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正其 《当代党员》2006,(10):20-21
推进库区更快更好发展,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和谐稳定,是库区广大干部群众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要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这种充实和完善了三峡移民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崭新人文精神,把它熔铸到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和共同理想,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内在发展能量,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思考与运用》2006,(7):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提出的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半年来,“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环环紧扣、步步推进、初见成效、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汪洋书记明确提出了“培育库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的要求。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仁者爱人”,或者说对人的关爱。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放 《当代党员》2006,(8):12-12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伟大的时代又往往催生伟大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而“以人为本”就是其核心。可以说,今天的重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  相似文献   

5.
全面认识“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内涵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寥寥八字,内涵却博大精深。 自强不息,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一个地区、国家和民族来说,体现为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精神。中国文化讲的“自强不息”,主要是指人的自强不息。《易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无前,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也应效仿天道,做到自强不息。有了人的自强不息,才会有地区、国家和民族的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6.
张李娟  刘邓军  陈力  向鑫 《世纪桥》2012,(9):135-137
本文立题涪陵库区移民安稳致富进行研究,结合三峡库区和库区移民的具体实际,并借鉴国内外水库工程移民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涪陵库区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移民安置致富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和优势,提出战略思路,战略目标,重点探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6,(4):9-9
将在今年六七月份召开的市委二届九次全会,要从战略的高度部署移民与库区发展工作。这标志着,库区产业大发展的号角吹响。随着二期移民任务圆满完成,三峡电站顺利发电,另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解决库区产业空虚,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库区发展的重要性恰如市委书记汪洋所言:“移民是立市之本,加快发展库区经济是统筹城乡之量和富民兴渝之要!”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6,(3):9-9
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在文化的展示中体现人的价值、境界、理想和道德基准的思想凝练,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研究、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重庆,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本刊特推出有关重庆人文精神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场严峻的硬仗。通过政府引导、自己奋斗和多方帮扶。重庆15个库区区县和6个移民接收区县三峡移民“双零”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实现就业7097户8280人。其中城镇实现就业2963户3242人,农村实现转移就业4134户5038人。三峡移民“双零”家庭全部“清零”。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作为时代精英、民族栋梁、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其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3.
在重庆市广泛深入开展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之际,2006年全国直辖市社科联协作会暨人文精神研讨会于10日在重庆召开。会上,四个直辖市的社科联领导分别就人文精神的培育、提炼和弘扬进行了演讲,这些演讲既有理性的深入思考、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有真诚的对策建议。本期特将四个直辖市社科联领导的演讲稿摘编发表,为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人文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人文特色,又体现了杭州未来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杭州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又展现了新世纪杭州人追求的人生境界、时代精神和创业风范。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是杭州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它渗透的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理念。"精致和谐、开发大气"的新人文精神与"生活品质之城"一脉相通、相互促进和共生型塑。  相似文献   

15.
《思考与运用》2007,(3):32-46
本期编发市委宣传部牵头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广大干部思考如何在打造重庆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打造好重庆发展“软实力”提供一点基础材料。对文中提出的观点及做法有何意见,请及时告诉编辑部。我们将把你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课题组,供他们作进一步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主要代表的传播媒介在快捷、公开地开展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显示出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网民话语权的充分满足,且缺乏必要的"把关人",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等一些负面的网络行为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文明。因此,自媒体时代进一步强调和弘扬"人文精神"势在必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既表现为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关切,也是对理想人格及价值的肯定与塑造。在高度文明的理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个体生命的自律自强依然是自媒体时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城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提升城区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区的基础工程,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更是构建和谐城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以培育人文精神为支撑,以提升城区市民素质为着眼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渝中人文精神和市民素质现状,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期我们对区域内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正相关关系,组织理论之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就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人文精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某种价值法则,形成规范共同生活秩序的基本法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二是确立社会大众实际生活中信仰、信念及以此为核心的人生准则;三是将自然的人塑造为文明的、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9.
乌江彭水水电站和沙沱水电站两大“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几乎同时开工建设,淹没区涉及县境内乌江流域132公里共18个乡镇110个村2.5万人、3.5万亩土地、107万平方米房屋,4个集镇整体搬迁,1个集镇和县城部分搬迁。面对繁重的移民工作任务和巨大的维护稳定压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根据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建设“和谐三区”的精神,坚持“四抓四促”,构建“和谐库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0.
韩梅 《云岭先锋》2015,(7):13-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贯通、密切联系的有机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全省移民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