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与执政党,对国家治理起着主导性作用,所以剖析党内民主之于党执政的价值意义可以放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当前国家治理的热点入手考量党内民主对国家治理的积极影响,就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五个范畴:党内民主推动善治、党内民主推动社会和谐、党内民主推动依法治国、党内民主推动群众自治、党内民主推动党政分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重点目标被提上日程。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应从发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存量的基础作用、发挥党内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示范效应、发挥群众路线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引领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不断促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推进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国家治理视域下,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健全立法、完善机制、提高协商参与者的能力和创新协商方式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的协商民主,在制定公共政策、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合法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目前,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环境困境、主体困境、标的困境、场域困境及工具困境,因此,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包含着民主的要求。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政治治理功能,有助于扩大政治开放性;具有文化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具有社会治理功能,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具有生态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新兴范式,其内涵、特点等仍饱受争议,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仍存在一些共识。然而,在中国,协商民主这个所谓的舶来品,早就有它的存在形式。同时,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一环,其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地促进协商民主建设,以期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的协商民主,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认识到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层治理笔谈——基层民主:国家建构民主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发展必然形成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社会的分化;二是国家的一体化.社会的分化是现代化的内在动力,而国家的一体化是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因而,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将面临一个基本难题:如何将社会分化和国家一体化有机统一起来,并产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由于政府全能治理模式的过渡性质,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开始就具有民主化的要求,即通过民主化获得治理的公共性,它不仅是一个民主政治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民主治理的实现过程。中国国家治理又面临着法治化严重不足的倾向,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另一使命。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从"器物"现代化向"制度"现代化转变的突出表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国家宪政体系建设,为国家治理奠定制度基础;有助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助于涵养社会核心价值,夯实国家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有助于社会合作共赢,有效应对转型危机和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现代民主治理模式,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协商民主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体现:从治理理念上来看,它是理性化治理;从参与主体上来说,它是多元化治理;从治理机制上来看,它是法治化治理。沿着协商民主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中国应该转变国家治理理念,寻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善治之策。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主题,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现代治理的特征之一是多方参与,协商共治。我国协商民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地方社会治理中,协商民主的运用对于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最为核心的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凸显其民主价值。当下应积极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现实需求,优化参政议政的政治生态,增强参政议政的责任意识,厚植参政议政的民众基础,增进参政议政的信心勇气,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新时代呈现新面貌、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力地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当前,湖北应准确把握协商民主建设的现状与历史方位,将中共党中央发展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尽快转化为可以实施的省级战略,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把发展协商民主作为推进湖北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兴的挑战,国家治理面临着改革的任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概念,治理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启示。在中国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协商民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有利于国家良好治理的实现。协商民主发展所蕴含的理论精神,对于中国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较高的契合性,从农村基层的协商民主和乡村治理角度来考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立法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村民代表和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关系冲突等问题,应进一步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机制、构建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和谐协商的新机制等途径实现基层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的理论创新,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概念和理念的创新性,更在于能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域下审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创新接诉即办改革,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民主如何作为治理工具,通过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提高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坚持民主立法,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可以更完整地呈现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诉求、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利用科技支撑等方式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治理性,并由此实现治理民主与民主治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根本区别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理论适应性和功能适应性。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强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构,不仅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还能促使政府建立良性治理机制,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治理与管理之差,主体的多元化标志着民主要素及其量值的增加。不管国家治理的具体形式如何,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都决定了国家治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的治理,民主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制度化的稳态民主、与社会生活伴生的活跃态民主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形成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原则规范的运行态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民主三态的态势调整和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20.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突出阐述了协商民主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参与、民主权利和科学民主决策方面的重要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我们深入研究协商民主的优势、功能和作用提供给了一个非常宽阔的理论视野,也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拓展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叙事空间.我们在研究中需要突破把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作用混为一谈而造成研究探析层次不明、视角不清、无的放矢的局限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协商民主,不仅仅需要理论阐释和制度设计,还需要在鲜活的、生动的实践中理解其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辨析其优势、功能和作用及其逻辑关系,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的协商民主建设探寻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