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力 《法制博览》2015,(3):79-80,70
本文主要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法治保障进行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法律实施环节存在缺陷、法律监督相对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把完善立法与职能界定、依法决策与民主参与、行政执法与效能提升、法律监督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为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弘峰 《法制博览》2015,(5):125-126
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质询权是人大监督政府的一项重要宪法权力。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转型期,发挥质询权的监督职能尤为关键。但是由于质询权的程序性法律规定不完善,使质询权在现实中无法良好运行,影响到人大监督的有效监督。质询程序性法律规定的空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质询结果的处置、质询权的实施范围、质询答辩及结果公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规范质询监督程序是完善人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质询权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依法治国伟大目标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王侃 《法制博览》2023,(28):100-102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在目前只有政策层面的相关规定,法律层面的规定不足,这导致实践中暴露出检察监督依据不充分、范围不明确、调查权限规定不细致、监督手段缺乏刚性等一系列问题。对此需要通过立法对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权限、范围、程序、效力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推动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在服务对象、范围、条件、权利、义务、程序等方面有其特点。其优势是:方向明,服务热情高,参与程序科学,注重监督。但仍存在政府支持偏弱、经费不足、社会参与不充分、专业社工偏少等问题。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机制需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提高社会参与度、吸纳专业司法社工、保障合适成年人权利。  相似文献   

5.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3):85-85
在财政预算不公开、不透明,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监督的情况之下,任何形式的财政补贴都有可能招来非议。近期,有媒体报道,在网游这一高利润行业,一些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不菲。据统计,2009年至今,巨人网络已从政府手里拿到了1.56亿元的补贴,而该企业今年一季度纯利就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变化,出于人权保障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需要,非羁押强制措施常态化成为必然,随之而来的是对非羁押人员的法律监督不到位、不完善的问题。阻碍非羁押诉讼监督的主要有司法资源限制、检察机关内部职能划分不明、部门间信息壁垒和协作配合机制尚不完善、逮捕必要性审查形式化、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在最高检的部署下,G省各地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检察机关应从制定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制度、明确职责划分、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数字检察战略、完善法律支撑、建立健全配套机制等方面,加强非羁押诉讼法律监督,推动检察诉讼监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说。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除了人大、政协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的监督之外,温总理还提出,各级政府"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为便于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李博 《法制博览》2023,(8):121-123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组织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分配的专门机构。目前司法实践中破产管理人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对破产管理人监督主体的立法不完善、法院司法监督权力过大等;为此在立法层面,要完善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主体,确立行政机关和破产管理人协会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司法实践层面,进一步规范法院的监督权,进一步优化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以便为更好地推进破产程序顺利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行为法治化,要求政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行政监察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在法治政府视野下,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缺陷,同时借鉴香港行政监察的成功经验,从而探求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温冬阳 《法制博览》2023,(33):19-21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行政执法组织、方式和理念的优化和革新推动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方式的变革。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全覆盖是一场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的变革,同时也蕴含着法治引领、人民本位和科技赋能等特殊价值,实现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全覆盖,应以优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供给为依托,完善执法监督衔接机制、整合执法监督力量、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提升执法监督信息化水平,由点及面,整体发力,构建层级全覆盖、事项全覆盖、环节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为促进严格公正执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是检警贯彻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推进共同构建刑事诉讼“大控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提升公安执法和检察监督规范化水平,提升刑事办案质效。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监督理念不新、监督刚性不足、线索渠道不畅、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侦监协作配合机制的有效运行。当前,推动健全完善侦监协作配合机制时,要注重推进侦查监督理念现代化、以数字检察赋能侦查监督,提升侦查监督刚性,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1月,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总则部分增补了诸多内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强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增设针对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强制报告制度等。其亮点之一则是新设了"政府保护"专章,助推了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尽管如此,就未成年人监护监督而言,基于监护监督制度的专属性、立法设计、公权力介入方式、国家监督职能受限等原因,国家监督监护与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尚未得到完美衔接。因此,应当明确监督主体、明晰监督对象、明定监督义务、细化强制报告制度,方可有效实践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常小锐 《法制博览》2013,(11):109-111
由于现行法律框架下宪法规定地过于原则性和部门法规定地不成体系性,以及长期以来理论与实务界关于检察权性质、检察权权能、检察机关定位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争议,导致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集中体现在我国行政检察监督概念的不统一、范围的不确定、对象的不清晰和行为模式的多元化上。本文试图以法治和宪政的逻辑要求为起点,对现有行政检察监督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进而对现实国情下行政检察监督的实现模式提出初步构想,以期对我国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法院调解兼具处分行为与审判行为的特质,法院调解应当遵循合法、保密以及自愿原则。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自愿性不够、程序不规范以及缺少监督救济机制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增强自愿性、规范程序以及健全监督救济机制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即政府的官方微博账号,各级政府为了发布信息,倾听民意而开设的微博。政务在地域分布和职能分布上很不平衡,政务微博也出现了管理机制不完善,空洞等问题。西宁市政务微博在全国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西部的特点。所以在西部地区,必须加强政府的网络媒体信息发布能力,完善公共关系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科学运营体系和队伍,建立快速处理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刘翛然 《法制博览》2015,(1):13-15,5
现行商事登记制度存在体系庞杂凌乱、设立登记中商主体的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不分、登记效率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考察广东省开展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珠海和深圳的改革经验为借鉴,从统一商事登记立法,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登记相分离、提高登记效率以及完善信息公开和监督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德跃  张和富 《法制博览》2023,(21):106-108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具有建构完善权力监督体系、保障公民民主权利以及推进治理体系优化等功能。现阶段,检察监督制度运行中的困境体现在检察监督依据不明、检察建议刚性不足、缺乏事前监督、监督对象标准模糊以及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行使遇阻等方面。要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发挥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实现对公权力的约束及对公共利益的保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从明确检察监督依据、提升检察建议效能、健全事前监督机制、清晰监督对象标准、落实调查核实权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社区团购的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用户,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步入社区团购。然而,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且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还未对社区团购新兴的模式有相应完备的应对方案;主体之间纠纷责任不明确加大消费者维权难。社区团购运营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由于法规不具体和监管的不完善导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针对社区团购中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监督,行业加强自律及进行自我改革,社会要畅通消费者维权途径,以此保障市场发展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9.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关系到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法治的顺利实施,但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方式上仍然很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据我国的司法现状,以执行活动的进行顺序为线索对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给予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海鹏 《法制博览》2014,(1):104-105
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将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由2003年试行时的"三类案件"、"五种情形",统一规定为"应该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等七种情形,这种调整使监督范围更加全面和完善,具有合理性。当然,任何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发展的,在刑事诉讼理念发生重大变革,刑事诉讼法进行大规模修改的背景下,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应当相应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