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每当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我都会想,该如何借助这一平台把海南故事讲好。讲故事要引人入胜,首要一点就是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在今年的我省两会上,进一步明确"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具体措施,表明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是推动海南发展的三大优势,"绿色"和"蓝色"是海南最大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白沙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五指山腹地山区,经济欠发达,属国定贫困县。2010年,白沙大山里飞出了一个"金凤凰"——白沙县公安局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局"称号,在海南警界引起了关注。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海南农业提升到了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高度,提出了"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的具体目标。要完成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各项重要任务,除了加强领导、搞好规划、政策引导、制度建设和加大投入之外,当前最重要的是用好管好财政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海南时强调,海南一定要保护好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一定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5.
了解海南的朋友一定对"海南八怪"有所耳闻。它是上世纪80年代末,聪明、好客的海南人民为了加深外地人对海南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快、更深入地了解海南,便以海南独有的人文、自然特色为素材汇编成的顺口溜。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环境的改变,当年的"海南八怪"如今很多都已不复存在。但同时,也有很多在外地人眼中的"怪事""怪现象"在层出不穷地"涌现"。本文要说的私彩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制约海南发展十分关键的因素。习总书记要求,“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5月6日,省委书记刘赐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刘赐贵强调,要充分发挥海南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海南实际、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才发展机制,让各类各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引才用才上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5月14日,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时强调,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因素,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细化、实化。本刊今起开设《人才战略》栏目,为我省“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更好落地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琼中绿橙以皮绿、肉红、汁多、皮薄、口感好而闻名全国,深受消费者欢迎.自2006年"琼中绿橙"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后,"琼中绿橙"先后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被评为海南优质农产品、海南省名牌产品,是最受欢迎的海南热带水果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6,(5):6-7
先进典型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修身修德的精神标杆。正是无数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才创造了一再刷新超常纪录的"海南速度",才创造了近年来海南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好势头。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彰显合格党员品质的"海南精神"。  相似文献   

9.
蔡萌 《今日海南》2016,(11):37-39
一部《东坡海南》,实现了海南原创剧目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零的突破,舞出海南文艺的淳厚和精彩;一部《黎族家园》,成功斩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向世人展开海南黎族文化、生活风貌的音舞长卷;一部《天涯浴血》,将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不朽史诗传颂至大江南北,激起万千观众的热血与激情;一部《我们的更路簿》,记录下南海渔民沧海更路、千年耕海的传奇,向世界证明了亘古不变的南海主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
覃偲 《今日海南》2007,(8):18-19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提出"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环境、产业和体制三大特色,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海南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滨海旅游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清晰稳定的发展思路、具体有力的举措,推动了全省国民经济由恢复性增长向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转变。2003年海南全省GDP增长达10.5%,是1995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2004、2005、2006年GDP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2006年全省GDP达1052.43亿元,财政收入也首次突破百亿元,GDP和财政收入提前实现"千百亿跨越",为海南"十一五"开了好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85后"生于北国的我,却很早就对海南有了记忆:1989年底就来海南打拼的父亲是一名第一代"闯海人",典型的"十万人才下海南"中的一员。也因为此,我与母亲早早就跟父亲天南海北的"两地分居"。每年春节时,父亲带回的照片中那椰树、沙滩以及明媚的阳光也成了我对海南的最初印象。这些模糊的印象在我来到海南、定居海南后随着时光的推移变得愈加完整,就如同那叠越来越厚的照片一般,将我这个"闯二代"与海南的前世今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马雁军 《今日海南》2016,(12):56-58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黎苗文化、鲜明的生态文化、浓郁的海洋文化、现代的时尚文化……如此多彩绚烂的文化,一股脑集聚、绽放在海南这样一个"兹有奇绝冠平生"的美丽之岛,不仅展示着海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海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3.
海南应以培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港航教育培训产业链为重要的创新切入点,创建"海上丝绸之路"港航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港航人才培养交流体制机制主导融合区域发展,统筹构建一个集知识生产、输出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条,使其成为海南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一张闪亮名片。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鲍锋 《今日海南》2011,(8):10-11
如何联系海南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今年4月考察海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海南的科学发展?围绕这一主题,一年一度的省委理论研讨会于7月27日在风景秀丽的博鳌龙潭岭山庄拉开"华山论剑"的大幕。与会同志就海南的基本省情、海南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海南怎样加快发展、怎样给海南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等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展开了思想交流和碰撞,达成了诸多共识。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这其中,如何用好海南经济特区的特别立法权,是做好"特"字文章和"活力"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授予海南经济特区特别立法权。中央授予海南的特别立法权,是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权力,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这使得海南在体制与机制创新上有很大的空间与自主性,在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上,更能在法律层面上宏观把握和具体规范。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年以来,海南对自己所享有的特别立法权的发挥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其中自然有诸多原因,但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准确认识特区立法?如何把握和运用好特别立法权?为此,我们邀请海南省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刘登山同志撰写系列文章,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2,(19):36-36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做得更好。"全国人大代表蒋定之这样认为。他表示,海南旅游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初级阶段,离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有很大差距。集中反映在海南旅游业态和产品依然比较单一,结构上、产业上的竞争力都不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的6、7月,或许对一些人来讲,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时节。但对于海南的蕉农和关注海南香蕉的人们而言,这短短的一段时间,他们过得并不平静。因为,他们共同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香蕉保卫战"。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将就业工作发展推上一个新高度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宁广东 《今日海南》2010,(10):20-22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的技能人才。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如何根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育一支能够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海南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刊所组织编发的这组专题虽称不上"嘉言懿行"却也是"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马振涛 《今日海南》2011,(10):36-37
建设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国家赋予海南的重要使命。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好"五基地一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海南离现代农业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如何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我们走访了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重镇——三亚市崖城镇。自发形成的传统农业形态在崖城已发挥到极限,未来更大程度地挖掘农业潜力,实现高附加值,就必须通过推进农业的二产化和三产化,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