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受海南     
海南是一个让人梦幻的地方。我对海南的印象最初来自于儿时看过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四季青青,椰林葱葱。从儿时对海南模糊的概念里,到对这块美丽疆域的想象中,它给了我遐想的素材,使我更加向往。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一个虽然是地图上找不到经纬的小渔村,但是她有两个值得我为之骄傲的气场,一是我们的村庄与堪称中国露天第一大、产能第二大的莺歌海盐场毗邻;二是我们的村庄很富足,是一个令邻近农村男孩子垂涎三尺,女孩子梦想嫁人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儿时的我,总认为家乡是世界上最富庶最美丽的地方。是能够依托一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儿时第一次听过,就被那辽阔苍茫的氛围笼罩了。长久以来,《敕勒歌》像一曲蒙古长调,总在我心底悠扬地唱着,那么亲切又那么遥远,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大草原,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是和你有个约定吗?  相似文献   

4.
宏村游记     
读过唐诗宋词里的江南,品味小桥流水人家的幽深意境,遥想"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悠闲惬意,意会粉墙黛瓦的古朴韵味,"江南"仿佛活在美妙的词句中,活在纯净甜美的梦中,活在朦胧烟雨的情思中,是扁平  相似文献   

5.
扬州行脚     
王兆澍 《黄埔》2010,(6):60-61
儿时常吟咏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那时不懂其中的韵味,只是畅想那里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后来曾在70年代夏天、90年代冬天前后两次去过扬州,今年有幸与诸多亲戚于三月间第三次赴扬州一游,终于有机会领略三月扬州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6.
扮演巡警     
扮演巡警李文智那年大学即将毕业,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去了江南,去追求我向往已久的记者梦,应聘的地方是江南的一个小城市,城市小巧玲珑。到报社后便被分到政法组,于是,遥远而陌生的警察与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短短3个月的实习期,我采访过交警、武警,但给我印象...  相似文献   

7.
爱我蕉岭爱我乡,风光绮丽赛苏杭, 远山含笑迎归客,碧水幽情意更长。 这是一首异乡游子的思乡诗,它除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缠绵思念,还告诉我们,有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叫焦岭。这也是我此次广东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2006年,他们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第一根白发     
岁月烟云般飘去。逝去的日子是大雁,随时令而迁的雁阵驮走了我几多春秋?夕阳如血江水依旧,依旧是多风多雪的北方,迎风吻雪,头发如旗如旅。无意间,发现一根白发醒目于黑发间,我让儿子拔下来,轻轻托于掌心。我曾沿着发丝般的乡间小路走过每一天,青春,在这根白色线段中黯然失色了—…·是儿时妈妈精心疏理过的那根散发着乳香的茸发吗?是少女左编右编过的那根如梦如云修长的秀发吗?是爱人轻抚过的那根缠绵多情的乌发吗?这根柔韧轻盈的白发托于掌心,似乎没有重量却又重如千钧,在那黑发扬成翅膀的季节里,身上的担子过于沉重……总…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塘栖、双林……江南的任何一座古镇,我曾经到过,有过一番流连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王珏 《台声》2022,(17):84-85
<正>2016年的时候,我离开家,从一个富也不富但足够安逸的江南偏北的地方,来到了中国东南的厦门,一个很靠近台湾的地方。到福建是我真正接触台湾的开始,一晃已是第6年。大学期间极其懒散,奉行万事只图“我喜欢”,也就没接触到什么。只记得有个好友去台湾交换学习,我再三叮嘱她照顾好自己,她微弱地回我“没事的,我都不敢在这里提及任何政治立场。”一番波动后再入校园,偶遇了学校里的一位台湾老师。  相似文献   

11.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王观咏春的名词佳句。然而寻春也不必非到江南,我们云南的怒江州兰坪县罗古箐就是一个春光常驻的地方。罗古箐是兰坪县最大的普米族山寨,有700多年历史。当地普米语称其为“吉利吉”,意为红岩子很多很美的地方,这里现已厂发成为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了。 前不久我和几位搞摄影的朋友慕名前往。来到罗古箐,只见曲径通幽的路旁修竹蔽天,开着五颜六色野花的树藤爬满了百丈崖壁,山崖下溪水淙淙,跟着蓝蓝的溪流我们进入了原始森林,这森林就是一座透明的绿色宫殿:孔雀蓝的云杉,翠绿的香樟,橄榄…  相似文献   

12.
袁浩 《同舟共进》2012,(9):35-36
上世纪80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郑兴光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其实小平是想回家的。据《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介绍:“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可他就是不让。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1986年,小平同志在成都与阔别67载的幺舅淡以兴相见时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儿时的美好回忆仅成记忆了。”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不知道党员是什么。后来村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象,那时稚嫩的我觉得党员很像一群人,像那群在雨夜里组织大伙儿抗洪自救的人……   那是一个风雨肆虐的夏夜,村旁一向驯服的小河突然大发野性,十年不遇的洪水漫过河堤一路高涨。由于山区的人们为了吃水的方便,在建房造屋时常常选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没过几个时辰,洪水就“闯”进了地势较低的几户人家。这时,有人跑出家门对天大喊:“涨水了 !”大喊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跑出了家门去看水情。水涨得太快了,已经有三四户人家…  相似文献   

14.
给心情放个假,我背起背包,去到了一个叫孟连的地方。知道南诏时的孟连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茫天连,一个似乎缥缈于仙乡的地方。傣语中,孟连的意思则是找到的美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读者表达     
让孩子们得到健康、真实的快乐 贵刊第2期刊登的封面故事《让我们回味的儿时游戏》很生动,很有趣,让我看后感慨万千,把我带回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我感觉确实如贵刊文章中说到的:“几代人的童年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一个时代确实有一个时代儿童娱乐的特点,我的童年是在80年代初期,那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但孩子们的娱乐生活却丰富多彩,一张纸、一个玻璃弹球、一个沙包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纳税遐思     
我少儿时生活在“广阔天地”,那时十分羡慕城里“吃公家饭”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我是首批考上的,当时很为自己跳出了“农门”,吃上了不虞生老病死的“国家俸禄”而欣喜。参加工作后,我先在县文教、组织部门,后到市政府机关工作,拿了近二十年从国库中发放的薪水。以前,我总以为这些钱是国家的,竟未细想所谓“国家的钱”实际上全是来自纳税人,那个时候、税的概念、意识很淡薄。  相似文献   

17.
黄语扬 《当代广西》2008,(21):59-59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您是个成天忙于工作,很少陪我玩的人。只有我生病了,才有机会依偎在您的怀里,听您讲《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在模糊的记忆里,曾几次在您要出门时搂着您的腿不放,被您“恶狠狠”地推给了外婆。我好羡慕邻居家的妞妞,她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还系上红绸带,好漂亮。  相似文献   

18.
陈先岩 《人民公安》2007,(12):60-60
张纯如年纪比我小,其实用不着我像遥想古人那样地遥想她,但因为她是美国,人住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因为她已离开人世去了另一个世界;更因为她勇敢无畏,所以我必须“遥想”她。  相似文献   

19.
小的时候,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给洋娃娃看病、吃药、打针,都是极有趣的事。最不爱去的地方是医院,因为打针很痛,但每一次去医院回来后,也要给洋娃娃看一次病,就像医生阿姨一样。长大一些,儿时的游戏早已淡忘,最热衷的是收集明星画片,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成为大家瞩目的明星,至于那既平凡又辛苦的医生,就再也没有想起过。如今,我已是高二的学生了,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关键的时刻,我的人生之路该往哪里走呢?偌大个世界,我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呢?电影《白求恩大夫》就像一盏明灯,替我照亮了未来的道路,给我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荣誉感怀     
我这个人天生保守、低调。从来不买彩票。因为害怕中奖。我对各种荣誉也很淡漠,有时甚至很腻烦。我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今年即将脱下军装。用体面而又高雅的说法.就是要“换一种方式为人民服务了”。最近,在整理个人档案过程中,突然发现,我什么时候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有军队的,地方的,总部的,全国的,大大小小几十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