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遭受的灾害损失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第二位。近年来,伴随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叠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我国灾害风险高企、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捍东 《中国减灾》2013,(10):40-42
我国是一个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的国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地震、冰雪、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年年不断,尤其是近几年来,四川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4·14”7.1级地震、云南盈江“3·10”5.8级地震和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致使数万人死亡、数千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2008年以来,四川相继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甘孜康定地震、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九寨沟7.0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灾害造成全省约2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作者整理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救灾补助政策调整情况,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特大灾害的中央救灾补助政策,重点分析了中央级救灾补助政策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救灾补助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焦     
正四川:举行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及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表彰大会9月28日上午,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及"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表彰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大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  相似文献   

9.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1.
应对灾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多次灾害的实践和历练后,我国的灾后社会心理援助已逐渐步入正轨,管理更为规范有序,干预方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我们无法忘记,8年前,北川老县城在汶川特大地震及次生灾害中遭受重创;4年前,发生在首善之区的"7·21"特大暴雨带走了79个生命;几个月前,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的两声巨响震惊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城市灾害刺痛了我们的双眼。城市,早已被贴上了高风险的标签。城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有专家称,智利地震的破坏性堪比100个海地地震。但浩劫过后,智利与海地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灾害报告。3月16日,智利政府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全国自然灾害高易发省份之一,近年来更是多灾并发、重灾连发。“5.12”汶川特大地震、“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甘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甘肃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着力健全完善以综合政策、联动责任、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积极推进灾害管理由应急救助向综合减灾救灾转型跨越。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是地球表面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赤潮、沙尘暴、风暴潮、高温热浪、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常年受灾人口在2亿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汶川地震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报表首次设计形成。在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中,相关部门对指标、报表进行了改进完善。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专项研究,重点根据毁损实物量评估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要求,对报  相似文献   

17.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汶川地震与西南地区特大旱灾为例,通过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突发性特别重大灾害和渐发性特别重大灾害在不同阶段中救助的主要区别,认识到特别重大灾害救助受灾害类型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连续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次巨灾,灾害波及范围之广、死亡人口之多、经济损失之重、社会影响之深、救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灾情之重远超常年;此外,台风、洪涝、旱灾、风雹、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也不同程度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88928人,紧急转移安置2682.2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999万公顷,绝收面积403.2万公顷;倒塌房屋1097.7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547.5亿元.  相似文献   

19.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07,(12):36-37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社会最脆弱的群体,他们更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当灾害发生在上课的时候。2005年伊朗发生的地震导致160所学校被毁;2006年2月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特大泥石流吞没一  相似文献   

20.
张昱 《中国减灾》2012,(6X):21-23
<正>地震灾难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受损,而且破坏了社会关系,使原有社区体系解体,因此,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社会的重建。灾害的社会破坏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造成小鱼洞镇的人员伤亡、基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