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频发,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好此类纠纷,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文特对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吴君 《法制与社会》2012,(25):42-43
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研究中,国有土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制度和方式,可以依法流转,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阶段.流转的理论制度、法律法规、方法等还不完善,流转受到许多限制和制约.如何使集体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对于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杜绝不合理流转和土地闲置浪费,保障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个人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揭示其内涵入手,通过田野调查、观察和文献收集、回顾其变迁、总结其趋势、梳理其方式、揭露其问题、探究其对策,希冀能裨益于现实.  相似文献   

3.
蒋丹 《中国公证》2009,(3):16-17
"土地流转"这一对农民生活方式即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名词,随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而"土地流转"是农民把土地承包权转手他人,从中获得货币报酬或比照货币的实物报酬,除土地"非私有"的特殊性以外,与房屋交易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房屋交易中的公证作为参照,"土地流转"则为公证大展拳脚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结合《物权法》的新规定及施行情况,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性质、现实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黄素萍 《法治研究》2013,74(2):120-125
土地流转。意味着中国农业将改变几千年来精耕细作的传统,向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特色制度.是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措施。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利益.必须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诸多限制,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入股、抵押及登记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进程,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倩 《法制与社会》2010,(19):223-22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完善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不足,从而提出完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立法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白雪 《法制与社会》2012,(8):213-214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我国农村,很多民间纠纷都是因土地问题而引发.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案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过对该类案件审理情况的分析,本文将归纳出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的难点,通过对制度性、政策性等深层次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活动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尽管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种种局限与不足,这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围绕农村土地流转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比如流转效率偏低,流转中存在着过多的行政干预等等。本文认为为了保障农民权益和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完善机制来实现农地价值,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存在权能有缺陷、保护不力、登记不规范等问题,应采取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方式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权能、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制度、规范农地登记制度等方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浅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意义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分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土地承包主体、受让主体和政府四类;客体为农村土地和流转主体行为;流转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自主权、用益物权、救济权等,承担的义务则主要表现为不得改变土地性质、用途和流转,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该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的发展了,同时其缺陷也日益显露。这就产生了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很好的适应了现代农村的规模化发展,当然它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好处,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和不足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杨文峰 《中国律师》2010,(10):19-20
土地流转制度是指土地的所有、使用、经营、收益等权利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转让、租赁、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的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土地流转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目前河北省土地流转有明显的随意性,市场管理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困境,通过对河北农村的实际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河北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突出问题,探寻适合河北省具体情况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象由局部到全面,日益蓬勃展开,促使农村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迈进,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业建设之路。但是,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损害农民财产权利的负面问题,并引发了为数不少的法律纠纷。北京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陆续审理了多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值得法学界从理论和实务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寻找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敏 《法制与社会》2012,(11):212-213
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体系,但仍存在流转价格不合理、强制农民流土地、非法改变土地用途、土地资本化等不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准确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和政策、正确定位各相关行为人的角色、打破主要由政府或村委会与流入方决定流转价格的现状、建立合理的流转定价机制、正确引导资本在农村规模经营中的渗透、建立严格的问责制等措施,以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集体土地流转,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转变为国家所有以及土地使用权利人的更迭。现有法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规定较为明确,而对集体土地使用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则鲜有涉及,且多为限制性规定,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当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大量转移,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调整,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已成为影响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流转秩序的混乱,流转主体的不明确以及政府的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土地流转的正常运行。对此,从各个方面对流转所面对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牟青平 《行政与法》2014,(11):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土地流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起初的土地流转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本文认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吉林省土地经营碎片化,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吉林省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