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生的历史根源,是封建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形成的内因,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特别是“官本位”意识;官僚主义形成的外因,是权力过分集中到少数个人手中,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我们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力戒官僚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官僚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很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没能把好的制度落实好,尽管一些党组织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中,有的出现了集中不够的问题,也有的出现了民主不够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受封…  相似文献   

2.
反对"四风"就是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党性修养的欠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性修养的统一,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教科书。反对"四风"必须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保持党的纯洁性,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四风"毒瘤。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首先从工作方法、思想作风及制度上分析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危害,进而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最后系统地提出克服官僚主义的方法。探讨邓小平同志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反对“四风”就是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党性修养的欠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性修养的统一,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教科书.反对“四风”必须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保持党的纯洁性,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四风”毒瘤.  相似文献   

5.
无情地反对官僚主义几乎是所有无产阶级政权刚刚建立就面临的重大课题。刘少奇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一贯注重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而且特别注重探寻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的路子。他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反对官僚主义实...  相似文献   

6.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官僚政治分泌物的官僚主义这一历史沉渣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与官僚主义的斗争将是长远的、艰难的,即便在大力倡导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此项斗争依然是长远的、艰难的。我们应当从理论上厘清官僚政治与官僚主义的关系,分析官僚主义的危害,整肃并根除官僚主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而这"四风"中,官僚主义是"老面孔",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它多次成为党内整风的主要对象. "骑墙式的官僚主义".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承担的职能减少,老百姓与行政机关打交道的机会也减少了;而且,一些窗口部门被整顿,办事程序更清晰,官僚主义对老百姓的直接危害降低了,这使得官僚主义不那么显眼、遭人痛恨了.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的官僚主义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这一时期反官僚主义的许多好的做法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否克服官僚主义事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真正实效。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脱离群众,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是克服官僚主义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反对官僚主义思想,是人民公仆刘少奇对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反对官僚主义斗争实践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官僚主义的诸种表现问题 在刘少奇看来,官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内,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有着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说来,官僚主义的表现主要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0.
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的毛泽东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疾恶如仇,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同官僚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在斗争实践中,他对官僚主义的性质、根源、危害等作了透辟的理论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防治官僚主义的正确方针和举措,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毛泽东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出现过偏差,甚至犯过严重错误,但这丝毫没有磨灭其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光辉。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当前集中解决好“四风”问题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1.
管理国家要求德治和法治相互配合。官方舆论属于德治范畴。清流派清议代表了晚清官方舆论 ,它的伦理思想体系是儒家道德规范。清流派以实际行动在实践着他们一贯坚持的官方舆论 (德治 )与以大清律例为准绳办案 (法治 )二者并重的主张。其官方舆论披露了官吏营私这个吏治腐败的焦点问题 ,通过 5个重大案例又反映出官方舆论在依法办案、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官僚制存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传统官僚制、理性官僚制和嵌入公共精神的理性官僚制。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建构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逻辑基础上,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困境———效率诉求与民主理念的冲突。突破官僚制、实现公共精神的嵌入需要技术基础的改善和制度规则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韦伯创立的官僚制是一种追求既合理又合法的理想化模式,在他看来,合理性存在着两种形式,即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他的官僚制理论正是附魅于工具合理性而祛魅于价值合理性的一种理论形态和制度设计,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与其最初设想的背离。在行政环境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要对理性官僚制进行救治就应从其源头着手,从韦伯的理性化官僚制理论入手,为工具理性祛魅,对理性官僚制给予人文回护,但在为工具理性祛魅的同时,又应当避免陷入另一个误区———为价值理性附魅,二者应是不可偏废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理论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官僚制组织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其行政组织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运作过程,具备现代官僚制组织的某些特征。但是,中国传统官僚制度是建立在以家长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基础之上的,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现代官僚制的理解,从而为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干部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革命性集团到现代官僚制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和原有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国的干部体制呈现了一种新旧体制共存的双重特征,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制度。向现代官僚制的进一步转型有赖于市场经济的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理性视角下中国官僚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理出中国行政改革未来发展模式观点,即新公共管理说,理性官僚制重塑说,以德行政说,服务型政府说和综合说等。最后对我国官僚制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以期对转型期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摒弃还是完善:我国行政改革中对官僚制的取舍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官僚制管理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理论界也随之出现了超越官僚制、摒弃官僚制的呼声。官僚制的确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它的生命力依然存在,摒弃官僚制还言之过早。我国的官僚制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在我国行政改革中对待官僚制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发展完善官僚制而不是摒弃。  相似文献   

18.
理性官僚制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学者推崇企业化政府理论。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超越传统官僚制,建构现代官僚制,才是转型期我国行政组织模式塑造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化国家的行政改革经历了从官僚制向后官僚制的发展。在我国行政改革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接纳官僚制或超越官僚制的种种设想。官僚制奉行行政本位与规则中心,而后官僚制则具有行政道德化倾向,体现出公民本位与责任中心的特征。基于中国的社会性质与现实国情,以德行政应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logical contour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ecent attempts by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ly balanced participation’ of francophones in the federal public service. Historically, various crucial events concerning French Canadian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bureaucracy are recounted with an eye to understanding both the roots of present policies and the distinctive inherited elements which shape them. Logically, the generic concept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is employed as a prism for shedding light on its Canadian variant, ‘balanced participation’: the logic of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and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it are explicated, with concern for how these pertain to the Canadian case. Finally, the foregoing historical and logical elements are brought to bear on the question of sociological proportionality in the federal public service, especially as it might involve the use of quotas. It is maintained that sociological heterogeneity in the federal bureaucracy is a positive value, and that recruitment and promotion procedures should strive to attract people with manifold backgrounds, perspectives and talents. The use of legislated quotas, however, is viewed as an inefficacious and potentially destructive means for addressing this task. With respect to the issue of francophone participation specifically, the adoption of legislated quotas would be superficial and anachron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