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高尔聪 《学理论》2011,(10):233-234
英美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文学的理解力的掌握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为了更加有效评估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学水平,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是测试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进行分析,解决如何设计英美文学测试题目以实现最理想的效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语言测试的核心,效度是评价语言测试质量的重要指标.一项语言测试的设计必须基于效度的出发点,经过科学的论断,才能取信于民.随着语言运用能力的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构建和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显.尤其是在全球商务化的大环境下,商务英语写作测试对于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目前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有效性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项研究依据现代心理测量理论 ,采用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 ,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效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冯艳萍 《学理论》2012,(28):184-185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它对教学具有正面和反面的反拨作用。我们的外语教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反拨效应,使测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从语言测试的分类、标准入手,探讨了大学俄语学期测试中因受四六级考试影响而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大学俄语学期测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言转换代价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特定语言选择模型和非特定语言选择模型为出发点,阐述心理学家在行为研究、脑的电生理技术、脑成像技术和脑的病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出探索双语者语言转换奥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自我构念是指个体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是跨文化心理学近年来兴起的研究主题之一.主要介绍了自我构念的概念、类型、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等.完善多元文化个体自我构念的转换机制理论和多元文化个体自我构念的纵向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度调查问卷开发过程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试测数据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研究表明,对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度调查工具"(CCSSE)修订后的调查问卷(CCSSE-China)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学习性参与度调查使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艺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认同的程度。语言艺术不仅是使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整体的、具体的、发展的、联系的辩证语言思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需要善于运用语言的不同抽象层次,合理运用不同的语言意义,针对不同传播对象发展通俗化与学理化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效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度是衡量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评估的低效度是制约评估活动的瓶颈之所在。评估的目的、对象、指标、实施和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对评估的效度产生重要影响。以绩效改进为评估的最终目标,创造良好的评估实施环境,科学地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控制评估过程,分析并运用评估结果,是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效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论》是萨丕尔(EdwardSapir)的主要代表作。全书11章主要论述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原书章节顺序,从语言文化与语言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与思维、文化与语言格局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萨丕尔《语言论》的语言观对于汉语文化及语言理论研究的特殊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翻译问题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翻译不仅与理解密切相关,而且是不同视域的融合过程;由于翻译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形式结构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世界观的转换,所以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和距离便无法消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的不可翻译性是一个"形而上学事实".这一问题可以透视伽达默尔关于理解、语言、存在三者的关系,而正是这一点为他的解释学本体论转向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2.
郑敏 《学理论》2008,(20):73-74
语境作为一种动态的经验性理论构建,对它的研究是任何理论和思想体系获得生命力和发展潜能的强劲依托。本文从语境与哲学研究的关联点出发,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语境研究再阐释的基础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榫点和路径,通过对中国经验语境研究的探讨,提出了在语境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朱桂生 《学理论》2012,(15):135-136
标记性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存在于语言的不同层面。标记理论作为分析和探讨语言的一个重要工具与语言的认知过程紧密相关并和人类语言习得的简约,求好和自然三原则相契合。  相似文献   

14.
15.
《学理论》2016,(3)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马克思的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西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他结合黑格尔的思想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认为物化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方面,还表现在文化领域。通过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分析,对比其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重从概念、批判重点、角度和途径上揭示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型学科,大学语文是语言的工具基础教育与人文审美教育的综合。但是,目前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人文、轻实用”的语文能力培养缺位现象。拟在申论考试视野下,反思和重新定位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扎根理论,采用网民对宁波公务员错时工作政策评论的案例,对网民政策态度的形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网络评论帖进行编码分析,本文发现“印象”和“比较心理”在网民的政策态度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印象主导网民的政策认知,比较心理催生政策情绪;通过进一步讨论,提炼出“政策认知定势”和“政策沉淀”概念,认为“政策认知定势”和“政策沉淀”分别是导致网民政策认知偏差的主客观因素。文章还初步归纳出网民政策态度形成过程模型和网民政策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8.
The EU currently has 11 official and working languages.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dissatisfaction regarding both the practicalities and the costs of institutional multilingualism and the ongoing linguistic homogenization through the informal use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but politicians are careful to avoid this sensitive issue because there seems to be no possible compromise between improving EU-wide communication and respecting national linguistic identities. This article applies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to reveal alternative ways to conceptualize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who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onsequently to identify strategies to overcome linguistic barriers and to justify linguistic policies for 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ransnational encounters.  相似文献   

19.
A Unified Theory and Test of Extended Immediate Deterr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unified theory and test of extended immediate deterrence—unified in the sense that we employ our theoretical deterrence model as our statistical model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a straightforward formalization of the deterrence logic in Huth (1988) and Huth and Russett (1984) , coupled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utilities. Our 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attacker and defender's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balance of forces, nuclear weapons, defender-protege military alliances, arms transfers, and trade, as well as the regime types of those involved. Many of these findings contradict previous research by Huth (1988) and Huth and Russett (1988) . We find that many of the variables involved in the deterrence calculus are nonmonotonically linked to the probability of deterrence success or war. We illustrate the results with case studies of the Soviet-Japanese dispute over Manchukuo (1937–1938) and the Berlin Blockade (1948).  相似文献   

20.
王诗文 《学理论》2013,(24):1-3
从人性恶到社会契约的形成,霍布斯的《利维坦》利用社会契约论的论证逻辑,构建了一个绝对主权国家,被认为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从社会契约的原则、内容与主体间关系来看,作为国家基础的公民被国家所吞噬,国家享有对公民的绝对主导地位。然而从国家主权产生方式、社会契约的基础与目的来看,人为构建的利维坦,仍然具有自身的限度,这也是为什么霍布斯的《利维坦》同时被称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作,证明了社会契约论视角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