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刑事和解作为一项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型刑事案件解决机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困惑和问题,建议通过不断完善法规、规范程序和工作制度,来规范刑事和解工作,使其在刑事检察环节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晔 《法制与社会》2010,(29):117-1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刑事司法的务实倾向,有利于促进人权保障和刑事司法改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与"宽"是不可分离的。本文指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恶性刑事犯罪,另一方面也要展开刑事诉讼机制创新,如刑事和解、诉辩交易等,同时还要激活我国刑法中的非监禁刑适用。  相似文献   

3.
梁全盛 《法制与社会》2010,(27):288-289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强调对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具体实践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在适用过程中还是碰到一些问题和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准确落实。因此,有必要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实现司法理念和执法实际相结合,应根据不同的犯罪情况分别采取宽严不同的刑罚。本文从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体现依法从严从重的适用;当宽则宽,给予出路;克服“严易宽难”观念等方面来阐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辩证关系,对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对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复核权,对死刑的适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正确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探讨检察环节办理死刑案件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机制保障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马克昌 《中国法学》2007,(4):117-122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刑事政策根据其指导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宽严相济对司法领域而言,可以说是刑事司法政策;但它也指导刑事立法、刑事执行,因而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刑事政策根据其所处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基本刑事政策和具体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基本刑事政策,"严打"、"少杀、慎杀"等是具体刑事政策,后者都是前者的组成部分。说宽严相济是刑事司法政策,并不否定宽严相济是基本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四、司法行政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建议对于如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以往的司法行政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司法行政部门通过自身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就可以解决的,有些则是需要其它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解决,还有一些需要党和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才能解决。(一)完善监狱刑罚执行机制1.继续做好减刑假释工作依法做好减刑假释工作是监狱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当逐步取消减刑假释的比例、次数限制,避免出现减刑幅度…  相似文献   

7.
赵刚 《天津检察》2007,(3):25-2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业务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本部门、本地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工作指导、检查和监督。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总结、发现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强化日常管理和定期考核,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贯彻落实中出现偏差,严肃查处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名义所进行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活动,保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处于指导地位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执法办案各环节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高检院对各级检察机关的具体工作要求。本文在此将对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关系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我国刚刚施行,就得到官方的肯定、学界的普遍赞扬,但时至今日,我们在对宽严相济的理解和适用、宽严对象的确认、该政策对执法环境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后续保障机制等以下几个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试图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2006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与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 《政法学刊》2007,24(4):13-15
宽严相济在当前仅仅是司法政策,不是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对"严打"的反思,是回归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贯彻该政策。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当前我们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惩治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严打”方针与“宽严相济”政策次序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刑事司法工作中正视几个习惯性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高检院在《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对如何理解、把握、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叶青 《政治与法律》2008,(1):100-104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检察工作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必须解决检察机关在执法观念、价值取向、监督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当制定综合性的少年法,完善少年司法的程序法规则,创新少年司法工作机制,逐步推行少年犯行刑社会化,建立少年刑事法院,组建少年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6.
吴东良 《法制与社会》2010,(32):130-130
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的司法化,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对于刑事政策的具体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制定与适用应贯穿刑事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应当是片面的。宽严相济,应当坚持区别对待,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而这一宽一严也必然包括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遵守之"严",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之"宽"。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建设司法和谐强有力的方略。在监所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的改造关系、促进和谐监狱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然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一项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刑事司法政策,不仅需要政法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予以全面贯彻落实,而且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起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目前学界对此尚未有系统探讨,本文拟对此提出管见,期望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李勇 《中国司法》2009,(4):31-33
一、检察机关贯彻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情况 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检察机关在各项检察职能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应当建立健全哪些工作机制和办案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与此同时,高检院还根据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及时修改完善了起诉、不起诉和抗诉的质量标准,总结下发了各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经验材料,深入剖析并编发了一批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典型案例,做到了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在司法领域贯彻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现实的维度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进行考察,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势,对于深刻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