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刮风"     
韶华 《北京观察》2003,(9):50-51
用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有许多优良传统,也留下一些不正之风的“传统”,最主要表现在爱“刮风”。我所指的“刮风”,在上个世纪后五十年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上搞“运动”。“反右派”运动,把数十万知识分子精英人物打成了“右派”;反“右倾”运动,把好多万干部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则把在农村大队以上,在工厂车间主任以上,在党政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凡是当权的,大约百分之八九十,打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于后来的斟别、平反,我们不在这里论述)。在经济上,“大跃进”中的“五风”(共产风、吹牛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等),“全民大办风”(全民大办钢铁,大办水利,大办电力,大办食堂,深翻土地等),还有文化艺术、教育、卫生方面的各种“全民大办”等。什么都“全民”了,按辩证法的物极必反规  相似文献   

2.
自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来,学界、政界以至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政绩”与“政疾”本来是两码事“,为政者”所取得的成功为“绩”,存在的问题为“疾”,两者不该混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政疾”的东西,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了“政绩”。例如,有些地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  相似文献   

3.
王柳丽  王新 《传承》2007,(6):104-105
“学”为科学之“学”,“技”为“技艺”之“技”。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西方科学思想在科技专家和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逐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主流。而中国传统科学中“技”为主体的特征导致了中国科学发展并未能培养起国民的科学素质,在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就是将科学之“学”误作技术之“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 ,“知识经济”和“知本家”作为两个新术语 ,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人甚至宣告 ,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亦有称之为“信息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 ,他们甚至设想了、描绘了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和主要框架 ,其中要点 ,就是一批掌握大量新技术知识的“知本家”的兴起 ,并将主导经济和社会生活。然而 ,刚刚步入21世纪 ,随着美国总统的换届 ,代表大“资本家”阶层的布什上台 ,“知识经济”的呼声逐渐退潮 ,“知本家”在“资本家”的坚强实力面前 ,也很难再耀武扬威。有关…  相似文献   

5.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自说自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7.
陈友放 《前沿》2005,(2):86-8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起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高校的“两课”(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 教学应该而且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将“与时俱进”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与"代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沟”是在20世纪才在全世界范围较普遍呈现的社会现象,而当今世界最明显的特征是现代化。因此,考察“代沟”,必须将“代沟”的形成原因及发展历程,置入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代”的双重属性发生了分化和变迁,并在此历史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促使“代沟”现象的出现。因此,“代沟”是现代化进程中“代”的双重属性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10.
王卫星 《两岸关系》2002,(10):13-14
陈水扁公然宣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本质是企图推动“全民公决”,走向实质性“台独”。那么,台湾究竟有没有资格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统独”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纾缓岛内产业界的压力,也为了打赢去年底的“立委”选战,台湾当局于去年11月初推出了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的政策方案。调整方案出笼后,令各界大失所望。在野党批评所谓“积极开放”,实际上一点也不积极,是一种“松了绑脚捆小手”的做法;所谓“有效管理”,除具有安扰民进党内基本教义派的作用以外,根本不具实质效力;“资金回流机制”,实际上也是违背经济规律,走经济全球化的倒退之路。学术界则质疑这项调整是“换汤不换药”,“有效管理”为名,“管理多于开放”为实,“陈水扁政府如果漠视民间对松绑戒急用忍的  相似文献   

12.
齐瑞霞 《青年论坛》2002,(2):108-10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产生儒家其他思想主张的基础。孔子仁学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道德自觉 ,一种自我规范。它实际上是孔子眼中的“人”的道德模式 ,是一种人格理想。由《论语》中所提及的仁人、君子结合孔子本人的思想行为追求 ,可见“仁”就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行为的儒雅。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仁被纳入了礼的约束之中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以下只称后两字 )。仁是本质 ,而礼则是一种表现形式 ,即“克己复礼” ,而“礼之用 ,和为贵”。所以“礼”无论是作为社会 ,还是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制…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作为新世纪行动纲领的主题,它将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然而,我们须臾不可忘记的就是,它也有致命的“天敌”。它的“天敌”就是形式主义。在我们的记忆中,形式主义造成破坏的案例太多了。新中国建国50余年,最典型的当数”大跃进”——“超英赶美”的热望本来就脱离实际,虚浮的形式主义更使人们美好的愿望雪上加霜。“文革”是又一场悲剧——形式主义登峰造极。疯狂的形式主义造成了社会倒退,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4.
解析都市"女孩纹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悄然漫步繁华的都市,眼前不时晃过一些衣着“怪异”的女孩。她们在举手投足中,不经意会显现出纹身的图案棗肚脐下的蝴蝶、小花,脚踝上的青藤、十字架等。近两年,随着欧美“纹身热潮”的袭来,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也出现部分“女孩纹身”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追求“前卫”的年轻人、一些所谓的“新新人类”,为了追求“真实、完美”的“自我”,纷纷加入“纹身者”的行列。据最近“七彩谷”网站的调查统计,对于“纹身”,有31.4%的人表示“非常希望”,35.9%的认为“画的或贴的(纹身)可以”。可见,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纹身”已不再…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有一传染性很强的顽症:遇事好刮风。1958年刮“共产风”,1988年刮“抢购风”,1992年刮“炒股风”、“炒地皮风”。不是有个成语叫“风起云涌”吗?一刮风就来云,云一多天气就晴转阴。这大概也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当年刮“共产风”、“抢购风”和“炒风”所造成的惨重损失,人们还记忆犹新。不承想,有些人居然好了疮疤就忘了疼。当前在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又迅猛地刮起了三股风: 一是“股风”——有的地方不加区别地一律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甚至提出在“半年内全部完成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两年内县以下小企业全部实现股份合作化”。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有个新昵称“国际庄”。不过说起“国际庄”有所“国际校”,可能石家庄以外的朋友还不清楚,哪家学校有这样的声望。这所学校,就是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下文简称石外)。“五育”并举:素质提升,成绩不降。石外前身是石家庄市第43中学,建于1994年,1997年更名为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相似文献   

17.
最近,台湾“立法院”刚刚“放假”,就有3个以“立委”为主组成的访问团前来北京,商谈“三通”的事。由“营业额200亿元以上的企业”工商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参访团已来访。似乎台湾领导人谈了“三通是必走的路”的话,“三通”参访团才登陆的。  相似文献   

18.
廖义军 《前沿》2007,3(6):175-177
“和谐世界”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发展”理念,是对全球发展的客观认识。“和谐世界”思想中对“发展”有许多理性的建议,中国政府也一直在走发展自己的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道路。只有促进世界各国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真正建立“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迷失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个方略提出并写入宪法后,几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在实施这个方略中,有许多看似“法治”的做法,或者为了推行“法治”而采取的一些做法,实际上根本违背法治的基本精神,甚至以“法治”之名,行破坏法治之实。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法治”之举违背国家的根本大法。离开宪法谈“法治”,钻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健全漏洞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形成的“法治”是没有宪法的“法治”,是迷失方向的“法治”。一、如此“法治”建设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