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省人民学习长汀经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省份建设热潮中,泰宁县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抓生态就是抓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产业”、“抓生态就是靓品牌”、“抓生态就是聚人气”等生态理念,实施了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文化为先导、生态经济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根本走向。近年来,蓬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实际,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工业突破和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全县工作重点。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永泰县作为福建省重要的生态区,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县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徽县在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唱响了“绿色崛起”的主题曲. 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徽县嘉陵江上游,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是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保护区.在生态建设中,徽县始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林两手抓,加快造林绿色步伐,增加森林生态资源,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珍稀植物繁育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5.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黎勇  潘中泽 《当代贵州》2010,(18):93-93
今年以来,以建设致富田园、生态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为目标。纳雍县坚持以“改建为主,适当集中,产业支撑,项目配套”的原则,以点线面结合发展的思路,举全县之力,在全县25个乡镇范围内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黄黔元 《新湘评论》2005,(12):51-51
近年来,中方县运用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突出抓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县城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作为全国的一个新建制县,正“如日中天,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8.
王秀国  包国荣 《奋斗》2004,(12):30-31
漠河县地处中国最北,境域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全县9万余人,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作为大兴安岭的“窗口”,漠河在具体推进“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战略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特色兴县、边贸活县、招商富县”的发展之路,从整体上提升了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依赖造成的经济发展“不生态”、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保护“不生态”和城市建设“不生态”等“不生态”现状,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其由“不生态”到“生态”的彻底转变,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生态化;整治生态环境,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化;协调地上地下矛盾,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观念转变生态化。  相似文献   

10.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态文明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一个待解之谜,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业化,陷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囚徒困境”。破解这一困境,就要找准抓手、谋求实策,实现突破,即要将生态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增强环保的“维稳促和”的政治大局观;走环境保护与产业转型“融合发展”之路;从区域“环境容量”视角推动协调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创新突围”;在“大开放”中实现生态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吹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嘹亮号角。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历史性跨越,应当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以生态现代化为长远发展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构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有效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协调加速发展的贵州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李欣华  周春义 《实践》2007,(11):55-55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生态经济、资源增值”为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市工业强旗、全区牧业大旗、全国旅游名旗”为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着力构建以绿色矿山、生态环保型工业园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旅游业为丰的牵态经济发展体系,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本文就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为代表的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有关教育方法、手段、思想等也在相应的发生改变。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相应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也要有创新和新的思路,即应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校园,培养生态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李祥红 《学习导报》2012,(14):26-26
江华瑶族自治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被外界誉为“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地方”,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目前,全县正在强化五大机制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揭西县是全省十六个重点扶贫县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伍,要加快揭西县域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根据揭西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揭西山区的资源、环境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工业大县,旅游文化强县,绿化和谐揭西”的总目标,在工业、生态旅游业、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四方面加快揭西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矫海  郑继新 《奋斗》2014,(10):31-31
富裕县曾经是“中国鲜奶之乡”、“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奶牛产业是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县奶牛业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出现了明显的滑坡,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奶牛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创新饲养方式、转型升级,推行合作牧场、小区牧场、家庭牧场和现代化生态示范牧场共同推进的养殖模式。”富裕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目前奶牛业下滑的问题,重新明确了指导思想,推出了新的举措,创新饲养方式,脚踏实地抓落实,由原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养殖场转型过渡,并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使全县奶牛业走出低谷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喜顺 《实践》2013,(7):26-27
改善阿拉善的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阿拉善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盟、和谐幸福主题,着力构筑生态安全、边疆安全两道屏障,倾力破解“水困行难”两大瓶颈,统筹发展三次产业,全面推进文明城镇创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四大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阿拉善的“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积极践行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把沙生植物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逆向拉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变沙成金,化害为利,加快建设美丽富裕阿拉善。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党建中 《党的建设》2011,(12):21-21
“十二五”时期是漳县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全县上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漳县实际,大力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强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战略,全力打造中国新型建材基地、西北盐业重镇和陇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发展措施,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