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4年3月12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3月8日下午、9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代表们赞成党中央确定的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和修正案草案,普遍认为:修正案草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特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  相似文献   

2.
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修正案表决通过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2856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内以2591张赞成票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现行刑事诉讼法。1996年,刑诉法修改后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将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简称"宪法修正案(五)"或"宪法第五次修正"),将"监察委员会"(简称"监委")作为国家机关写入宪法,形成了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本级"一府(政府)一委(监委)两院(法院、检察院)"的新格局。关于"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机关简称,高层领导在正式讲话中已有权威表述。7月9日、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开第四次会议聚焦蓝天保卫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月9日,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代表们一致赞成草案修改稿,赞成在修正案草案第四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将宪法第七十条第一款中"法律委员会"的名称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这一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  相似文献   

5.
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 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67条中的"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宪法的这一修改,为"紧急状态"的立法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法依据.《紧急状态法》也已经被列入了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紧急状态法》的专家建议稿预计年内可完成起草,两三年后可望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通过.可以说,从入宪到立法,紧急状态已经被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什么要把紧急状态写入宪法?制定《紧急状态法》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6.
正3月13日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体代表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无比欣喜。审议宪法修正案,是本次人代会的重要议程。这几天,通过听取大会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说明和代表团的审议发言,我对修改宪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67条中的“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宪法的这一修改,为“紧急状态”的立法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法依据。《紧急状态法》也已经被列入了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紧急状态法》的专家建议稿预计年内可完成起草,两三年后可望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通过。可以说,从入宪到立法,紧急状态已经被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什么要把紧急状态写入宪法?制定《紧急状态法》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听取了张德江委员长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会议。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议案办法的规定,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经过约40分钟的发票、写票、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21条关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的规定,意味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修宪为非公有制经济奠定宪法基础,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祝明 《中国减灾》2004,(4):14-16
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67条中的“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宪法的这一修改.为“紧急状态”的立法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法依据。《紧急状态法》也已经被列入了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紧急状态法》的专家建议稿预计年内可完成起草,两三年后可望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通过。可以说,从入宪到立法,紧急状态已经被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什么要把紧急状态写入宪法?制定《紧急状态法》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3月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全会现场见证历史、投下了自己神圣而庄严一票的公安系统人大代表们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好宪法,自觉做宪法信仰的崇尚者、宪法精神的弘扬者、宪法权威的捍卫者、宪法实施的推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环球时讯     
正(2018年3月)国内3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8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暨表彰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99名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视窗     
修宪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表决票数是: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据新华网人权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5,(1):117-118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被明确,保护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等写入宪法。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对我国现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本文仅就现行宪法修改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如何评价我国的现行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后来于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两条宪法修正案。时至今日,我国现行宪法仍然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第一,从制定宪法的形式看,它采用了全民讨论、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制定宪法的指导思想上看,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月29日至30日(2018年1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三、审议任免案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相似文献   

18.
<正>(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一、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和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三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二十多年来,这部宪法既保持了稳定,又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从本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3月8日下午、9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代表们赞成党中央确定的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和修正案草案,普遍认为:修正案草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特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