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廖斌 《河北法学》2011,29(12):11-1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地方性与实务性,并在此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培养具有综合法律素养的应用法律人才。地方高校在具体教学改革探索中应注意研究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授课方法改革、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导师制建设等方面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26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北京召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工作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由公、检、法等多部门和高等学校负责人组成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并将正式启动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与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部门共建的一大批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和100多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建国以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第一个关于法学高等教育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切实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中  相似文献   

3.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指明了我国法学教育的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律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但作为一项全国性教育公共政策,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需求的现实与特点,不能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问题,故应增设"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类型,在人才标准、培养模式、培养主体、培养机制上有所特殊性,体现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各高等院校已经在循序渐进地探索与改革法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法学本科课程设计中仍存在着课程顺序及梯度安排不合理、缺乏法律实务技巧专业指导课程、课堂授课以输出为主、缺乏互动式问答、选修课设计缺陷明显、学生对法律前沿资讯掌握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已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学习英国职业适合性阶段的法律事务技巧培养课程,美国选修课课程设计模式以及德国Seminar模式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当前法律人才培养课程设计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从“十一五”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的重要举措.检视“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过程,它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在已经启动的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在“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建立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改革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破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难题,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陈新华 《法制与社会》2013,(13):230-231
法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意在使学生在掌握法学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法律职业素质,运用所学法学理论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其中,模拟庭审教学是法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模拟庭审存在模拟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表演重于实训等问题,应以多元解纷机制为切入点,从模拟内容、课程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7.
胡可涵  李笑笑 《法制与社会》2014,(9):219+234-219,234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法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在此意义上,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与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法学人才培养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高校通过引进"诊所式"实践教学或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环节对法律人才培养的深刻意义。本文围绕如何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对当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新特点以及科学的运行机制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模式与公办高校趋同,但因忽视学生特质、罔顾毕业生执业基础,以致学校授教的法律知识难与职场需求相契合.知行不一的法学教育困境将倒逼独立学院新辟人才培养路径.美国法学教育以律师职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构造完备的课程体系,不断革新传统授课方式,教学重心由法律知识转为法律逻辑、法律推理和法律技能.这些富有弹性和创造力的教学创举,给予我国独立学院法学人才培养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印  路军 《法制与社会》2014,(11):227-228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重点。法律思维能力是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核心的专业素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不能满足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是培养良好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法律英语本科复合型法律人才三种教学模式除存在学时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有限和教材陈旧落后的问题外,最主要的问题是没统一的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标准。实践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达到教学要求标准的基本途径是修订和完善现行教学大纲,或者制定新的统一的《高校法学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卫生法律人才教育模式偏重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具有医学与法学交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建立卫生法学综合实验中心,培养卓越卫生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医事法律实践教学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可以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强医学与法学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办医事法律专业的高校在引进法律诊所教育时,应针对我国目前"大法学"法律诊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机构、经费、师资、制度、案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具有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任务之一。我国培养卓越复合型法律人才要以专门培养模式为主,延长培养时间,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推进培养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崔淑霞 《法制与社会》2010,(22):238-239
据统计,法学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就业倒数前列的专业之一。其原因与该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检察院、法院、律师等法律专业工作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门槛高有关,同时高校也应当注重查找原因,思考如何解决高校教学脱离实践的问题。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法学实践人才培养的载体,虽然法学实践教学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对实践课程内容认识不足等误区,挖掘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国外大学高等教育普遍适用的制度,在我国高校却是一个较新的制度.虽然有些高校已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并未从整体上达成共识.在当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与大众化的环境下,如何保证法学院校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高规格、个性化和创新型人才,是法学院校的使命与灵魂所在.本文认为,要提高法学本科生培养质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应该积极研究、探索法学本科生培养模式,保障法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乃在法学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的价值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法律工作的职业化及国家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我国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之间在一些矛盾,司法考试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推动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法学本科教育中转变培养观念,改革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建立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论法律职业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的发展与演变,促进了法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而法学教育一开始就担负着促进法律职业的职责,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相互促进。因此,我国在确立法学教育体系时,应理顺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律职业知识、素养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面对压力,国内部分法律院系开始引进美国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它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这种法律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根本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法制日益完善,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我国法律服务市场表现出了对东盟法律人才的强烈需求,这也就对广西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核心是法学课程的设置,因此,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法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紧缺、教学学时的分配、教材编写几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