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都是国际体系内的突出现象。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新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背后的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影响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新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加深对国际合作的需求,并为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面对这种形势,中国的能源外交政策应该包括全球能源治理、国际交流对话、双边合作等三个方面。中国要倡导能源全球主义的发展理念,通过合作共赢参与和塑造国际能源体系,积极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发展及全球能源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2.
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互利、互补的经济合作关系,但乌能源潜力和中国的投资潜力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未来双方经济合作的重点将是能源合作.乌应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中方共同建立油气勘探开发合资企业,积极吸引中国企业参与乌能源企业私有化项目,与中方合作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3.
自《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世界多数国家明确宣布了各自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碳中和已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南亚地区可再生能源蕴藏丰富、类型多元,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经验丰富,与南亚国家优势互补,且具有共同的发展诉求、扎实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前景;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的多重挑战。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和南亚各国应该树立命运与共的能源合作理念、发挥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优势、搭建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平台机制、拓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领域范围,加快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外交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参与国际多边能源合作是满足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的必要途径.国际能源机构作为发达国家能源政策协调机制,在应对世界能源危机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深化与国际能源机构的合作,甚至加入该机构,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几年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降低和投资急剧增加,拉美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从产业规制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支持对拉美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拉美国家普遍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扶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拍卖制、净计量、上网电价、配额制及财政激励。尽管拉美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绩效显著,但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依然面临技术障碍、市场障碍和社会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需要保证政策长期稳定和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企业的主动性、获得社会的认可并鼓励可再生能源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机制。拉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佳实践包括关注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法律化、形成完备的政策工具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实行严格的安全监管制度、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绿色发展:全球态势与中国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在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绿色发展代表了未来全球发展方向,也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焦点.中国需要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积极应对,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至今,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经济体在APEC框架下进行了一系列多边能源合作,涉及能源效率与节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能源运输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APEC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能源合作机制及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合作原则.APEC多边能源合作受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比较大,区域内各经济体由于自身条件而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已经广泛参加国际多边能源合作,APEC多边能源合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加速开发,巴西油气生产迎来拐点,未来有望跻身世界前六大产油国之列。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能源企业开拓巴西能源市场有利于缓解能源"瓶颈",实现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中拉整体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巴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极强的全球示范效应,有利于带动中拉产能对接,实现中拉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巴能源合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原油贸易、市场参与、技术吸收和生物能源开发是两国合作的主要内容。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会遇到来自资源民族主义、文化制度差异、法律制度制约、党派博弈因素以及美国因素的干扰和挑战。为实现中巴能源合作的稳健发展,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能源外交策略,在增进对巴西能源市场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日本和韩国的介入经验,同时处理好中国、美国与巴西三边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球资源储量不利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压力下,核能发电成为各国替代能源的优先选择.中国与俄罗斯以建立在广泛共识基础上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契机,加快了两国于上个世纪末就启动的核电合作步伐.中俄核电合作空间广阔,但阻碍因素也不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提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外多国企业共同在第三国市场开展经济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在三方合作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是通过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合作,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首脑外交的推动下,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呈现法律与机制建设先行、融资与项目合作齐头并进、以非洲和东南亚为重点区域等特点。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通过开放的、包容的合作,实现发达国家技术和中国产能优势的互补,推动第三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