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阳 《金陵法律评论》2007,(2):143-147,153
文学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译者应当把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而译文则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形式主义的"创造/模仿观"重视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构建方式,让读者关注叙事技巧、版面设计、文字游戏、特殊句式等形式特征,对文学翻译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它让文学译者摒弃传统"重意轻形"的翻译方法,关注原文的叙事技巧,努力传达原文的文字游戏、版面设计等形式特征,实现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样式。翻译这些为某国或某一文化圈所独具的文学事象时,我们不应牵强地“套用”译文所在国类似的或近似的文学术语,而应另铸新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和独特性的本色。  相似文献   

4.
周影韶 《政法学刊》2004,21(1):108-110
语境在语言使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翻译(语言活动之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三 个主要语境因素:原文和译文的文化知识、参与者和语篇因素。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双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为了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理论,试论述创造性在法律翻译中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围城》被称为现代的《儒林外史》.讽刺性的幽默是这部"学者小说"的重要特征.1979年,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将《围城》翻译为英文,在英语国家引起轰动.他们的成功与其对书中幽默语言的处理有着重大的关系.幽默语言的翻译要充分考察译语的语境,对幽默因素进行必要的调整,突破源语形式上的束缚,选择最贴切、最自然的译语语言形式来替换,使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程度基本一致,以便把幽默的效果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现代古典诗派是介乎新旧之间的诗人群落。他们不乏自己的"新诗"愿景,但这种愿景深受古典"文"传统的制约:以"音节"为文体规训,追求"新诗"的普遍形式;以"文字型文学"为标准,批评"语言型文学"白话新诗等,并由此形成了其强烈的文化本位观念、强固的"中文"意识以及诗学排外心理。"文"传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打开传统门窗的同时,也阻塞了通往未来的道路。新诗建构需要一次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的新综合。  相似文献   

8.
等效论是一种新的翻译途径,它的出现结束了几百年来的直译意译之争,评价翻译的标准将不再仅仅是译文与原文的比较,而更取向与原文与译文同各自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在寻求追求翻译等效的同时,往往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归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对象而制作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9.
《中外法学》1983,(3):46
<正> 本刊去年第6期发表《比较刑法》一文后,曾收到读者金木同志来函,指出译文的一些错误,我们当即与原文对照审核,并请译者与原文核对,一致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作重要"更正和补遗"。例如第4页第26行原文为:"欧洲,苏联一些非英美法系国家几乎一经逮捕或发现被告是嫌疑犯,法院就立刻参加到调查程序中来。"译为:"欧洲、苏联和一些非英美法系国家的侦审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是嫌疑犯,几乎就立即加以逮捕。"再如,第5页第27行原文为:  相似文献   

10.
从语用学角度看幽默效果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幽默的产生和形成是说话者或作家故意违反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的结果。对合作原则中一条或几条准则的有意违反,会造成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悖逆,这正是造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