"日本会议"的领导核心,他们通过创建外围组织、征集签名、派遣宣传队、召开大规模集会等方式促使地方议会签署赞成决议,以此向日本政府施压。这些右翼势力在日本"年号法制化"、《教育基本法》改革等运动中不断壮大,成为推动日本修宪与政治右倾化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4.
2016年参议院定期选举后,日本政党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自民党为核心的修宪势力,战后70余年来首次同时控制国会众参两院提出修改宪法动议所必需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议席。从国会势力对比来看,不支持修改宪法的政治势力已无力阻止修宪进程。若无意外,安倍提出的2020年实施新宪法是可能的。但是,安倍要执政至2021年还要过两关。以民进党、日本共产党为核心的在野党"选举共斗"给下届众议院选举带来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5.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09,(23)
朝鲜修宪放弃共产主义论调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统一部9月28日称,朝鲜4月份修改了国家宪法,赋予其领导人金正日更多权力,并在新宪法中去掉了“共产主义“一词,提高了金正日“先军思想“的地位。67岁的金正日  相似文献   

6.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09,(21)
朝鲜修宪放弃共产主义论调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统一部9月28日称,朝鲜4月份修改了国家宪法,赋予其领导人金正日更多权力,并在新宪法中去掉了“共产主义“一词,提高了金正日“先军思想“的地位。67岁的金正日  相似文献   

7.
陈彬 《当代世界》2008,(7):29-31
2008年3月22日,泰国国会第一大党人民力量党召开,党代会,决定启动修宪程序,对2006年9月政变后颁布的2007年宪法做出修改。例如,拟将泰国宪法第309条规定的“对于泰国2006年颁布的临时宪法和法律,以及与之相关的有关事件的处理,无论是在颁布本法律之前或是之后,都被认为是与本法律相符合的(也就是说2006年政变以后对前泰爱泰的处理,无论是否与现行宪法有关条款是否相抵触,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全部删除,将宪法第237条规定的“参加选举的候选人中,如果有人违反或支持其他人违反选举法以及中选会颁布的其他选举法令,均应依法取消该候选人的选举权。  相似文献   

8.
日本和平宪法虽然源自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但其修改与通过的过程表明,战后获得了主权者地位的日本民众在立宪过程中仍然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该宪法作为社会契约的体现,对政府和民众双方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另外,和平宪法高扬和平主义的旗帜,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来看,改宪论者对和平宪法的各种批判都面临着逻辑上的根本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左翼势力主要是指以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日本新宪法、反对日本重新武装、维护和平为基本政策的革新势力,其中日本社民党(其前身为日本社会党)、日本共产党是日本左翼势力的主要代表。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左翼势力迅速发展,成为日本政坛能与保守势力相抗衡、相对峙的主要力量。苏东剧变以后,以日本社会党(后改为社民党)、共产党为主要力量的左翼势力陷入低潮。左翼势力  相似文献   

10.
双周·观点     
《南风窗》2003,(7)
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但遗憾的是,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时,并未将这方面的内容写进去。党的十六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就为以后的修宪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16)
正朝鲜半岛南北向长约1100公里,计划于明年底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选择的是探测距离600公里的终端模式。但萨德入韩,不可避免会损害中韩战略互信。韩国与日本最近的两大事态,给东北亚一隅重新罩上冷战式的阴影。7月8日,美韩两国共同宣布,美国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以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弹道导弹的威胁。7月10日,日本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参院选举中获胜,使国会中"修宪势力"迈过提议修改宪法所需的2/3以上议席门槛。萨德入韩,不仅会加剧半岛紧张局  相似文献   

12.
查韦斯缘何能在修宪公决中获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15日,委内瑞拉就宪法修正案举行全民公决。当晚,全国选举委员会主席卢塞纳宣布公决结果:在已统计的94.2%的选票中,支持修宪的票占54.36%,反对票占45.63%,选举投票率为57%。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7月10日,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自公两党执政联盟所获席位超半数,加之赞同修宪的大阪维新会和守护日本之魂党及部分无党派人士,修宪势力在参议院总席位已超过三分之二。在掌控众参两院背景下,安倍政权会何去何从,值得密切关注。2016年7月10日,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此次选举共有九个主要政党及无党派人士共389  相似文献   

14.
本年度的全国“两会”,一定程度上是一次在机构改革和修宪风声中凸显效率的“富人的盛会”,但其要旨却很可能是一场注重公平的“穷人的盛宴”。  相似文献   

15.
欧美对日本法律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近代法律制度的起源 日本的近代法律制度开始于明治时代。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学术、技术、制度等各个领域都向欧洲进行了广泛的学习,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是其中重要的课题。 明治政府一直致力于宪法的制定,1882年,伊滕博文,即后来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去欧洲对各国的宪法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是1889年日本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以下称“明治宪法”)。这部宪法是以普劳伊  相似文献   

16.
二、加强程序性为了突出加强程序性这项工作的特点,我们将使用两个新词:“宪法化”和“国际化”。尽管中国加强程序性的工作尚未完成,还无法看到其结果如何,但是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已经表现出一种能够巩固法治建设的动力。1.宪法化自从1908年夏《钦定宪法大纲》发表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立宪与修宪。1933年,主稿人之一吴经熊公布了宪法草案初稿,该草案认可了五权理论。五权理论是将西方的三权分立传统与中国政治历史上所特有的两权综合而成的,两权即监察权与考试权,前者源自始于明朝、衰于清朝的监察御史制度,后者则源自用于挑选官员的科举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已经不断突破“和平宪法”,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并借反恐和海外维和之名向海外派兵。其防卫政策已经突破了“专守防卫”的界限,正向全球性战略转变。而在2004年12月10日,日本内阁和安全保障会议分别通过了《2005年以降防卫计划大纲》,即所谓的“新大纲”,日本现行的防卫大纲已于2004年底停止执行。新《大纲》对日本现有的防卫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未来10 年里,日本将按照《新防卫大纲》的要求加强防卫力量建设。目前,日本已制定了多项新武器开发计划,部分已进入实施阶段,如16DDH直升机航母和新型运输/巡逻机——C-X/P-X。这些即将装备自卫队的武器,其设  相似文献   

18.
“修宪”与“宪改”:台湾半个多世纪的法制困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当局在过去五十多年中所遭遇的最大的法制困境之一就是自我设计“代表全中国”的“宪法”及相关“政治体制”与实际上只能代表台湾地方的政治机构之间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台湾当局政治的多次重大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台湾当局进行了多次直接或间接的“修宪”活动。在蒋氏父子统治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47年,日本在宪法中的非战争条款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的神圣权力,决不使用武力或以使用武力相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决不再建陆军、海军和空军。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在自卫的旗号下,不动声色地发展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海陆空三军,目前日本的自卫费(即军费)已经突破500亿美元,列世界第二位,加上日本政府不断修改宪法,到最近的“有事三原则”为止,实际上完全已经突破了出兵海外的禁忌。当今之日本正在快速走向军事大国,其意图值得我们密  相似文献   

20.
陈窗 《南风窗》2014,(10):73-74
<正>日本股民做了一年的美梦,进入2014年以后开始破灭了。提升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这是金融市场对安倍经济学下的一个结论。4月1日消费税税率正式从5%提升到8%后,日本股价进一步下滑,日元升值开始成为媒体议论重点。过去一年多一直挂在安倍晋三脸上的自信,渐渐隐在他那深深的皱纹中。安倍出现在电视镜头前的时候,眼袋开始变得特别的深,挤出来的微笑不再能掩盖其内心的不安。日本民众希望安倍把经济搞上去,而不是修宪、扩充军事预算、推进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