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劲 《法学杂志》2007,28(1):78-82
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主要领域的具体内容出发,本文提出并构建了对地方立法实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状况与地方立法体制为例,论述了将该指标体系具体应用于地方立法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陈艳红 《法制与社会》2011,(22):220-221
"南水北调"是中国政府为缓解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所采取的一项伟大的措施。朱镕基总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示,明确要求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必须建立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为此,本文结合河南省受水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立足于南水北调工程,在认真研究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的基础上,从民法、环保法和行政法三个方面对构建河南省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法律体系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4.
司法解释的存在应以必要为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者应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尽可能使法律完善,不应人为制造司法解释存在的制度空间。立法在修改时,应充分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有效回应司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多部法律修改后既有司法解释继续施行、法律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立法前经验制定新司法解释等现象的存在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能充分而有效地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在法律体系初步建成的条件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应严格限制"法律不宜太细"政策的适用,全面转向以司法为中心,立法在制定和在修改时,应当充分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更为有效地回应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林燕  葛志群 《法制与社会》2012,(11):218-219
天然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不断的采伐和破坏,天然林的面积在不但减少,但国内仍有31%的天然林没有得到保护,这里以福建省武夷山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找出武夷山天然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方科技立法属于国家科技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区域性、地方性,对国家科技法律起着细化、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地方科技立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为可操作性差、体系松散、冲突、重复、落后于科技发展等。这些问题对于完善江苏省的科技立法具有很深刻的启示。因此,建立完善、先进的科技法律体制是实现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法学评论》2008,26(3):126-132
西北少数民族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中存在专门立法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平衡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强化和完善地方立法、立法中的制度创新是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切实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凌翔  刘慧明 《法制与社会》2011,(22):155-156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视域中,地方立法须立足于本地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地缘等众多元素所构成的场景,通过"转变立法思路,提高立法质量;挖掘本土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等进路,建立良性运行的地方立法谱系,为消弭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惩治犯罪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9.
总投资33.11亿元的南水北调运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工程在江苏省金湖县境内总长度47.2千米,涉及7个镇17个村居和宝应湖农场、滩涂开发公司等20多个单位,需征地8000多亩,拆迁居民476户,搬迁厂企11家,迁坟1200多穴……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矛盾纠纷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0.
黄清华 《法治研究》2014,(11):79-91
作为有关新医改的核心法律概念,“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可有两种解释.狭义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仅指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广义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应是关于中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立法,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体系化、法律化和具体化,是构建中国卫生体系的基本立法,其立法成果属于中国卫生体系基本法.完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必须从国际视野讨论卫生体系基本法的立法模式,探索新的法学研究方法,卫生体系基本立法的设计原理和科学性评估的标准与方法,以及中国卫生体系基本法的立法规划、基础法学理论和违反基本法规定的法律救济措施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立法质量和立法数量的有机统一体。在基本达到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地方立法质量应成为今后立法工作的侧重点。地方立法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避免与上位法发生抵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针对地方的特殊性解决具体问题、及时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海人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发现,地方性法规的质量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受上位法变动和社会形势发展的双重影响。应当通过完善法规修订废止机制、加强人大立法的主导性、提高社会公众在立法过程中的参与性、增强对社情民意的研究把握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行政立法过程中低水平的普通公众参与的不满,导致学者们将希望寄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然而,调查显示信息技术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产生重大的改变,制约公众参与的主要障碍并非技术上的因素.鉴于信息技术效果上的不确定性,电子化参与应作为传统参与方式的补充.为实现有效的公众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须适当地嵌入行政管理的体制中,通过发展相应的评估标准,协助行政机关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立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文伟 《河北法学》2006,24(5):104-10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森林资源立法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架构,但囿于立法时代的局限尚有不足.森林资源立法应当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及非公有制林业的激励机制.此外,森林资源立法可以规定评估和监测制度作为森林资源发展的保障制度,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使森林资源在合理、稳定、相互协调的法律与政策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人大立法与西方议会立法不同,基本上是抽象行为的立法,其立法听证的核心和灵魂在于论辩性。论辩性也是我国立法听证区别于座谈会、论证会等其他传统的立法民主形式的主要特点。提高立法听证会论辩性要从听证议题的可辩性、双方陈述人的人数、陈述能力,以及陈述的时间、机会的对等性等方面来保障。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9,(3):18-22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之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立法话语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目前我国农民自身诉求表达受到阻碍,这使得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是由于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不足、农民缺少参与途径、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不健全、立法机关的主导性过强。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弥补立法机关的立法能力不足,需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以此来实现立法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扩大农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健全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规制过程中,既要实现秩序与安全又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言论自由保护为视角观察我国网络规制立法存在的问题会发现,目前,在网络规制立法领域存在立法层级低、立法主体混乱以及立法程序欠缺民主要素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规制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舒 《法制与社会》2014,(11):61-63
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实力以及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文化的形式也越来越广,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户外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以山地户外运动尤为盛行、备受人们的喜爱,而贵州由于地理原因具有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得天独厚优势,然山地户外运动要想获得顺利开展与普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一种集运动、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方式,就必然要解决好在山地户外运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不断暴露出来的与救援体系、安全保障、责任归咎以及行业规范等诸多不健全因素之间的矛盾,于是,要不断开拓思维、探索新路径,加强可行性立法研究,切实解决好以上矛盾,引领贵州山地户外运动朝着一个开放、健康、科学和有序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法制与社会》2011,(11):157-159
立法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纷纷加快了立法步伐,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在立法自治权的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试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在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出现立法困境的表现和原因后,提出完善立法自治权的思路,希望能为进一步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9.
立法必要性主要包括法律稳定性、客观规律性及人为可规制性、理论研究上的可储备性、舆论导向上的一致性等。立法可行性主要包括博弈基础上的平衡性、科学上的可评估性、立法后的可执行性、立法后的可司法性等。中英两国在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规定上有所不同,我国《立法法》的修改应补充必要性与可行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魏巍 《法制与社会》2010,(4):263-263
立项作为行政立法程序的起始环节,不仅影响到其它环节的进展,还涉及到公民权利保障的问题。本文指出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在立项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必须从立项范围的明确、立法建议权和启动权向公民权回归、立项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