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母亲     
莫言 《新湘评论》2012,(24):51-52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  相似文献   

2.
百岁母亲     
母亲生于1908年农历正月,历经战乱、饥荒、疾病和骨肉分离等种种磨难。老人家生育了8个子女,前6个先后早亡,原因是饥饿和没钱治病。当母亲眼睁睁地望着一个个生命被夺走,心灵的打击和巨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母亲     
在母亲活着的时候,我一直不知道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我总以为他们像天上闪烁的繁星一样,只会存在于很遥远的地方,只有通过拼搏和努力才能得到它,却从未想到过它可能就在我的身旁。等我意识到了,却又永远地失去了它。 当我从北京赶到母亲病床前的时候,她已不能开口说话。我趴在床边握住她的手,那温柔地抚摩过我千万次的手,因长时间大剂量的药物注射,已经开始浮肿,她无力握住我,我也无力握紧她。在那一瞬间,我多想她还能像以前一样,能用手抚摩着我的头发,对我说,湘儿,你回来了。而现在我只能看着她的生命在我面前一点点地消逝,既无力抗拒,又无法挽回,我想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  相似文献   

4.
正连队东头是一大片菜园,一个园子紧挨一个园子,都用篱笆围着,菜园里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地,每个菜园的角落,都有瓜架,瓜架上躺着一些南瓜,这是特意留着做种的,要等到瓜藤彻底枯萎才摘回家。每当秋天南瓜收获的季节,我就想起了在那艰苦岁月里母亲的南瓜粥,很自然地就闻到一股甜丝丝、香喷喷的味儿,那隐隐的红薯味,伴着玉米面的醇香,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似梦、似真,它穿过悠悠岁月,从我深深的记忆里飘溢出来。  相似文献   

5.
邵衡宁 《党课》2014,(8):91-93
我十几年以孩子为重心的生活,随着孩子到大学报到,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6.
母亲词典     
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我的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但她却能够随口说出许多富有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俗话。十多年来,我把随时回忆起来的“母亲的话”留心记录下来,居然积攒了400余条。再加上我另外收集的一些流行于故乡的民谚俗语,已逾干条。古人云: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确,俗语不俗,它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7.
母亲词典     
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我的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但她却能够随口说出许多富有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俗话。十多年来,我把随时回忆起来的“母亲的话”留心记录下来,居然积攒了400余条。再加上我另外收集的一些流行于故乡的民谚俗语,已逾干条。古人云: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确,俗语不俗,它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节俭     
张莹 《共产党人》2004,(11):53-54
母亲是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农村女人好评价,有本事、中常本事、没本事,只这三个层次,就可形成一个简单而完整的评价体系。这里的“本事”,是指做事的能力。农村人祖祖辈辈为求生存、过日子奔波操劳,所以有本事是很关键的。有本事的农村女人不但操持家务是一把好手,干起犁田、拉车、收割、打碾、运输等重活儿,也敢与男子汉们一比高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更有甚者,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变故与大事,还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地出主意、想办法,甚至挺身而出去处理。母亲虽算不上特别“有本事”,但也不似另外一些窝囊婆姨,这也不会做那也做不来。在许多事情上,母亲好像都只能做到中游状态。比如门外的各种农活儿,家里缝新补烂、做菜打饭,母亲都会做,做得还都不错,  相似文献   

9.
擦鞋的母亲     
我在家排行老大,因参军、读书、就业及事业上经历了不少坎坷,一直没有谈婚论娶。眼看弟妹都成了家,我已进入大龄行列,远在老家的父母十分焦急。每次回家,母亲都要为我找媳妇的事伤感一番。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而离开了我们,剩下母亲一个人孤单地拉扯我们。母亲的身影在我周围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送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母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早在我会呼吸以前就开始了。这一点是在我36岁生日那天清晨睁开眼睛计算年龄时突然想到的。从母亲受孕时起,我就已经开始样样向母亲索取。在那最混沌的十个月中,尽管母亲工作压力沉重,生活担子繁重,并没有妨碍她对我无私的赐予。更甚的是,八斤重的我降世那一刻,为了同母亲分体,断然破胎,截然开骨,在母亲剧烈加速的阵痛中,一路挣扎,夺门而出。  相似文献   

12.
忆母亲     
正~~  相似文献   

13.
石灵 《党课》2006,(6):84-85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最喜欢燕子的。每年春天,南下过冬的燕子陆续飞回来了,花红柳绿中不时闪过它们忙碌的倩影,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小燕子,穿花衣”的儿歌声。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字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字典里,最重要的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孩子,她永远怕他们饿着、冻着、累着、委屈着。母亲已经97岁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尽管她基本足不出户,但是她的心思和情绪一天也没有安安稳稳陪着她在屋子里待过。她心里似乎揣着一只无形的遥控器,轮番地在她的子女中搜索着,  相似文献   

15.
母亲别老     
李林河 《学习导报》2010,(12):53-53
母亲别老,当年你的双手是那么的灵巧,红薯面儿能包成饺子,旧衣衫能变出新袄。而今,你的双手满是青筋,颤抖得都无法穿针。母亲别老,当年你那美丽的双眸,多么慈祥温暖,多么和蔼可亲。如今,眉毛稀少,看东西只能影影绰绰。母亲别老,当年你的两腿真是能跑,为了生计追赶日月,为了儿女再是坎坷也不告饶。现而今,双腿僵硬难弯,走起路来蹒蹒跚跚。  相似文献   

16.
母亲之死     
陈应松  晓芙 《党员文摘》2006,(12):36-39
得知妈中风了,青香的腿一下子软了。青香把儿子交给另一个老师(乌云堡小学就两个老师),就急匆匆地赶往牛家坳。  相似文献   

17.
母亲石     
梁衡 《党建》2010,(1):29-29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粽子     
离端午节还有些日子,母亲就打电话来问啥时候回家,心里涌动着幸福与甜蜜,真快,又可以吃到母亲包的粽子了,端午节临近,那愈来愈浓的棕香缭绕在心底,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刘晓霞 《共产党人》2006,(15):55-55
早年母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唯一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伴随我有半个世纪了。母亲的高贵品格,是我的精神食粮,看到这本书,如同看到了母亲。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母亲的精神在激励我,使我永往直前,使我看到光明,使我奋斗到今天。这是一本1938年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局出版的由董纯才老先生主编的教育课本《常识》,书中的内容是针对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革命者进行政治、社会、战时科学、人类进化、医学常识教育的通俗课本。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足迹     
母亲去世已整整47年了.当时我俩年龄还小,一个(沁平)10岁、一个(夏平)9岁,对她了解不多,对她的身世也不甚清楚.最近,由于父亲写回忆录,我们系统地阅读了母亲生前的一些材料,包括她写的自传和日记,走访了曾经与母亲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才对母亲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