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谈话最大的突破在于改变了国人对市场的看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当时听起来石破天惊的话语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成为政治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走上了中国改革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伦理是对市场经济道德适应与道德超越的辩证统一,这构成了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理性和人性的三个哲学维度,实现着市场经济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通过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市场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伦理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现代伦理精神,确立经济行为的伦理原则,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础,已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哲学的崇高使命。在经济模式发生重大转换之时,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现代伦理精神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公平、自由、共富等观念占据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构成了现代伦理精神的特质。一、利益观念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崇尚伦理精神和道德力量。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孟子说:“何此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宋明理学则把这种理论…  相似文献   

4.
走向整体性与回应性兼具的社会,避免社会管理的“碎片化”与“滞后性”是现阶段政府社会管理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大难题。政府社会管理的困境在于传统行政伦理价值无法涵盖现实的诉求,社会行动中又表现出非协同性,致使社会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与整体满足。化解现阶段的困境就要重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有效整合与合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即通过重塑行政伦理、整体思考、重视“整体人”、整合行动四个维度设计研究对策,进而构建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整体性与回应性可行能力的进路。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伦理思想,以现实生活的实践伦理为取向,展现一种具体性、历史性、真实的集体主义伦理,市场经济自身的伦理缺陷昭示当下市场经济伦理构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个人伦理和社会伦理二维进行反思,建构我国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范式,马克思实践伦理是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伦理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唐永泽、朱冬英两位教授撰著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中国市场体制伦理》,新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细细研读全书,笔者渐渐感到,这是一部论证我国道德与市场经济应当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力作。首先,在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作者超越了道德与经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提出:道德与经济具有同步性、同构性和相互规定性,经济体制必有伦理意蕴,经济体制需有伦理支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思想理论界一度出现的“无关论”和“划界说”即认为经济活…  相似文献   

7.
明确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合理设定经济伦理的“边界” ,对于增强市场主体在不同条件下道德选择的科学性 ,搞好现阶段经济伦理建设 ,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形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一样进入市场,“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各类新型人才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市场经济与经济人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逐步将其理论建立在了“经济人”或“理性”的基本假定上面,经济学趋向于简化、精确的数理体系。它不仅抽象掉了市场运作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结构、同时“经济人”的假定也使得经济人的道德价值不再进入经济分析的范围。然而这一结论正在受到愈来愈多的批判,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不满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复兴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对市场经济单一、片面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市场道德、经济伦理的的问题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近代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他的两部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资格型强制性规范所要规整的“市场准入”问题,关键不在于“市场”,而在于“准入”;管制市场是必要的,但应该由其他规范来完成,资格型强制性规范要管制的仅仅是主体资格问题;这种管制的目的是通过管制“准入”来保护“市场”,而不是相反;法律行为不应因主体资格的不足而无效。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与此相悖,应当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在当今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与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新时期发展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实现由统治型向社会管理型、由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由集中管理型向市场调控型转变,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行政伦理在“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应该加大行政伦理的研究力度,切实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这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综合机制,培养其道德良知,增强其自律意识,以“德化”防止“腐化”,从而规范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曾经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邓小平同志强调,计划和市场的孰多孰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有无“姓”之分的问题应该全面看待,不可妄下判断或者任意曲解,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政府和市场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中,既要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补充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各种理论都在于找出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市场定位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纪旭 《工会论坛》2001,7(5):57-59
以德治国是对全社会的呼唤 ,企业也要“以德治企”。企业道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含义 :一、市场信用。必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建立健全促使市场主体恪守信用的机制 ;要通过积极宣传先进典型 ,倡导和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 ;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信用准则。二、生态伦理。在保护环境上起主导作用 ;以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 ;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龚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史的变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是整个社会生活的转型。在这种社会转型中,一种深刻的社会变化就是伦理的转型。而要理解这种伦理的转型,就不得不揭示市场经济对社会伦理生活的深刻影响。为此...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着主体平等与等价交换伦理、自由伦理、竞争伦理、产权伦理等诸多市场伦理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国已有的市场经济伦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惯性导致个人经济自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行政垄断与差别待遇常态化导致竞争严重缺位;科学产权伦理的缺失制约民众的创富热情;政府职能错位干扰了经济自由和主体平等。为此,必须采取弘扬个人主义伦理、树立正确的产权伦理观念、减少市场经济中特权主体的存在、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等措施,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市场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7.
目前风行全国的各种形式的“搭台唱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搭台唱戏”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国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好形式,是国内市场经济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一种好形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患矛盾却在不断凸显,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伦理精神的衰微。医生往往将精力集中在医疗技术手段的使用,忽视病人的情感需求,病人则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加剧,从而产生了医患伦理危机。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本在于构建医患“伦理共同体”,提升医生医疗道德的同时,培育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复归于伦理精神,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浅析“本质伦理”与“交互伦理”的异同及其社会意义乔清举伦理原则可以分为“交互”和“本质”两类。所谓交互伦理,是指处于伦理关系中的双方互以对方对待己方的态度作为对待他方的依据。俗语中常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仁,我不义”等等就是交互伦理原...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上说,政府形象包括领导者形象,也是政府系统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当我们述及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时候,其实是指它的伦理形象。形体形象包含的视觉信息,是人格形象的物理基础。但是归根结底,形象的穿透力和影响力的关健,还在于它的伦理性而非它的物理性,在于其形象构造中的伦理元素和心理说服。领导者公共形象面临的最为基本的问题,是如何以人格、人品、人性、人情这些东西,去“说服”公众。领导者的公共形象,最为根本的,是“人格形象”的建造。对领导者公共形象的认识和对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管理,正是建立在对公共伦理精神深入把握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