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0一四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家对灾害中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关注。让我们读一读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那些老年人的故事,吸取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我们无法忘记,8年前,北川老县城在汶川特大地震及次生灾害中遭受重创;4年前,发生在首善之区的"7·21"特大暴雨带走了79个生命;几个月前,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的两声巨响震惊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城市灾害刺痛了我们的双眼。城市,早已被贴上了高风险的标签。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8)
正8月25日是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古老传说,使这个夜晚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对已相伴20余载的两岸夫妻许文骏和蒲林丽来说,"爱"字早嵌在"我为你学闽南话""你陪我回大陆发展"的生命经历里。1997年,24岁的许文骏从台湾来到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求学,在一次聚会中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小欢喜"——咸阳女孩蒲林丽。彼时还是两岸恢复民间交往初期,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悉,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又到一年五月天。正是春末浅夏的时节,在暖阳的烘托下,和风携着不易察觉的温热,缓缓将生命的气息散播开来。此时,一簇簇的花卉竞相开放,树木愈加繁茂,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如约而至,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5月10日,第七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来自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灾害管理人员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第七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  相似文献   

7.
<正>在汛期,持续性的强降雨不仅会给许多地方带来洪涝灾害,还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019年7月23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了一起山体滑坡事件,200多万方泥石从500多米高的山上倾泻而下,21幢房屋被埋,42人遇难,9人失联。灾情牵动千万人的心,一场紧急救援的"集结号"就此吹响。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聚集到这个大山里的小村子,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生命于危难之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与时间竞速"的生死救援。  相似文献   

8.
正7月5日以来,日本关西、近畿、四国、中部、九州等地区普降暴雨,引发河川泛滥、山体滑坡等数十年不遇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生命与财产损失。日本曾出台"强韧国土"规划,防灾减灾能力居世界前列,本次暴雨造成如此大范围的灾难,仍不由让人深思。本文将对本次日本西部的暴雨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得到灾害背后的警示。"7·5"日本西部暴雨(又名"平成30年7月豪雨"),是2018年7月5日起发生于日本西部中心的连日暴雨灾害。此次灾害共导致日  相似文献   

9.
<正>在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他强调:"减少灾害风险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防御。这是一项精明的商业投资和拯救生命的明智投资。"会议重要成果之一——《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也将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治理以管理灾害风险等内容列为未来优先行动事项。可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战略的重点。如果说过去灾害管理的工作核心是应急管理,那么下一阶段新的工作核心将是"灾害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2)
<正>为强化中和地区民众对各项灾害事故基本常识概念,提升市民防灾意识、重视自身生命及财产安全,新北市消防局第七救灾救护大队1月13日上午在中和区举办欢庆119消防节扩大防火倡导活动。消防局这次活动涵括各项生活安全相关目标,安排十站关于消防常识及实际体验关卡,邀请超人气乐团糖果盒  相似文献   

11.
<正>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口带来40年一遇的超强降水。从7月18日8时到19时,11个小时海口降水约150毫米,城区化为一片汪洋。一时间,对于这个缺水的城市,水一时成了"市民公敌"。"威马逊"带来降水150毫米,大致是一个普通水杯的高度。也就是说:假如整个海口市向地下挖深一个水杯的深度,"威马逊"造成的水患可能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2.
暴雨殇城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5):39-41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夜所发生的一切,惨烈而纠结地抓住了我们每个人的视线。说其惨烈,是因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为一场暴雨竟然付出了77个生命的代价;说其纠结,是我们不知该如何看待7月21日所发生的一切。"77"——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的背后是77条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曾是丈夫,是女儿,是兄弟,是朋友……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们对生命的珍惜,换来了这个国家和城市对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川友 《友声》2015,(1):17
<正>2014年12月6日至7日,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14年度合作项目之一"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战略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业界管理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中外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为了推动长江上...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灾险普查办组织召开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分享了试点"大会战"经验,介绍了山东、浙江、贵州、江西等地可借鉴经验,通报了全市灾害普查工作推进情况,并就各区问题以及工作进度、普查方案、技术规范等进行解答。会议作出七点要求:一是尽快确定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与灾害共存———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意味着,在“国际淡水年”期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为了生计而保护好水资源,而且更要减轻水破坏生命的能力。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灾害都与水有关———不是水太少了导致干旱,就是水太多了导致洪涝、滑坡、气旋、飓风和台风。许多地区年复一年地遭遇同样的灾害。自然灾变事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只有当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受到威胁时才会变成灾害。导致贫困加剧、城市拥挤、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这些人类活动,使各种灾害的破坏性不断加大。我们对此仍有很多事可做…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14日是世界第20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与2008年相同,为"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密切合作,推动世界减灾运动,努力实现三项具体目标:加固医院设施,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确保医院设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运转;提高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减少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7月8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切实维护受灾人员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是我国灾害管理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新台阶。今年5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七"飞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然而,更加令人难以忘记的是,我国在经历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之后,5月12日14时28分,突然发生里氏8.0级的汶川地震,灾害强度之大、破坏程度之重、伤亡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巨、波及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深、应急救灾之难均为历史罕见。科学做好灾区恢复重建规划,将重建美好家园与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灾害损失评估结果是重要的依据之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相似文献   

19.
那天晚上     
<正>2月21日,一条地震谣言游荡蛊惑了半个山西。在"等地震"的复杂状态下,对生命的眷恋也随之而来……2010年2月21日,庚寅年正月初八,新春的气息还很浓  相似文献   

20.
<正>从汶川到玉树,从雅安到鲁甸,自2008年开启我国"公益元年"模式的七年来,我们经历了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带来的伤痛。但让人欣慰的是,与灾害相伴的不是沉沦与绝望,而是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机制的不断健全,特别是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不断成熟与理性。近日,民政部制定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