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特征及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经济特征是效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外部性理论主张对正的外部性环境影响予以补贴 ,对负的外部性环境影响处以罚款或征税 ,使环境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从而达到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产权理论则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体系不健全 ,而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前提和条件是产权界定 ;只有推进公共资源要素市场的建设 ,通过产权的自由交易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外部经济正效应还是外部经济活动负效应都会影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无法实现帕累托效率.对于负外部性问题,运用一般的法律原则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由于正外部性问题缺乏权利义务关系,用现有一般的法律原则无法有效解决.本文通过对负外部性法律解进行分析,提出以转化法实现对正外部性问题的法律解答.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外部影响,使世界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威胁论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而机遇论则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工高度专业化和联系日趋紧密的现代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活动有较强的外部性。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其结果都会导致经济活动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远离最优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资金外部性,本文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内涵和产生根源,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外部性分析,针对外部性的不同类型,提出明晰产权以减少技术外部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减小资金外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追求范围经济时会遇到内部资源条件的限制和外部不确定性的限制。通过开发区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不仅可以避免内部资源的制约 ,而且可以降低不确定性 ,可以不扩大企业生产范围就实现范围经济效应。本文分析了开发区可以实现外部范围经济效应的原因 ,以及在利用开发区实现外部范围经济效应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是一种自然集聚的过程,是企业竞争博弈的最优均衡点的汇总,其形成具有一定的机理,并通过集聚效应、网络效应、创新效应和财富效应等四个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深化、提升就业水平、助推生产现代化和加速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性,但这种效应不能够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降低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利用外部性产生的机制是由于土地相对于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特性所决定的。为了使土地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控制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8.
孟丁  钟祖昌 《求索》2013,(8):39-41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9年间30个地区1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效应(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竞争效应)对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在全样本回归中,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区域内工业企业竞争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劳动拥挤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
杨盛标  张亚斌 《求索》2010,(2):12-14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处理中国经济统计数据,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增长分解为基于城市群的共享份额、产业结构效应、同位竞争效应和配置效应,分析各城市经济增长对整个城市群经济的贡献和影响。结果显示处于江苏省的城市比浙江省城市具有更强的区位竞争优势,长江三角洲城市正逐渐形成不同的经济圈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随着外部冲击而频繁地波动,且波动幅度不断扩大。相较与欧美,我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存在更大程度的相互影响,如贸易资本流动、旅游甚至政策等方面。东亚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递机制主要表现在贸易传递、金融传递和汇率传递三种渠道上。实证分析发现,东亚贸易竞争效应、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强化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递的最主要环节,而东亚汇率特点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使我国从汇率传递角度缓解经济波动,金融渠道影响则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入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在较高开放水平上的战略问题,注重它的实质是为了有效控制开放成本,进而获得更多的开放收益。我国对外开放及入世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国家经济安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入世后要继续发挥开放对国民经济的正面效应,努力消除外部对国家经济安全冲击形成的负面影响,在开放中做到趋利避害,同时应对入世确立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外在性又称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效果,是指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活动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不是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的,而是无意识地强加于他人的,施加这种成本收益的人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外在性有外部负效应和内部负效应之分。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无偿为他人带来利益,则称为外部正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则称为外部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带来许多经济学的问题,对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者、企业、政府等都产生了影响。本文从阐述网络经济外部性的定义及分类出发,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外部性的特点,并阐述了其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监督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监督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功能活动,制约或影响政策系统的各个层面和活动环节。从公共经济学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监督是由多个政策活动主体依法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等现象。公共政策监督外部效应的产生主要有监督权限不明确、权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加强公共政策监督的权益均衡、法制建设、政务公开等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灿  邓超 《求索》2013,(12):37-39,30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部门之一.中国保险产业经济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效应: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基础上产生的中国保险产业经济外部性,通过规模经济溢出、投资溢出、消费溢出、技术溢出、知识与人力溢出等渠道.有效地促进了金融资源配置、资本市场优化、生产效率提升、社会保障完善和产业技术创新。其经济外溢效应显著,社会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能源原材料产品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对我省脆弱的产业结构造成强烈冲击。在外部需求因素、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的叠加效应作用下,我省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加。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回暖迹象,  相似文献   

17.
外部性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基于其“理性经济人”的本性,会给其利益相关者带来负的外部性。经济法对此外部性的克服主要是通过倾斜性配置外部性供体即企业与受体及其外部性承受对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具体途径是赋予外部性受体倾斜性的权利并保证其实现,具体表现为企业对自然人、自然界、所在社区和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通货紧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经济现象。我国的通货紧缩从持续的物价指数下降、货币供应增长减慢、经济增长趋缓三方面表现出惯性效应 ;这种惯性效应来自国际经济发展的传递和国内经济发展及政策存在的问题 ;通货紧缩的惯性效应将会影响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 ,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9.
长江航道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重要水路运输大通道,在流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江航道是流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航道的间接生产性,不仅影响着直接生产部门的成本和利润,而且为其他产业创造发展机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正效应。因而,长江航道对沿江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岸线土地增值、沿江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多个阶段的波动,但我国经济在波动中呈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自我修复能力主要有四大来源:大国经济效应、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渐进式的市场化转型以及本土化基本经济制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不平衡发展等因素叠加交织,但是我国经济修复能力及其来源是稳健的,外部冲击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应基于这种基本面而保持战略定力并加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来舒缓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