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相斌  李小燕 《传承》2014,(2):60-62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巩固和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这需要拓展其传播的平台和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我们把理论传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等多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
孟威 《人民论坛》2022,(3):98-101
健康的社会文化发展必然包含主导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从而使主流价值取向得到丰富和完善。互联网新媒体为青年圈层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潜能,拓展了文化个体及群体生产、传播、消费和参与的路径。在价值层面,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不仅可以创造性地成为主导文化的补充,防范大众对于文化认知的固化;也有助于将多元文化优势要素吸纳到主导文化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增添主导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视觉文化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基于视觉重构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搭建起红色文化互联网传播平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视觉元素,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对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面对面在线交流,成为中国新闻史上标志性的一页.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被打破,数字文化因其内容更生动、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而成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科技文化融合,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链,聚集了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直播电竞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具备开展文化国际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正在成为传播社会文化、实现国家利益的新型战略工具。网络空间的涌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环境;网络新媒体的运用,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信息化提供了新工具;网络文化的发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桥梁。互联网境遇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一个重要战场。我们必须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的高度,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产生着巨大的战略影响。我们必须从“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孕育的时代价值 ,确立正确的网络观 ;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增强警惕性和紧迫感 ;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精心筹划和实施互联网系统工程 ,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越来越从虚拟走向现实,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社会热点都由网上发酵演变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0.
民间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存在,并在传统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珍视和保护。古老民间艺术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也为其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间艺术的传播机制将会得到改善,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微传播"方式对文化自信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微传播"环境下,文化自信的构建,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革命文化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要积极寻找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打破传统传播模式,激活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文化交流共享,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互联网空间,唯有共享共治、交流互鉴,才能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类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电脑的多文种支持技术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Unicode的推出及UCS的研制成功 ,使得各种文字在世界的传播成为可能。文章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字在多元文化网络中的编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此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网络文化是否只能是娱乐消遣的文化?大众在网络中是否只能是娱乐化生存?网络传播是否不能提供专注欣赏的内容?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媒介形式,互联网的普及与影响是不可阻挡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作为技术的互联网,更要审视作为文化的互联网。提升网络文化的品味,已经成为当代网络社会建设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4日-15日,2020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云端"举办。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通过视频致辞。王爱文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汇集慈善资源、聚合慈善力量、传播慈善文化、推动合作创新的效益日益凸显,互联网慈善已经成为公益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1,(1):63-63
11月22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在京召开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表彰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努力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应用则成为现代国家政党政治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对政治社会化、政党文化传承、政党形象塑造等方面影响巨大,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到来,执政党认同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民众的舆论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党的组织体系难以对传播危机进行及时处理,党的政治文化和党的运作方式都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的挑战,通过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等方式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执政党认同。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到来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和平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拓展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空间,不断加强网络监管,推动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运用创新理念,实现高质量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产生使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的“无中心”状况和“一人一媒体”的可能性 ,为国内各种边缘力量在网上传播其价值观念、政治主张创造了条件 ,其极端形式就是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传播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就使互联网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生活哲学、处世准则、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集中地。在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中 ,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有些则是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如何对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上的主导地位 ,就成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