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英桥  王飞 《律师世界》2002,(12):46-46
为强化全市法律服务市场管理工作,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咸宁市司法局采取了四条解决措施:一是未经司法行政机关年检注册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或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名义参与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和非诉讼活动。二是律师事务所不得聘用基层法律服务所人员从事律师工作。法律服务人员(律师、实习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服务机构执业,不得互相借用办案公函,委托代理合同等办案手续。三是实习律师必须执证上岗。实习律师及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法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律师事务所涉讼的案件呈递增的趋势,涉案的标的金额也逐步上升。从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律师事务所涉讼案件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法律服务合同(亦有列案由为诉讼代理合同、委托合同者)、侵害第三人权利以及劳动争议几个方面。还出现了因企业之间并购、合资及合作经营以及因律师事务所的解散、清算而引发的新类型诉讼。分析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律师的诉讼,可以发现。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涉讼的主要原因与律师的业务活动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运作及管理密切相关。在律师业务活动中,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并收取约定的服务费用。在特殊的情况下,律师服务合同的履行结果会对律师服务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造成损害。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则涉及到律师事务所中的合伙关系、劳动关系问题。因此.律师涉讼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律师服务合同履行不当而引发违约诉讼。  相似文献   

3.
在执行阶段,律师接受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委托,参与法院的执行活动,在所受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协助人民法院及时、正确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的实体权益(以下称执行程序代理),是律师民事诉讼代理业务的组成部分,是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有效方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长期以来,民事诉讼代理形成了“执行不代理”的惯例。律师只能代理当事人参与民事、经济案件的审判程序(以下称审判程序代理),包括参加诉前、诉中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民事活动日益频繁,民事纠纷逐渐增多,律师代理的大部分是民事案件。从司法实践来看,律师和审判人员对于民事诉讼,比较注意从实体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容易忽视从程序上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然而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实体法总是和保障这些法律实施的程序法密切相关的。没有程序法,实体法的内容无从实现。律师作为国家法律工作者,作为诉讼代理人有义务和责任不仅在实体上而且在程序上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协助审判机关共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法制与经济》2004,(9):54-56
律师制度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通过参与司法活动.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对偏离于法律的公权和私权的制衡。律师阶层在一个国家中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出该国家的民主和法治程度。  相似文献   

6.
律师作为诉讼和非诉讼代理人的责任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律师在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和律师法及有关规定,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接受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代理人时的委托,并在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理委托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活动为民事诉讼代理。代理律师在此过程常见的错误有:一、律师办理和解除委托代理手续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律师与委托当事人办理代理手续是…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界和律师界对律师代理申请执行人参加民事执行程序,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对律师能否代理被执行人参加民事执行程序,却存在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律师在执行阶段接受被执行人委托没有法律依据,同时被执行人在执行阶段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律师的代理活动不具有实际内容,因此,律师不直代理被执行人参加民事执行程序。第二种观点认为,做为被执行人的代理人,律师在执行阶段的活动,符合律师法律服务的宗旨,有利于维护被执行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协助法院正确执行法律文书,因此,律师可以…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律师》2014,(8):89-91
最高法院:建立律师辩护代理意见与法院裁判文书说理衔接机制 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贺小荣说,四五改革纲要提出,要切实保护律师在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中的各项诉讼权利,突出保护律师在庭审当中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权利。同时指出,律师权利最集中的表现是在庭审环节。刑事辩护、民事代理和法庭辩论、举证质证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保护律师的权利。人民法院将探索建立律师辩护代理意见与裁判文书说理进行有效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9.
1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分庭抗礼。其层法律服务所是由不具有律师资格的司法助理员或其他司法行政人员组成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他们开展全部的律师业务,身处基层,联络广泛、收费偏低、就近服务,轻取相当数量的律师业务。2公证处见缝插针。公证员是国家公证人员,不具有律师属性,但长时间以来,公证员也开展起了有偿法律服务活动,如担任法律顾问、充当诉讼代理人、代写法律事务文书、追索欠款等等。他们从律师碗里抢起了一杯羹。3其他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兴起。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无本生利,毫无亏损之忧一。于是一些单位便办起了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第二条 法官应当严格依法办案,不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利用各种关系、以不正当方式对案件审判进行的干涉或者施加的影响。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并不得利用这种…  相似文献   

11.
代表人诉讼中的利益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院、当事人和律师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代表人诉讼的程序效果,民事司法难以满足各方利益诉求是造成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休眠”的主要原因。在法院方面,我国的政策实施型司法程序消弭了法院在代表人诉讼中的利益诉求;在当事人方面,立法上则存在着利益诉求难以转化为诉讼权利,当事人缺乏理性诉讼动力等症结;律师在代理代表人诉讼过程中职业的公共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冲突十分明显,降低了其在代表人诉讼中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2.
律师应有刑事责任豁免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 《中国律师》2001,(3):44-45
律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高度风险责任的职业。尤其在诉讼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案件事实及严密精巧的法律规范体系,律师之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节省诉讼成本,避免案件重复诉讼,许多国家对律师在诉讼过程中之疏忽免于合同或侵权赔偿,这是赋予律师诉讼活动中的民事疏忽赔偿豁免权。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之更严肃的问题: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尤其是刑事责任之豁免。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虽然与公安、检察、法院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分工却截然不同。在法律设置上,公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第二条法官应当严格依法办案,不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利用各种关系、以不正当方式对案件审判进行的干涉或者施加的影响。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并不得利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围绕专利法律服务领域的行业准入问题、特别是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从事专利法律服务的从业资质问题,在专利代理及律师行业中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和分歧。《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些分歧更加具体化和表面化,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极大关注。本文仅从专利诉讼业务、专利无效宣告业务、律师事务所代理专利申请业务几个方面,就律师参与专利法律服务以及律师与专利代理人相互之间的互补、竞争、融合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律师费用的损害赔偿,从广义上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胜诉当事人聘请律师的费用可否向败诉方要求赔偿;二是指律师事务所对该所律师因故意或过失给客户造成损害,向客户进行的赔偿。因第二个方面问题国内学说已论述较多,故本文仅就第一方面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有益于我国律师费用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国外与我国台湾司法判例及学说 当事人委托律师参与民事诉讼,就律师费用是否可以向败诉方请求赔偿,各国所采制度不同。 英国、法国、德国等是实行律师强制代理诉讼制度,即当事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律师来代理诉讼并…  相似文献   

16.
(特约记者刘恒寿)最近,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管理,维护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规定》,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公民依法参加诉讼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指出:律师履行职务时,必须同时持有本年度注册的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开具的出庭公函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的诉讼活动,应向司法机关出具经省司法厅当年注册的《法律服务执照》、法律服务所开具的介绍信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律咨询服务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施行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我国民事案件(包括经济案件,下同)的审判越来越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能否提供对已有利的确实充分的证据,是直接影响到其胜诉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代理人,律师为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较好的代理效果,在代理案件的全过程中,就必须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本文拟就律师在民事代理中调查取证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律师调查取证的法律依据及其完善《律师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律师参与诉讼活动,有权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单位,个入调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使举证原则已由法院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从各地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由当事人或其所委托的律师自行收集证据,这必然导致律师代理业务中调查取证的工作量大为增加,如果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则可能导致败诉的结果,由此就对律师取证的效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如何提高律师取证的效力,或者说,如何完善保全证据的法律途径,已经是摆在律师界、公证界的一个共同课题。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律师取证中引入公证机制,倡导办理保全证据公证,是提高律师取证效力从而确保在诉讼活动中更…  相似文献   

19.
<正>委托诉讼代理是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是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通过委托代理人实现自身的诉讼意志及权利。完备的诉讼代理制度对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以及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至关重要。相较于职业律师诉讼代理,非法律职业的普通公民诉讼代理的设立初衷是作为职业律师诉讼代理的补充,是基于地域差异等特定考量因素,为弥补职业律师资源供给的不足、保障当事人利益而为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消息称,某省将设立首批公职律师,专为政府提供法律决策。司法厅有关负责人说,公职律师的职责是为本级政府或部门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法律建议,按照政府的要求参与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议和修改,代理本级政府或部门参加诉讼、仲裁活动,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