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尤为严重.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是对目前各国(地区)银行体系效率的一次检验.在此背景下,本文关注的是拉美银行体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效率问题.研究证明,拉美银行业改革通过推进银行私有化和大量引进外资银行,不仅增强了本国银行体系的资本实力,同时提升了本国银行的盈利水平,无形中也增强了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事实证明,这些改革措施都十分有助于拉美国家建立富有效率的银行体系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银行业改革也确保拉美国家的银行体系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仍保持强劲的投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05,(2):46-50,58
金融危机、禽流感、局部地区的动乱或战争,都没有中断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西方“回归”东方,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不过亚洲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深入解决以下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世界经济被金融、能源、粮食三重危机所笼罩.尤其是金融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地扩散和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今年,亚太地区经济总体增势依然强劲。除日本外,发达成员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东南亚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放慢;其他发展中成员经济形势看好。总起来看,该地区仍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目前仅次于美国、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有望成为率先摆脱金融危机、走出经济低谷的地区,并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无论立足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还是着眼长远谋求更大更好的发展,都须在以下六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具有债务驱动特征,其经常项目收支长期保持逆差,联邦财政长期保持年度赤字.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私人部门债务萎缩,而联邦债务大幅上升,造成债务风险从私人部门向联邦政府债券转移.同时,经济金融危机加剧美国社会贫富分化,政治经济矛盾激化,民主、共和两党以债务问题为砝码,不断挑起政治斗争,从而使美国主权债务问题成为影响未来美国和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一大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孙静 《国际观察》2002,(6):60-6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东亚国家一直在探计地区货币合作的方式,同时,欧元的正式启动又启发人们思考能否在东亚地区也建立共同货币区以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本文试以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论述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和世界带来的灾难人们尚记忆犹新.但由于种种风险因素的存在,东亚地区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文论述了东亚地区加强地区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根据2003年8月开始实施的对泰国日资企业的调查,就东盟、中国及日本的关系加以论述。尤其在关注投资和贸易动向的同时,就现在成为热门话题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动向进行评述,并对“东亚共同体”等地区一体化的动向加以考察。一.东亚的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动向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东亚的投资及贸易动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就直接投资来看,出现了从东盟向中国转移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外国对东盟主要5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的投资不断趋于扩大,但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1999年减少到2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经济危机后,有人担心它将像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那样危及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阿根廷经济危机并没有对整个拉美地区的经济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