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析美国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个世纪以来 ,欧亚大陆一直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 ,是世界主要力量活动的舞台 ,世界历史上诸次大的战争都发生于此。直到今天 ,它仍然是大国之间较量的重要场所和国际格局调整的主要对象。冷战结束以后 ,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 ,自命为“世界领袖” ,认定美充当世界霸主的时代已经到来。鉴于欧亚大陆极其重要的地缘价值 ,美视之为“塑造”2 1世纪世界 ,建立单极统治的“大棋盘” ,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从西、东、南三个方向开始进行一系列调整。  相似文献   

2.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由来和特点侯远长,刘维丽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洲,近代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里。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都把欧洲看作战略重点,千方百计控制、掠夺和干涉这个地区,使得欧洲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地缘政治局面。20世纪90年代,欧...  相似文献   

3.
“实力最有发言权,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平力量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就能有效地挫败超级大国的战争计划,阻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即使是超级大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也能有效地控制住战争的进程和规模,能担负起组建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一)在此世纪之交时,回眸与展望犯罪理论研究,自感把握全局力有不逮,只能谈谈自己的想法。20世纪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世纪的前50年人类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于是又有了俄罗斯的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后50年则是全球相对和平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还在上个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指出过: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比此前历史上积累的还要多。20世纪的经济也是这样,世界上能养活的人口在20世纪前不到20亿,而到世纪末将达70亿①,科技的发展更技著名的“摩尔定律”而倍增②,世纪初人类方能离地起飞,现在已奔向其…  相似文献   

5.
美国“参与和扩展”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位苏格冷战结束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多元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外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旨在对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一...  相似文献   

6.
美欧关系     
21世纪初的国际体系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单极体系,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军事实力主导国际事务。在未来的10-20年内,这一单极体系仍将维持下去,多极体系的形成尚待时日。美欧双方虽然在意识形态、文化上具有很大同质性,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发展,美欧分歧会越来越多,但直接冲突的可能较小。  相似文献   

7.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世界历史上 ,大国的对外扩张往往伴随着文化扩张 ,只有文化上的征服才会实现长治久安。自从 2 0世纪 4 0年代美国建立了它的霸权体系以来 ,除了使用“硬实力”维护和加强其霸权地位外 ,也更加重视“软实力”的运用 ,从而使美国霸权呈现出明显的文化霸权的特性。美国的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外援助、利用文化交流和借助大众传媒等方式强行推行其价值观和民主、人权标准 ,以此来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 ,企图实现美国的一统天下。美国这种文化扩张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其特殊的民族文化传统、战后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对现代传媒的垄断以及美国本身雄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科索沃战争———冷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北约组织以新的名义存活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两极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力量失衡状态,大肆向北约域外进行扩张,以巩固和发展其冷战胜利成果,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西方的这种攻势,起初曾利用东欧国家要求“回归欧洲”的愿望,利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授权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如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接纳某些东欧国家为北约组织的新成员、对前南危机和波黑冲突进行干预)。随着…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玲玲 《理论前沿》2005,(14):32-33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世界经济的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评述,并提出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引言“thecityuponahill”译为“山巅之城”,如果以为就是指坐落在小山上的城市,世界上这样的城市不胜枚举,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词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美国价值观的基石。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一瞥美国———这个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价值取向。2.追本溯源2.1源头在《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登山训众”教导门徒时说:“你们好比世上的光。城造在山巅,是不能隐藏的。”[1](P4-5)这是“山巅之城”的最早出处。经文的大意是希望基督教圣徒不仅自己要有好的行为,还要为世人做榜样,把好行为发扬光大,要建造山巅上的城———榜…  相似文献   

11.
人权问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把维护人权作为其推行外政策的手段和道义基础,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过程,逐步把人权问题国际化、政治化,并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为反对共产主义和维护其霸权地位及强权政治服务。纵观历史,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历史上的波兰有过三次被他国瓜分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重新在东欧建国。历史的机遇促使其推行“大波兰战略”,积极追逐在中东欧的大国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外交政策尽管有明显的转变,但无论“一边倒”还是“等距离外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大国心态的影响。然而,小国的大国心态又成为波兰陷入历史怪圈的因素,波兰后来还是没有逃脱被分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战略重点是否东移周岳峰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世界各国纷纷调整了各自的对外战略。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战略重点是否东移,是一个令人关注且与我国有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种不同...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时代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 ,人文主义曾经拉开了世界近代的历史帷幕 ,并曾在几个世纪中 ,启蒙了全世界各国千百万人民。欧洲的文艺复兴 ,从各个方面冲击着生活在中世纪精神枷锁中的欧洲民众 ,使他们首先在精神上作为人而挺立起来。 1 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更呼唤出著名的《独立宣言》与《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呼唤出北美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 ,与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历史时代。这种呼唤穿透过厚厚的历史云帐 ,穿透过两个世纪的峥嵘岁月 ,于 2 0世纪初在遥远的东方激起了高亢的回声。在中国和亚洲各国 ,民众从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家那里 ,吸取了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5.
廖逊 《海南人大》2012,(10):13-17
地缘政治一日本、越南和菲律宾,正在破坏二战后的国际基本格局,美国集战胜国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于一身,非但一言不发,还有意纵容。要知其中奥密,首先要了解英美两国,一脉相承的地缘政治理论。正如经济学有个"经济人"假设,地缘政治学也有个"空间人"假设。说的是,一切人都生活在既定的地球空间,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物候、观念文化、民族国家,都先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与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各国政府逐渐将环境事务纳入对外政策考虑范围,环境外交随之兴起。作为世界政治舞台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环境外交领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尝试对尼克松执政以来,美国国际环境外交的演变进行简要的梳理,从而较为深入地发掘其环境外交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伊核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有着相当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它是美国维护霸权稳定与伊朗捍卫国家安全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单极与多极力量、北南双方角力的过程。虽然美国仍旧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但由于受到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大国力量牵制、伊朗综合实力较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动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变小。伊核问题仍将在未来保持一种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的状态,并成为美国霸权危机的又一源头。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五千年来,大小战争总共发生了14513次,没有战争的时间只有292年。不过,战争的次数虽然不少,能使人们永志不忘的世界大战却只有两次。这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上世纪上半叶,在时间上仅仅相隔20来年。一战历时4年零三个月,参战国遍及五大洲的33个国家;二战历时6年,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战火遍燃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地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在参战国家和战争结局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埋下了伏…  相似文献   

19.
最近五千年来,大小战争总共发生了14513次,没有战争的时间只有292年.不过,战争的次数虽然不少,能使人们永志不忘的世界大战却只有两次.这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上世纪上半叶,在时间上仅仅相隔20来年.一战历时4年零三个月,参战国遍及五大洲的33个国家;二战历时6年,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战火遍燃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地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在参战国家和战争结局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一场欧债危机让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体陷入空前危机。如何解决目前的危局,欧洲人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暴露了欧洲人在走向联合过程当中的困境,即是做自己的欧洲还是欧洲的自己。欧债危机也让欧盟的政治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一个仍然是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里,国家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博弈一直是阻碍共同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欧债危机让这个绊脚石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威力。未来的欧盟将走向何方,这是欧盟人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