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独立自主、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特质,历经和平发展征程的新开启、和平发展事业的新推进、新时代和平发展新方略新实践等不同阶段,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明历史、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它的重大意义在于革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黄婷 《当代世界》2010,(1):67-69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激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在探究国际问题上具有工具性作用的合法性为向度,初步探索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的合法性基础及其面临的危机,可以窥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能性空间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在沪共同主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全国台研会、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上海研究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建立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营造睦邻友好的大周边环境"、"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机制"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文化外交"等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开始积极探索中国发展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领导人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突出了台湾问题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中国20多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台湾问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紧密关联,它既不能影响、干扰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又要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中国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上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正以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独特智慧和方案。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阶段的文明体之一,并且至今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历  相似文献   

6.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同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就是要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选择了并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这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外交为内政服务,如何在对外关系中实现这一长远战略目标?中国政府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出发,结合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政策,近年来形成和强调与周边和世界的“合作、和谐”的实践战略。为了实现发展,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以和平的合作方式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诸多质疑,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国际认同。厘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质疑,深入思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历程和趋势,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和平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透析世界发展历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中国的对外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阐述和展望。报告重申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时,报告根据内外形势变化突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战略和政策创新。第一,报告更加凸显中国的全局观念和大国视野。报告的外交部分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题,立意高远深刻,表明中国作为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变化,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甚而遭到质疑、误解和诋毁。如何应对横亘在中外之间的认知“铁幕”,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这些质疑,能否对自身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做出耐心、虚心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本身就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意愿和能力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3.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绘制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对外工作部分再次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对当代中国对外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的深刻阐述,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际战略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战略环境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现实基点是国家利益,战略基础是国家实力,战略手段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略空间是全方位外交,同时采用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中,必须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的社会主义的内容,通过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旗帜,不可能放弃;但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尊重各国人民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不输出我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四分之一个世纪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无可置疑地向全世界昭示:中国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言之凿凿,名副其实。这就是: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为此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本着崇高的以人为本的和平目的,造福于中华民族,同时造福于全人类;采取和平的方式并经过和平的途径,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共同繁荣与进步,亦即我国几代领导人倡导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饱经忧患的中国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如何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怎样看待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掌握并正确认识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对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其中的多数看法和观点比较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当代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下半年后,中国在外交战略上逐渐用“和平发展”取代以前的“和平崛起”.美国部分研究者对中国该战略产生的背景、战略内容、实施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积极作用都作了较系统而客观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可取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当今美国政府理性制定对华政策并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对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本国“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发展模式吸引力、机制规则的控制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就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在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软实力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既有软实力资源的优势,又要积极推进改革,坚持创新,做大做强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