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年已经50年,与共和国同龄。她诞生以来,激励着中华儿女战胜了一个个惊涛骇浪,闯过了一道道暗礁险滩,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顾她伴随中华民族战斗的历程,人们将会更深刻地了解她,领会她,热爱她,踏着她的节拍前进...  相似文献   

2.
赵瑜 《当代党员》2008,(6):68-68
我在一幅摄影作品前凝思,它拍摄于1996年3月22日,照片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山区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此时,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下,然后把她给人……”  相似文献   

3.
崔永琦 《奋斗》2001,(10):50-51
好是一个柔弱的女性,娇小瘦弱的身材,似乎经不起风雨。平日里,那双慈善的眼睛,见不得痛苦与不幸。爱哭,是她的一大特点。可是当巨大的痛苦与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时,她的眼泪好像在一夜之间哭干了。娇小的她,像一只涅槃的凤凰。默默地她开始了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因为难以割舍的是她对故乡、对亲人、对事业的依恋,她要把一生的追求都回报给她的依恋。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德国见到了一个久违的朋友。她是90年代初嫁给一个德国人的。她的故事当时很轰动。轰动的原因并不在于她嫁了一个老外,而是因为她一句德语都不懂,还有,她的长相比较难看。我们没有办法理解老外的选择,我们就试图理解她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当代工人》2011,(20):34-34
个案急呈: 莫某是一家制衣公司的员工,她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9月,莫某回家生育。2011年5月,莫某产假结束正常上班。她找到领导协商,要求每天给她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领导同意了。但在月底发工资时,她发现比平时少了。  相似文献   

6.
刘国庆 《党课》2011,(20):80-80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寒寒窜窜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了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怕她伤到自己,索性不睡了,来到她身边问她找什么,她皱着眉头埋怨老花镜不见了。他从黑自电视机房边的一个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个不是她的。之后,他去买菜,  相似文献   

7.
何曼秋于1919年12月出生在四川江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思想非常解放,支持女儿剪短发、不缠足,还让她离家到成都上了教会举办的华英高级中学。1932年,家里人因为害怕四川军阀和红军先头部队打仗,没等她读完高中就让她回到了老家。奶奶想让她早些嫁人。然而她是个假小子,再加上在成都接受了妇女解放的思想,一心想参加革命,帮助解放妇女,这与奶奶的传统想法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8.
刘强 《廉政瞭望》2008,(7):28-29
一名政府部门的保卫科长,与一名“三陪女郎”偶然邂逅,一见钟情。保卫科长不惜和结发妻子分道扬镳,转而与她另筑爱巢。为了牢牢控制她,保卫科长开始疯狂榨取她的血汗钱,并经常持枪“镇妻”。当一个弱女子再也不堪忍受那份屈辱时,她愤而夺过老公手中的枪!一场血案,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王晓莉 《当代党员》2007,(10):68-69
她是一个执著的女人,因为执著,她创造了一个个事业的高峰:她更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有着艺术工作者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在重庆市杂技艺术团团长王亚非的身上,集中了常人没有的荣誉,也历经了常人无法知晓的沧桑。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党史天地》2010,(1):47-53
“悲鸿”是她一辈子生活的关键词。老人纤瘦却从容.眼睛里溢满了慈爱与安详。她说话的速度很慢,而且由于听力已经不太好,与人交流主要是靠右耳的助听器和看人嘴型,采访有时需要借助纸笔“交谈”,但这并不影响她思维的清晰表达,从中透露出的真情催人泪下。顺着她的思路。让你渐渐走近一代大师徐悲鸿与一个真实的廖静文。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7):123-123
劳拉·罗伊斯是佛罗里达州一名律师。自从5岁女儿上了学前班,她发现自己根本没时间辅导孩子做功课。于是,她做了一个有风险的重要决定:辞职,与另一名律师合伙开了一家事务所。“我希望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她一起做作业,带她去学芭蕾、弹钢琴。如果你要做全职工作,就不可能做到这些。”  相似文献   

12.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13.
爱的守望     
她,是一个刚满30岁的普通农家妇女。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精神改写了医学界权威下达的“死刑令”,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她,用青春和爱情挽救了一个年轻的却濒临死亡的生命。她,用孱弱的肩和人写的爱支撑起一个幸福的却濒临坍塌的家庭。她,身陷绝境却意志坚强,挤时间自修医学,终于成为远近有名的乡村医生。她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径而走,传遍方圆百里。怀着几多敬仰几多钦佩之情,我们采访了人们交口称赞的好媳妇———李淑萍。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大院,大门东侧的四间土房是李淑萍的卫生室,也曾是她结婚时的新房。李淑萍和她…  相似文献   

14.
修道院长布鲁米斯已经很老很老了,她想选一个弟子接任她的院长工作。她想从两个最喜爱的学生中选一个来接任。这两个学生,一个是出了名的懒人塔拉,另一个是勤奋过头的夏巴。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个头脑睿智的“领头雁”,带领昔日的贫困村飞向康庄大道:她是一个性格刚毅的女强人,与死神抗争,以自己的生命谱写新农村建设的华丽诗篇。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  相似文献   

16.
一说到伊拉克,人们就想到了战火频繁的危险生活.但她不怕这些,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伊拉克男人。跟着他去了他的家乡,满世界疯跑。这个男人精通艺术、建筑和商业。后来又成了伊拉克驻美大使,她明正言顺地当上了大使夫人。于是。她跟布什夫人成了朋友。优雅从容地辅助丈夫的事业。她叫杨英。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7.
孟红 《世纪风采》2012,(2):40-43
刘胡兰,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大无畏精神,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当年,她的英雄事迹之所以迅速扬名全国,主要有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省内江市,如果向市民打听私立奋发学校,几乎无人不知。但私立奋发学校的校长却曾是一个贫困的下岗女工,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全凭她与命运不屈抗争。她就是贺祖英。  相似文献   

19.
山那边响起了林涛声记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辛月英文/常银山这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创举!一个52岁的农村妇女,独自置身于荒山野岭,她与山为伴,与林为伍,11年她用秃了30把镢头、铁锨,挖土10万方,栽树60万棵,种草350亩,把一块荒山变成一片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20.
“我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不过职业给我罩上一层光环。”这是苏日娜的口头掸。在千家万户的荧屏上,在千百万观众心头,苏日娜已经不止是她本身,而是作为一个美好的形象,珍存在观众心头。“她似乎永远那样认真,坐在我们中间,不知疲倦地与我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是一位从未真正见过苏日娜的陌生朋友对她的评价。是的,苏日娜在人们心目中确实是美好的。苏日娜之所以能够成功,用她的话说,靠的就是真诚。当她一坐在演播室里,她便属于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观众了。电视新闻是党的喉舌,播音是喉舌的喉舌。高度的责任感一直鼓动着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