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9,(6):70-70
我是一家化工公司的股东,去年9月,我委托律师事务所向该公司寄送了律师函,提出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的要求,但公司以我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允许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帐簿可能损害公司利益为由,拒绝了我的要求。请问公司是否侵犯了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老张想和他的朋友小李、小王一起开办公司,但是基于一些特殊原因,老张不愿意对外登记为公司股东,想做“隐名”股东。于是老张找到朋友黄先生,与其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将黄先生登记为公司股东,出资由两人均摊,黄先生在公司中的股东权利义务由老张和黄先生按50%的比例共同享有和承担。  相似文献   

3.
公民知情权是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基础性人权,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予以实现。由于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现存的法规、规章在信息持有人范围和申请人资格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公民知情权得不到有效实现。结合我国理论及实践现状,只有在立法中明确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和知情权的内容范围,并尽量减少对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限制,才能有效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知情权,作为党员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起点,对于保障党员其他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切实保障.针对当前党员知情范围较小、内容过于简单、知情渠道不畅等问题,应该从提高党员主体的权利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扩大党员的知情渠道、建立健全知情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保障党员知情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理论研究》2003,(2):42-44
知情权是一项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人权和民主权利。知情权是民主与法治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是情报公开请求权。知情权的充分实现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合。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情报公开的法律制度 ,以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情报公开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因其特殊身份,其知情权的行使常常受到高校管理权的限制。文章从高校管理权侵犯学生知情权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保护学生知情权的有效措施,从而有利于高校加快推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论艾滋病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华 《理论学刊》2004,(10):97-99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权的一种 ,艾滋病人作为自然人 ,其隐私权理所当然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但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隐私权绝对优于其他一切权利。由于艾滋病存在着可能危及他人生命权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 ,艾滋病人的那些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的私人信息理应为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所知悉 ,这就产生了个人知情权与艾滋病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利益平衡的原则实现双方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民知情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在法律制度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对这项权利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创立一系列法律制度确保知情权的实现,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依法治国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充分保障知情权对于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与实践,构成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问题与困境。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被认为是公司制度的基石,曾在并正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该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鼓励投资,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也就在所难免地存在着缺陷。因此,我国公司法应有针对性地确立“股东有限责任的个案否认”制度,以真正达到保护债权人、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商业信用建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开轩  程春丽 《学习论坛》2005,21(11):79-80
不安抗辩权作为大陆法系一项传统的制度,为我国合同法所移植。然而,不安抗辩权制度实施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先前立法的初衷,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所规定的不安抗辩权成立条件较严和行使范围过窄。因此,为更好地维护合同的正义,对不安抗辩权在时间上包括不安之时间和行使不安抗辩权之时间、在期前违约上以及在附随义务上作适当的扩张,使不安抗辩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知情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唯实》2005,(6):61-62
知情权,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KentCopper)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二战以后,随着各国民主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国民主权观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不断丰富。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也对人们“知的权利”有所描述,其中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此规定尽管没有明确的“知情权”字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情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对国家立法的知情权制度。由于我国对立法程序的漠视,立法中侵犯公民知情权、随意扩大保密范围的现象广泛存在。建立立法知情权制度,是保证立法符合民意和实现立法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或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包括“知悉”和“获取”两层含义。知情权在宪法上的体现,各国宪法一般明确规定的不多,理论认识也很不一致。知情权在我国宪法中是一项隐含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应在我国宪法中把知情权当作一项基本人权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5.
公众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知情权的多少,是政府同人民关系是否密切与和谐的标志.保障公众知情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友爱氛围;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保障公众知情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知情权的多少,是政府同人民关系是否密切与和谐的标志。保障公众知情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友爱氛围;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体会到:知情权是扩大和落实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不知情,就无法参与;不知情,就无从选择;不知情,就难以监督。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一个已被市纪委“两规”的国企总经理梁锋,居然参选市人大代表.且在选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当选。这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听了简直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尽管当事各方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事的“情理”、“法理”进行了探讨,比如“从法理上来说,‘两规’没有剥夺政治权利,还是可以被选举的”,比如“没有对犯罪嫌疑定性,不代表一定有事,所以当时未考虑把此情况反映到人大”,比如“考虑到梁锋不一定能当选,所以梁锋被‘两规’的消息没有在第一时间传给人大方面”,听起来好像都事出有因,可一个最该被关注的环节——选民的知情权,却受到了漠视。换言之,党政部门似乎非常缺少这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京华 《求贤》2010,(4):13-13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朱永新委员表示.“现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往往随意用‘这是机密、这是秘密’来限制公民知情权。北京大学3位法学院的教授向北京发改委、交通委提出申请.希望了解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总数以及资金流向等情况.结果被拒绝了.拒绝理由是‘这是秘密’。这到底是不是秘密.秘密由谁说了算?”朱永新委员说.这就涉及到国家秘密内容是否过于宽泛的问题。比如第4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第5款“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等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著作权人不断诉诸技术手段为作品设置技术防线,技术措施的保护制度应运而生。然而,技术措施保护虽然能有效加强著作权人对数字作品的控制,其一旦被滥用,则不仅会压制社会公众信息获取的来源,更会对民众知情权的行使造成不小的侵害。因此,为了化解技术措施保护与民众知情权之间的冲突,我国有必要紧紧抓住《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难得契机,革新现行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使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延伸至数字环境,适度增加该制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更好地维系著作权保护与信息共享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