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自己只有一儿一女.各有工作岗位,不在家里居住.但是朱德总司令身边却抚养了10个孩子.除去一个外孙刘建,其余都是侄子、侄女、侄孙.这些孩子都是朱德四川省仪陇县老家的同胞兄弟姐妹们的孩子,他们住在朱德副主席家里,一切费用均由朱德总司令负担.  相似文献   

2.
朱德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建设年代,朱德的穿着都十分简朴,衣服上经常打满补丁.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视察,他的饮食都非常简单.在自己节俭的同时,朱德还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朱德看来:奢侈浪费的风气不是小问题,只追求个人享受,不愿意艰苦奋斗, “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而“勤劳和节俭,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杨得志与朱德,一个是湖南人,开国上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1928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朱德的率领下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中,杨得志和朱德一直保持着浓浓的将帅情谊,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爱花、养花、赞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逸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也非常喜欢花,留下了许多爱花的故事。 毛泽东为荷清土 1931年5月31日,毛泽东、朱德率师  相似文献   

5.
尹家民 《湘潮》2014,(5):12-16
革命战争年代,朱德不仅战功显赫,声名远扬,由此还与史沫特莱、史迪威等国际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朱德不顾近70岁的高龄,还曾有过频繁的外事活动,最长的一次出访竟长达110多天。翻看共和国历史,恐怕还没有哪位领袖也有过如此纪录。为史沫特莱题写墓碑在延安时期,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接触了比别人更多的国际友人。"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朱德给这些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许多人与朱德保持了一生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朱德脱险记     
1927年秋,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朱德和陈毅率领起义军余部"穿山西进、直奔湘南",在湘南汝城与国民党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建立了秘密的统一战线.朱德部队以国民党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团番号作掩护,朱德化名王楷,以王团长的名义活动在湘粤边界.12月初朱德奉上级党组织指示,率部来粤参加广州起义.当部队到达韶关时,广州起义已经失败.于是,朱德部队便转战湘粤边的粤北的仁化、曲江等地一个多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里讲述的是朱德前往汝城范石生处途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邓小平、张闻天、陈毅、罗荣桓、彭德怀、贺龙、谢觉哉、陶铸、许光达、王树声、徐特立、徐立清、李立三、萧克、萧华、万里、邓颖超、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8.
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在永春福鼎、一都等地的革命活动,唤醒了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推动了泉属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这一时期也是朱德建军思想从酝酿、形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老百姓眼中的朱德总司令 对于朱德总司令叱咤风云、高超谋略、指挥若定、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广大人民群众耳闻目睹,赞不绝口,并到处争相传颂:鼓儿敲,敲咚咚,朱德将军善用兵,战术最精通.既沉着又鲜明,中国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世界都闻名,哪一个不说他是抗日将领头一名.  相似文献   

10.
朱德赞誉的"最伟大的军阀叛女" 仲春的晋东,乍暖还寒.1940年2月底的一天,正在五台石盘口指挥对日寇作战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接到参谋人员的报告,说有报名"杨汉秀"的女游击队员,策马而来要见他.朱德一时想不起是谁,同意卫兵把人带来.少顷,一个颀秀干练的戎装女子,站在门口响亮地一声"报告",又敬上标准的军礼.朱德愣愣地瞅着这个英姿飒爽的女游击队员,良久才失声而道:"是你呀,汉秀!都让我认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朱德、毛泽东红军井冈山会师80周年纪念。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3年的时间,留下了八个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都堪称调查研究的模范.朱德一生调查研究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敬仰.朱德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回顾朱德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代伟人求真务实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一书,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泰然教授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撰写的一部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学术专著.这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9万字,内容全面、观点鲜明、学术性强,填补了学术界关于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空白.其内容的全面性如下. 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该专著写到,建国前,朱德就提出:政策的中心是发展生产,每个人都要学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永远是人民的天下了,生产要天天往上升,否则和敌人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相似文献   

14.
刘开寿 《探索》2006,3(5):19-24
文章分为三部分,主要观点如下1.朱德同志是新中国党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的主要创建者,在朱德同志主持下,新中国党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朱德同志对党的纪检(监察)理论的主要贡献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就包含着朱德同志从纪检(监察)方面的重要贡献--在关于纪检工作的指导思想、关于执政条件下反对官僚主义问题、关于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关于纪检机关的工作方针、关于党委对纪检工作的领导、关于加强纪检机关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有明确而独到的见解.3.朱德同志的纪检(监察)思想在当前的指导意义像朱德同志那样客观地分析党内现状;像朱德同志提倡的那样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像朱德同志那样坚持党的纪检工作方针,坚决维护和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像朱德同志那样正确坚持纪律检查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保证党对纪检工作的坚强领导;让党内德高望重的同志来做党的监督检查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像朱德同志所期望的那样的纪检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朱德委员长是中华人民共和闰的开国元勋,是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的一生是戎马生涯的一生,也是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的一生.在战争年代,朱德带领部队转战于深山老林中时都不忘采集兰花,并把它们种在各种简易的便于携带的盆具中;在和平年代,在繁忙的上作之余,与他相伴的也是兰花.兰花是国香,朱德是兰化迷,对兰花可谓一往情深,因此朱德还被他身边的许多同志称为"香帅".  相似文献   

16.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革命老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实践.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两次进入闽西北,为革命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三明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提起开国十大元帅之首,人人皆知是朱德。可你是否知道,从1955年授衔开始,一直到朱德去世,整整21年间,他竟然一次都没有领过元帅的工资。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了解朱德一直以来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就明白不肯拿元帅工资只不过是他的"常规操作"罢了。曾经因接见外宾的需要,工作人员准备为朱德做新衣服,他却说什么都不同意,认为把钱省下来支援国家建设更有价值和意义。平时,朱德穿的也都是旧衣服,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朱德与董必武 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就连朱德这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人民老英雄也不能幸免于难。但人民不会忘记朱德,党和军队不会忘记朱德。每逢外出活动,比如参观,比如开会,掌声总是向着朱德拍响,群众和同志们都尊他走在最前。 这时,朱德忽然移动着手杖后退了。他站住脚,一手拄杖,一手去拉董必武,请董必武走前边。 董必武也朝后退,用双手“送”朱德在前走。 这样无声地谦让一下,董老终于先开口了。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与朱德的初次会面是在北伐战争期间.1926年,郭沫若在北伐军政治部任职.当郭沫若随北伐军进驻武汉时,刚从德国回来的朱德也来到这里.一天,朱德专程到设在汉口的政治部拜访郭沫若.朱德是一位很朴实的人,尽管在海外求学数年,却仍然穿着一件毛蓝布大褂.在郭沫若看来"他就像一位乡下的村长".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朱德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的领袖,也都是别具一格的诗人.诗如其人,见之于毛泽东和朱德的作品,此语信然.毛泽东豪放,朱德质朴.在半个世纪的革命行程中,朱德有过几次与毛泽东的唱和,为两位世纪伟人的交往,也为中国现代革命的史册增添了奇光异彩.1945年8月上旬,美国接连以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在此形势下,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朱德也接连发布七道命令.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三次电邀由延安飞抵重庆,进行举世瞩目的国共谈判.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求索诗词,毛泽东以作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应索.11月,重庆《新民报晚刊》以传抄稿形式首先将咏雪词公诸于世,遂引起各方纷纷唱和,一时蔚为大观.在长长的唱和者名单中,也有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