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它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应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在大陆法系中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之中,或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而在英美法系中通常被称为违约补救。本文选择了违约责任制度中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主要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通过对两大法系相关规定的比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缔约过失责任 ,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一方因违反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所生的先合同义务 ,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虽都以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的损失为要件 ,都是基于与合同相关的行为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都以损害赔偿为救济方法之一 ,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区别 ,下面本文对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作分析比较。(一 )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根本区别在于缔约过失行为发生于合…  相似文献   

3.
崔建远 《法学杂志》2016,(11):23-34
《民法总则(草案)》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违反了民事责任的质的规定性,有些也与过错责任原则不匹配,可取的方案是将其作为民事权利救济的方式.合同法将减少价款、退货作为违约责任的方式也不科学,《草案》未把它们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加以规定是合适的,应予坚持.民法总则应全面承认各种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不履行单方允诺所生义务产生的民事责任、不履行不当得利返还的民事责任、不履行无因管理关系中义务产生的民事责任.履行责任、返还责任、保证责任等虽然名为民事责任但实则系民事义务的情形,不得归入民事责任的制度之中.旅游、观看演出等合同中,旅行社等义务人违反义务的确造成了旅游者的精神损害的,应当成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并应纳入违约责任之中.关于民事责任的方式合并运用,应当采取“前款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运用;在符合构成要件并不违反公平正义的情况下,也可以合并运用”的表述.责任竞合制度应在几个方面完善:在违约行为侵害固有利益且不得重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债务不履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基本上是赔偿责任的竞合,承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一般违约责任的竞合,以及产品瑕疵场合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可用法律明文或规范意旨限制责任竞合.  相似文献   

4.
邵晶  张志泉 《经济与法》2003,(12):40-42
预期违约制度,又称先期违约或事前违约,是指在合同到期前,合同义务人无法履行或通过明示或默示方式表示其将不履行到期合同义务的一项合同法律制度。预期违约制度与实际违约制度不同。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届至时,对有效合同的义务的不履行,即构成实际违约,当事人对违约行为必然承担合同约定的或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5.
涉外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于会堂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构成违约,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外,应当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由于涉外经济合同具有特殊性,其违约责任的原则、范围及承担方式,与国内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违约责任指的是合同责任人不遵守合同相关内容,甚至违反。违反责任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合同义务,合同义务无法顺率履行是因为违约责任。文中通过对违约责任有关问题的探讨,目的在于使合同当事人更好地履行合同,保证我国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二节规定了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一、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概念。 所谓违反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后来履行应尽的合同义务。合同中的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就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包括因违反合同造成他方当事人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和根据双方约定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6,(10)
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否则就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虽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却可以依法不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经济合同违约责任的免除。因此,正确理解经济合同法中的免责条件,对于正确推行违约责任制度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四条和第四十一条等,对经济合同违约责任的免除问题作了不同的规定,初步建立了具  相似文献   

9.
违约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包括全部违约、预期违约、延迟履行、不适当履行四种。违约责任包括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为: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0.
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促进合同的履行,防止违约的发生以及弥补违约造成的损失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国立法对此都比较重视。《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同该法的其他规定一样,是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来的立法司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并参考《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同以往法律规定相比,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附随义务的形态、责任构成、具体承担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国内外的立法经验与判例,重新审视了在合同履行中违反附随义务可能存在的不同法律效果,并提出了我国合同法应采纳包括采取补救措施、解除合同和损害赔偿等在内的主要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林清 《法治研究》2012,(12):48-54
无论是对于法学理论还是司法实务的视角而言,违约责任都是合同法的核心问题,而对于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其合同义务之一方当事人而言是否需要承担相应之违约责任又取决于合同法所采纳之"归责原则"。对于我国《合同法》所采纳之归责原则向来有不同之看法,而且在合同起草的过程中争论也非常激烈,当前学说上通说认为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系无过失责任或者说是严格责任。有鉴于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违约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也决定着交易中所产生之风险的负担问题,对于当事人双方利益至巨。本文详细考察了合同法上各种有名合同的具体归责原则,从而最终得出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文章认为在契约自由原则或者说私法自治原则下,违约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在何种情形下承担违约责任、承担何种形式之违约责任、交易中的风险如何分配等问题均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而在当事人约定不明时法官则应当通过解释当事人之合同探求当事人之真实意思而加以确定,在确实无法探明当事人之意思时法律则应当依据不同之合同而模拟当事人通常所有之意思而加以规范,而不是整齐划一地加以规范,否则必将抑制交易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对加害给付概念与救济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害给付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侵害对方当事人固有利益的违约行为,构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受损害方有权在二者中选择其一保护其利益。这是我国关于加害给付的主导观点,其影响了我国合同法第122条。然而,这种观点是否得当颇值商榷。加害给付应为债务人有责违反合同义务,给债权人造成履行利益以外的人身、财产利益损害并不排除可能同时侵害债权人履行利益的行为;对于加害给付的救济并非只能依据合同法第122条规定的责任竞合来处理,而应根据加害给付侵害的利益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人侵权的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有三种情形:违反约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违约责任;违反法定的安全保障合同义务,由赔偿权利人选择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违约责任还是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违反法定的除合同义务以外的其它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后,其追偿的数额应以不超过侵权第三人可能赔偿的数额为限。  相似文献   

15.
李猛 《法制与社会》2011,(24):16-17
违约责任从根本上区别于侵权责任,前者建构在合同法之上,后者立足于侵权责任法之上。违约的产生基于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违反约定义务,侵犯相对人的相对权,即债券;而侵权则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事实关系,违反法定义务,侵犯相对人的绝对权,即物权或人身权。两者的竞舍在所难免,但是不能保证请求权人在总是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最优责任形式,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应该灵活允许请求权^选择其他责任形式。质言之,有效利用其他责任形式补充依赖原请求所无法获得的利益内容是有效解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舍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为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和经济补偿(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违约赔偿损失)。笔者认为,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是合同履行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合同义务的过程。而违约责任的承担是对违约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的承担,是违约行为致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的补偿,主要体现在财产损失上的补偿,也是对违约行为人的违约行为处理结果。所以,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应为支付违约金和违约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7.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通过的约定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违约责任的本质在于合同的信赖保护,我们应该确定严格责任原则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违约责任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学理上也称为合同责任,它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现有的民法教材中都有这样的论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制裁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补救合同中权利人因对方违反合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给违反合同行为人以经济制裁。所以法律规定的违反合同责任的各种形式,如违约金、损害赔偿等都属于财产责任。对违反合同的当事人,一般不适用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非财产责任形式,更不得以之来代替财产责任。”①在有的教材中还特别明确地提到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9.
论不履约的免责事由龚乐凡合同一经成立,双方当事人就必须依诚实信用原则依约履行,如若任何一方当事人违反,就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是,当发生无法预见、无法克服的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意外情况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履行时,根据各国民法、合同法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的订立,基于当事人之间对彼此资信、履行能力和履约意愿的信任,合同各方以各自的资信、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作为向相对方提供的履行债务的一般担保。这种为合同之债建立基础的一般担保,在合同成立后应当得到保持。合同成立后,履行期到来之前,如果一方当事人丧失资信、履约能力或者履约意愿,违反一般担保,使另一方当事人的期待债权受到侵害,即构成违约;除非有免责事由,预期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认预期违约,建立预期违约责任制度,对包括预期违约方在内的当事人都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项和第一百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