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子,又称字条、便条,词典定义为“简短的信”。发展到今天,条子作为一种简单书信,虽无大的变化,但在实际生活中作用却发生很大变化,某些掌握着大小不同权柄的人物,写“条子”文字简洁,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由于使用对象不同,口气有别,内容更是林林总总。据笔者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几类:怀旧启发式——当违纪行为,尤其是某些领导干部的违纪行为刚立案查处时,各种“条子”便纷至沓来。“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我就是看着你成长起来的。对人的处理要慎重啊!”老领导谆谆告诫,将古谕今,点到为止。开门见山式——每当换届之际、…  相似文献   

2.
晚清名臣、湖广总督、“慧眼识得孙中山”的张之洞,过年时都是让部下拎着皮箱往外跑,去哪里?去当铺,把身边值钱之物送到当铺换俩过年钱。  相似文献   

3.
一、案情1993年9月上旬,江苏射阳县四明乡东连村农民徐××得知其弟徐×在无锡打工时,与他人合伙,多次撬盗保险柜,盗窃金额达人民币20余万元,已被无锡市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徐苦于无人帮忙打听其弟的案情并“关照”其弟,恰巧同村的顾X串门,闻罢此事向徐献上一计:“我家隔壁AXX的哥哥在江苏省劳改局当局长(实为副局长),找他写个条子,办好此事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顾/立即把徐XX带到AXX家,恳请其帮忙,一起去南京找他当局长的哥哥说情。AXX拒绝同行,只是念在本乡本上的份上,给徐、顾写了一张便条。19ed年9月17日上午,徐…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买画     
于俊道 《政府法制》2014,(26):59-59
张之洞虽是晚清名臣,但长相确实不敢恭维,而且瘦弱矮小,怎么看都没有官样儿。 他刚接任湖广总督时,当地的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这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个下属。画作完成后,画家公然把它挂在自己的画展上,以此聚敛人气。其他官员和百姓们听说后,纷纷赶来看画展,想一睹张之洞的“芳容”。这幅画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将本来就长得寒碜的张之洞丑化得惨不忍睹,让人看后哑然失笑。不喜欢张之洞的人因此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5.
明眼人一看即知,按照公文的学问,“条子”是不能与“指示”、“批示”并列的,因为“指示”、“批示”是正式的公文文体,而“条子”不是,其实,笔者只是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我们正常接触到的这些应用文体,正在发生嬗变:指示降级了,批示批滥了,条子值钱了。  相似文献   

6.
十年以前,报上有条消息,说是某大学学生外出,要留一张便条,却把“钥匙”二字忘了,问遍同寝室的人,竟谁也不会写,最后只好用英文“key”一词。当时看了这条消息,不觉心有戚戚焉。我想,中华文化是座宝库,这些人连“钥匙”也丢了,要进宝库谈何容易。别以为这是旧闻。就在上个星期,  相似文献   

7.
肖某夫妇俩租赁县食品厂门市部自营商品销售、1991年6月12日,肖某到烟酒糖公司下属单位商场购白糖四吨,因未带现金,根据该商场自定的业务手续程序规定,由肖某写欠条交商场实物负责人秦某,秦在商场经理傅某笔记本上按记录签名,傅某再写加盖了商场公章的便条交购货人肖某到仓库付糖,而后由秦某(别人不可代替)到仓库与保管结帐并收回付糖条子,再凭条子和秦某在笔记本子上签名的记录,秦某和博某对帐并结帐,如果帐不错,款不少,也无外欠款,秦制作报表报公司会计,同时双方将付糖条子和笔记本烧毁。1991年8月,该商场关闭。1993年3…  相似文献   

8.
圈的联想     
留不知产生于何时,可能在洞居时便有了。生活中经常在画图,围的扭力不胜枚举。我地电视台做“贝贝智多星”广告,就是从日开始的,它把田比作什么?“算盘的珠子计五的月亮,娃娃的脸蛋笑没了眼”等等,这是图的外表。有人把家比作圈,“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人生也同样是个圈,不管贫穷富贵,都得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才是围的深入。至于情人眼中的圈,任遥想。清朝梁绍王讲过一个笑话:有位姑娘写情书给恋人,满纸是圈,不见一字,恋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教高手指点,悟出谜底: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儿在圈…  相似文献   

9.
王鸿任 《江淮法治》2009,(21):38-38
1997年底我当选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没来得及全面学习,1998年4月上旬便接到当月13日到颍上县参加全省代表工作座谈会的通知。我写的发言稿交有关领导审阅,他虽然只划掉“议案”两个字,但郑重指出:“你把议案与建议混淆了!”我想当然地问:“议案能不包括建议吗?”“它们谁也不包括谁,不符合要求的议案可以转为建议。”这一说,我更糊涂了。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铜山县,许多人一提起县人民法院院长李开华,都赞扬说: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是当代的好法官。一在人情与法律的天平上,李开华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官司刚进门,双方都托人。”每办一案,写条子的,打电话的,说情的便接踵而至。对此,开华说:“谁都有权反映情况,但在处理时,一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是法官的天职!”去年夏天,某乡两农民发生纠纷,造成伤害,其中一方构成伤害罪。李开华的父亲来找儿子,为被告说情:“老亲四邻的,找了我四五趟,能宽就宽,能不判就算了。”李开华说得利索:“不…  相似文献   

11.
常听说这样的事:某某明明违法乱纪,但因其“来头”大,执法人员无可奈何;或者一看“来头”的条子, 执法人员便赶紧照办,惟恐“来头”责其不敬。“来头”何以有如此威风?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方面,社会对握有权力的“来头”缺乏制约机制,他们在客观上很容易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有些执法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一看“来头”大,便不能秉公办事,放弃职守。“来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1993年6月23日,中级法院民庭通知古鉴兹及其律师李大进、李荣胜及律师金桂珠去谈话;王国藩及其代理人蔡志革。刘勇也到庭,并带来了古鉴兹们不认识的两个人。等谈话开始后,古鉴兹和李荣胜觉得比上一次的谈话更饶有风趣——审判长张贤昌问王国藩:“你对古鉴兹写这本《穷棒子王国》起诉,当时怎么考虑的?”王国藩答:“他诬蔑我,还有诬蔑毛主席。”“你认识古鉴兹?”“认识,了解。他在我们树下放五年劳动改造,吃饭住房未交钱,这本书改名不改性,改姓不改名,地点也变了,但一看就是写的我们那里的事,我认为殷大龙就是我。”“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健民 《政府法制》2014,(21):49-49
1986年,钱学森与在身边工作的专家汪成为谈起软件问题,聊着聊着,钱学森对汪成为说:“你说得很好,要不你先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于是汪成为写了一篇文章交给钱学森.第二天,汪成为找到钱学森:“钱老,稿子您看了吗?”钱学森微微一笑,说:“我送你一首诗吧.”就在汪成为纳闷的时候,钱学森念起来:“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相似文献   

14.
(三)律师执业面临困惑记得在两年前,就在这里讲座的时候,同学们问我,做律师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两个字,“难受”。做律师确实很难受。律师办理刑事案件,上有尖刀,下有陷阶,防不胜防。律师因办案被追究“责任”的人数,全国恐怕已经过百了。我下周要去吉林白山市出庭,去为吉林大学的一位刑法博士、副教授作辩护,这是第二次开庭。这个案件很典型!此人是兼职律师,他在办理一个二审死刑案件中,在被告哥哥的请求下,给被告传递了一个揭发犯罪线索的条子,被告就按他哥哥写的这个条子写了揭发检举材料,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破…  相似文献   

15.
幽默     
《政府法制》2014,(27):49-49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16.
潇洒走一回     
后你就自己坐公共回来好了。”我赶到小车班时,桑塔纳已经在“恭候”了,经理的姨妹也已经上了车,我一到,司机就开车上路了。车本来应该上环城路的、可“姨妹”让车拐到中山路穿城而过。我看看腕上的手表,觉得离开会时间还早,也没说什么。车进了城,三拐两拐去了人民医院,司机靠边停了车。“姨妹”说:“我进去找个人说两句话就出来,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等我一会儿。”5分钟,10分钟,直到4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姨妹”出来,我着急了对司机说:“开会的时间就要到了,是不是先送我到公司去,你开车再回来接她?”可司机说:“她…  相似文献   

17.
故事里的人     
<正>孙庆礼到村里开庭,阳光猛烈,正襟危坐,脑门儿上汗津津。庭审结束,村主任老孟奚落他:“乍一看吧,也不够威严,国徽挂树上,桌子凳子都简陋,跟那法槌都不配。可一抬头,哎呀那端坐中间的是谁?面如黑金,莫不是包黑坐堂!”孙庆礼看了看树,若有所思地说:“确实不能老挂,树也累。这样吧,下回你站后面举着如何?村主任就是为大伙儿服务的嘛!”  相似文献   

18.
朱国勇 《政府法制》2012,(32):45-45
北宋熙宁四年,苏轼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在前厅会客,苏轼便来到书房等待。只见书案上写着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看了,不由哑然失笑。虽说王安石作诗喜作巧语多辟蹊径,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吧。这明月哪里会叫,黄犬又如何能卧于花心?不通,不通之极!想着想着,苏轼不免技痒,他举起笔来,泼墨挥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9.
奉承     
人大多喜欢听好话,也就是喜欢别人奉承。我结婚的时候,大号对联写得非常动听,我看后很是高兴。这是因为、那对联对我是说的奉承话。上联是:周游列国名扬四海;下联是:捷报频传誉播九洲。简直奉承得不着边际,看了当然昏昏然。其实,我乃一介足不出户的文弱书生。“周游列国”从何说起?“名扬四海”更谈不上了。尽管写了几篇狗屁文章,但发表的甚少,所以知我名者一定不多。况且自认为有几分迂腐之气,脑子不容易转过弯来,怎么可能“名扬四海”“誉播九洲”呢?细想来十分名不符实,真让人觉得有几分羞愧和荒唐。我明知结婚对联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李贵德 《政府法制》2012,(14):34-34
人称“乐天派”的连局长,最近很郁闷。听说有人写了举报他的材料,却猜不出这人是谁,也不明白自己犯了哪一条。这天上午,连局长去医院安慰老婆后,便回到了办公室。一会儿,刁副局长悄然地来到他身边:“连局,夫人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