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其行宪能力就更值得关注。要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行宪能力,必须充分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遵守和执行宪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往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上的经济权仅指工人享有的、与劳动场所有关的权利,它是一种有别于古典政治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与契约自由等经济自由的权利类型,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和经济公平.宪法上的经济权利不具有严格的法规范属性,仅作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机关采取措施的宪法依据,法院不可以强制实施.经济权利与传统经济自由权利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但注意对这一权利的保护可以弥补因推行经济自由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修补受到影响的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6):58-59
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走宪政之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应当通过宪政路径吸纳、整合、表达民意,并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法律。  相似文献   

5.
唐鸣  杨正喜 《学习论坛》2007,23(3):66-68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农民工理应享受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文件和政策也为农民工享有平等权提供了保障。但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状况的存在,农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方面与城市居民有重大差别,大量的法律文件则体现、贯彻了这种二元结构,从立法上确定了这种基本阶层的差别对待。一方面是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是其法律主体地位的双重化导致的法律主体地位迷失,这就是农民工法律地位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6.
紧急状态是危及一个国家正常的宪法和法律秩序、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紧急状态立法,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将法治原则运用到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从而使得政府的权力不仅在平常时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即便在紧急状态时期,政府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使紧急权力,也不应当违反法治原则而随意创造紧急权力和滥用权力。紧急状态立法的宗旨,就是通过立法形式规范政府的紧急权力。从紧急状态立法形式来看,紧急状态既可以在宪法中加以规定,也可以在法律和法规等形式中加以规定。但是…  相似文献   

7.
<正>"法者,治之端也。"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长治久安,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依法治国。探索法制之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发现,中国历代封建社会并不缺乏法律制度。自国家出现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开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点鲜明的法律体系。我们所熟知的如《秦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例》。不过,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也正是由于绝对权力和特权的大量存在,中国始终无法走出"人治"和  相似文献   

8.
宪法的产生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贯彻实施好宪法,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稳定、人民权利的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982年宪法颁布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宪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领导特权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传统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防止领导特权的法制不健全;三是领导特权能为其拥有者带来诸多利益。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治理领导特权:一是加强民主法治和反对特权宣传教育,消除特权思想的影响;二是建立健全防止特权现象的法律和制度,为治理领导特权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利益、法律与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法律的产生与利益分化密切相关,利益格局的变化促进法律的变化。社会中人们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为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决定了法律的功能。法律明确各种利益的界限,控制利益冲突,保证人们获取利益而又可以付出最小代价。法律不仅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且要平衡社会各种利益。法律不是利益格局的被动映照,而是通过创设制度与程序能动地影响利益分配。利益是权利的基础、内容和目的,但是权利不同于利益,高于利益。  相似文献   

11.
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决定性影响力。一、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的权威在现实层面体现于其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效力。宪法是一切法律制定、运行以及遵守的  相似文献   

12.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权威。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好的宪法,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实际生活中,尚未真正树立起宪法权威。小法冲击大法、规章冲击法规、法规冲击法律的现象较多。因此,建立法治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宪法秩序,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把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多种问题提高到宪法原则上来认识和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法律保障,使政府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揭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治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方  相似文献   

14.
周永坤 《学习论坛》2005,21(3):78-80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从世界宪法视野观察,这一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具有开创性和莫基性,形成的宪法传统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宪法,其开创的国家结构与成共同纲领》相比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1954年宪法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序言的设置与序言本身的内容不理想,关于社会经沫制磨的规字植得商榷.雾法保障制彦部分尚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各种法律都相应的处于变革之中,宪法也不例外。本文试图解析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阐述中国当代宪法修改的特征及其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并追问如何通过进一步宪法修改以更好地推动社会转型。一、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之基本内容所谓的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由一个形态全面向另一个形态转变,其中包括社会的结构、社会的运行、社会的价值等层面的转变。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之中,具体而言,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意识的转变个体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  相似文献   

16.
所谓依法执政,就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权的组织、运行方面,以及以此为基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其权限、程序、实施方式等必须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必须按宪法和法律的规范行使权力,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其关键就是要通过法律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制约公共权力,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相似文献   

17.
卯蔚菊 《实践》2002,(8):38-40
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本行政区城内重点行使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对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实施经常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县级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合法性”(1egitimacy)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统治者来说,合法性是指拥有普遍的行为标准(大多数人或传统、法律)所承认的正当理由的状态,这种标准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还可以是贵族家庭的继承人顺序,并且普遍的行为标准是个历史性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对政治的支持,公众对政治体制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9.
季委 《新长征》2011,(11):46-47
社会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管理是政府履职和作为的基石。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是社会主体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利用一切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严格地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进行,不允许有任何法外特权。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民主法制化,而影响民主法制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行政权力,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反腐倡廉、消除特权的制度保障,同时也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所在。依法行政作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现代国家进行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由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人们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