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关键之一。教育机制的完善,是提高法官队伍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措施。本文在介绍法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我国法官队伍职业道德现状基本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学生和在职法官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机制,以期在"兵源"和再教育两个方面促进我国法官队伍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带好基层法官队伍,是基层法院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严”字入手,狠抓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层法官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法院的威信,也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更关系到全国民众对法律的信赖。因此,提高法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有朋友问我,法院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否说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很差?我告诉他并非如此。其实,职业道德建设不是法官职业的专利,看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吧,体育界“黑哨”不是震惊全国吗?学术界不是论文剽窃成风吗?买官卖官不是屡见不鲜吗?但是法官职业的特殊  相似文献   

5.
中立性是审判实务的重要特质,在现代司法理念下,成就了法官独特的品格,基于法院中立性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实现法院司法中立性原则,应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培养法官现代职业思维模式,加强法官角色定位建设;加强立法,确保法院、法官独立、中立的角色定位;强化法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及机构建设;以中立性为基础和重点,加大法院司法的改革力度;建立法院所运用和管理的ADR机制,细化、深化调解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法官职业化建设,是确保法官素质、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其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素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问题在西部基层法院更为突出,法官职业化在西部基层法院面临的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王茹冰 《工会论坛》2003,9(5):52-53
提高法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保证.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主要有强化教育;领导作则;加强监督等.  相似文献   

8.
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法官员额制度则是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实行法官员额制度,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充分考虑影响和制约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各种因素,合理吸收借鉴其他法治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确定不同级别、不同地域法院的法官员额,稳妥推进现有法官队伍的精英化重组,尽力适应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强化法院队伍管理是为了提高法官司法能力,规范法官司法行为,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长期以来,我国法院队伍管理一直存在着较强的行政化色彩,这种传统有利有弊,而其弊端已日益困扰司法工作的顺利推进,各地法院对此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探索,但效果还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从强化法院队伍管理能力各要素入手,提高法院队伍管理能力,实现法院管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遴选或招考法官,原则上从具有相关基层工作经验的法官或其他优秀的法律人才中择优录用"。由于体制上的多种原因,法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法官断层问题困绕着中基层法院、尤其是西部地区法院,中级法院从基层法院遴选人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中以怀化市中级法院为视角,就所属的11个基层法院进行研究考察,在收集客观真实的数据、素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法官断层、流失问题进行剖析,为今后中院能从基层法院稳定地选拔到优秀人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目前形势要求法官队伍职业化,即法律职业专业化与法官角色社会化相统一。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便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法官的素质则是这道防线坚固性的决定因素。万事人为  相似文献   

12.
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被视为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法官职业道德,是关于法官作为行使审判权的专门人员所应当具备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研究法官的职业道德,树立现代法官司法理念,构筑法官职业道德体系。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这对我国的司法公正和司法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官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主观条件之一。法官的道德素质状况既影响着实体公正,又影响着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良好的道德素质使司法公正成为法官坚定的职业信仰和自觉的职业追求,使公正司法成为法官自愿的职业惯性行为。多方加强法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是司法公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这一讲话首次把改革法院人财物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中,为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中职业保障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指明了今后法官队伍职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必须正视和明晰法官职业保障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实施改革办法,构筑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底线。  相似文献   

15.
基层法院不存在运行专业化合议庭的制度和资源基础,面对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中部某基层法院民一庭推行法官办案专业化分工实践,据此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了基层法院推行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成效及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证专业化分工的价值内涵,提出完善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路径:要科学合理均衡分案,完善多样化审理机制;要提升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能力和水平;要加大培训力度,适当进行法官轮岗;要建立完善相适应的审判考核管理评价机制,提高一线法官的办案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基层法院不存在运行专业化合议庭的制度和资源基础,面对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中部某基层法院民一庭推行法官办案专业化分工实践,据此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了基层法院推行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成效及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证专业化分工的价值内涵,提出完善民事审判专业化分工的路径:要科学合理均衡分案,完善多样化审理机制;要提升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能力和水平;要加大培训力度,适当进行法官轮岗;要建立完善相适应的审判考核管理评价机制,提高一线法官的办案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倡廉的当前形势,针对新时期秘书队伍职业道德的现状,以胡乔木秘书工作实践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美德为典范,论述新时期秘书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建设途径,以期探寻新时期秘书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法院管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院内设机构、人事管理、审判业务管理的行政化,严重违反了审判规律,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发挥;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法官职业大众化,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不能适应和胜任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法院财力供给的地方化,在一定程度对司法公正构成制约和影响;法院内部与外部对法院管理改革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法院管理改革难以得到执政党和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及支持。因此,法院改革应当以提高司法效率为目标,以实现司法公正为根本,以法院管理的理想模式为坐标,系统改革我国的法院管理。  相似文献   

19.
法官制法有其必要性和客观性.实现法官制法就要求司法体制的改革.确立实质性独立原则;建立一个完备独立的法院体系;法官实质性独立;建立健全法官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法官队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推行司法改革应该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条件,由于缺乏实证调查解决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少自下而上的改革潮流,改革切勿一刀切。本文通过对基层法院法官在司法改革浪潮的冲击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出发点来分析基层法官生活在制度夹缝中处于两难的选择,以及基层法官如何才能走出制度夹缝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对基层法官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