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火神往世书》相比,《毗湿奴法上往世书》中的文论与画论颇有特色。该书的隐语论、绘画起源论、画味论、画德说、画病说、绘画功能说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的印度古典美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加苏瓦王公告碑》是缅甸蒲甘王朝后期一块重要的碑铭。该碑铭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对偷盗者刑罚方式的规定和描述,通过与原始佛教经典和《摩奴法典》中相关部分的比较,既可以看到它对原始佛教经典中地狱刑罚方式的借鉴,也可以看到《摩奴法典》与《加苏瓦王公告碑》中刑罚规定具有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3.
印度古典诗律学源远流长,其最早的代表性著作为《诗律经》。该书以音组、音律等为基础,在对吠陀诗歌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创立了指导梵语诗歌创作的经典规范和较为完备的体系。《诗律经》的主要特色是以排列组合等数学原理建构诗律体系。该书对《舞论》等文艺论著的诗律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岭南摭怪》是用汉文写成的一部越南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集。部分故事采撷自古代史书,但无论史书还是故事书,源泉都是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岭南摭怪》和《越甸幽灵》是越南现存最古老、最重要的神话传说集。《岭南摭怪》是由封建文人搜集、整理、编纂成书的,经过了多次补充、删减和修改。就目前掌握到的资料,该书编撰于14~15世纪间。  相似文献   

5.
尹锡南 《东南亚》2011,(2):84-88
印度学者玛妲玉的《在华印度人:1840—1949》是当前中印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对近代时期印度来华人士的三大群体进行研究,并对这三类在华印度人的复杂命运及其对中印关系的深刻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不仅是史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也是当前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极好参照。  相似文献   

6.
印度古代梵语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的《舞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重要的世界意义。《舞论》的音乐论包括基本乐理、节奏体系、音乐体裁和乐器分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婆罗多论述的微分音等充满了民族色彩,其节奏论是一个复杂的话语体系,其音乐体裁论重视传统音乐,其乐器四分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印度古代梵语文艺理论家新护是《舞论》的注疏者,其《舞论注》是流传至今的唯一注疏。新护对婆罗多戏剧味论的阐释,是梵语文艺理论史上极富创新色彩的一次总结。新护对味、群舞、刚舞基本动作、微分音、神乐等剧、乐、舞重要范畴的话语阐释,对后人理解《舞论》颇有帮助。《舞论注》在梵语文艺理论承前启后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印度纪行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充满了玄妙的神秘感和巨大的诱惑力。我曾多次赴印,印度古老独特的文明和多姿多采的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颜旧貌德里城德里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和老德里的通称,它既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新德里,也包括历尽沧桑的旧城。相传,公元1000多年前,印度史诗《摩珂婆罗多》中的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德里之称由此而来。公元8—9世纪,在托马尔王国的统治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起了石头城堡和  相似文献   

9.
越南古代较有价值的军事著作当推陈朝(公元1225—1400年)宗室大将军陈国峻的《兵书要略》(以下简称《要略》)一书。该书自问世至今已有600余年,6个多世纪以来,中越史学界对该书的论述极其简单,总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同时,中越史家对该书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历史作用的评价,诸说纷纭,异议颇大。为此,笔者就《要略》中有争议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论印度商业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印度商业银行的发展唐鹏琪商业银行源于英国,原意是指专门融通短期性商业资金的银行。西方商业银行迄今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一个组织严密,产权明晰,经营目标明确,富有活力的金融企业。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是其“企业性”,大多采用...  相似文献   

11.
六经分证,最早出自《素问·热论》,至东汉时期(公元196~204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根据这一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创造性的加以总结,提出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这就是我国古典名著《伤寒论》的主体和核心。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该书原名为《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世纪英属印度省级行政区划变动的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三次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第一次以《孟加拉分割方案》为依托,英属印度将孟加拉分为两个省。第二次以《1935年印度政府组织法》为依托,奥里萨、比哈尔、信德单独建省,亚丁和缅甸脱离英属印度,成为英国单独的殖民地。第三次以《蒙巴顿方案》为依托,印度的省级行政区调整为14个,也正是这一方案致使印巴分治。这三次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是英国殖民者和当地民族主义者博弈的结果,也是我们考察英属印度政治发展的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13.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14.
由陈显泗、许肇琳、赵和曼、詹方瑶、张万生合编的《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一书,即将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正文共分七个部份,所收古籍书目按成书朝代顺序编排。我国古籍浩如烟海,经过编者付出的艰巨劳动,该书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反映古代柬埔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华侨、对外关系、风俗习惯、人民生活等史料,原文经过校勘,适当加以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汤京士和柏德合著的《植物的秘密生命》最近出版,实验材料说明,植物和动物、人类一样有感觉、感情和感受。   20世纪 50年代,印度的安念马来大学植物系主任星格博士,特别请来一位羲达琴 (六弦琴 )大师到花园演奏古代乐曲“拉格”给凤仙花听,演奏持续了 15个星期,结果听演奏的花比没听演奏的花更加娇艳欲滴,而且还快高快大,平均多长高 20%。星格博士从 60年代开始,采用音乐助长法在印度 7个农村不停地播放乐曲“拉格”,使稻谷产量飙升,烟叶也有良好的反应。而丁丁铃铃作响的印度舞曲《婆罗多》,也使紫宛科、金盏菊、矮…  相似文献   

16.
茶雅     
正中国人饮茶,与中华传统文化同具悠久历史。相传在5000年前的神农氏时代,"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尔雅》以及《诗经》《礼记》诸多古籍对茶多有记载,但古代指"茶"的字有樌、茗、苦荼、过罗、物罗、酪奴等名称。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在唐朝中期以下才出现的。原为"荼"字,后  相似文献   

17.
中外学者有关法国侵略越南并把它变成殖民地的论著,迄今仍多用法文等外文史料,而对越南的载籍,却少有问津,实为越南近代史研究的一大缺陷。90年代以来,我们有机会多次去越南考察访问,也接待了多批来访的越南学者,交流中得知越南有一部记述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侵越南、越法交涉和越南沦为殖民地历史的著述──《洋事始末》(以下简称《始末》。为了弥补中法战争前后越南本身史料的缺陷,便利于越南近代史研究,我们从越南带回了该书两个抄本的复印件,并和研究生卢小莉、张辉一同对该书作了点校和初步的研究。一、(洋事始末)的抄本与…  相似文献   

18.
《岭南摭怪》是越南的一部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集。治越南古代史的人多所引用,越南人也常常用它来歪曲历史。但国内却没有此书。最近,我们搜集到《岭南摭怪》的一种版本(即河内科学院图书馆藏A、1752本),正在整理中,将由中州书画社出版。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和研究此书,我们把该书越译者对该书的介绍和九种不同版本篇目表译出,以供参考。由于译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印度力争成为下世纪的经济大国华碧云印度的大国思想根深蒂固。独立初,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说:“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他把到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英·甘地和拉·甘地继...  相似文献   

20.
韦健锋 《东南亚》2013,(2):67-75
印度和缅甸在史前时期便有了往来。在19世纪英国吞并缅甸并把它纳为印度的一个省之前,印缅文化交往密切,贸易、移民活动时有发生。两国间的交往使印度文明对缅甸宗教、语言、文字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印度文明也成为推动古代印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印度文明是贯穿古代印缅关系的一条主线,是推动古代印缅交往的思想发动器,并为这种交往提供介质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